果醬樣大便
病初時可有1—2次正常大便,以后便排出含血和粘液的糞便,像果醬樣。大多數患兒在起病后4—12小時出現這種帶有特征性的果醬樣大便。少數嬰兒來診時無血便,僅肛門檢查時手套上染有血跡。
1、胎糞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即會排出胎糞,3—4日內排完,胎糞色黑綠或深綠粘稠,無臭,是由脫落的上皮細胞、濃縮消化液及胎兒時期吞入的羊水所組成。若喂乳充分,2—3日后即轉為正常嬰兒糞便。
2、人乳喂養兒糞便為黃色或金黃色,多為均勻糊狀,或帶少許糞便顆粒,或較稀薄,綠色、不臭,呈酸性反應(pH4.7—5.1)。每日排便2—4次,一般在增加輔食后次數即減少,1周歲后減至1—2次/日。
3、人工喂養兒糞便牛、羊乳喂養的嬰兒糞便為淡黃色或灰黃色,較干稠,呈中性或堿性反應(PH6—8)。因牛乳含蛋白質較多,糞便有明顯的蛋白質分解產物的臭味,大便1—2次/日,易發生便秘。
4、混合喂養兒糞便喂給人乳加牛乳者的糞便與喂牛乳者相似,但較軟、黃。添加淀粉類食物可使大便增多,稠度稍減,稍呈暗褐色,臭味加重。添加各類蔬菜、水果等輔食時大便外觀與成人相似,每日1—2次。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