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腸炎一般是不會引起的黃疸的,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由于新生兒的膽紅素特點,大約50%-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可以出現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狀態比較好,足月兒在兩周內消退,早產兒最長可延至四周,但是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應該小于5mg/dL,血清膽紅素足月兒小于12.9mg/dL,早產兒小于mg/dL。病理性黃疸的原因見于新生兒肝炎,新生兒敗血癥,或者是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膽道閉鎖,母乳性黃疸,甚至一些遺傳性疾病和藥物性黃疸等。
而新生兒患上腸炎,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腹部疼痛癥狀,還可能會有發燒的情況,也有些寶寶還導致了痙攣和昏睡,還會嚴重的影響到寶寶的睡眠和飲食,生長和發育,因此新生兒腸炎是相對嚴重的。 新生兒腸炎有可能是飲用了過涼和過期的牛奶引起的,也可能是腹部著涼導致的。除了配合醫生治療調理外,還應注意保暖和飲食健康。
1、病毒感染
倘若孩子遭到了感染感染,比如輪狀病毒以及諾如病毒,就有可能會導致患兒發生輪狀病毒腸炎,又或者是諾如病毒性腸炎,從而導致孩子發生大便次數增多以及大便呈現水樣,甚至是蛋花樣的情況。對于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務必盡早把孩子送到醫院檢查治療,有必要給孩子口服一些補液鹽,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這些不良癥狀的發生。
2、細菌感染
倘若發生了細菌感染,比如大腸桿菌以及沙門氏菌等等,都有可能會誘發腸炎的發生。而細菌性腸炎所誘發的不良癥狀通常相對而言比較嚴重一些,會導致患兒發生一些諸如大便帶膿血以及高熱不退,甚至還有腦炎以及敗血癥等等嚴重后果,務必要積極給孩子進行一些抗感染治療,包括三代頭孢菌素等等。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