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病毒71型出現.癥狀不再溫和
既然腸病毒表現這么有特色,治療上也沒什么特別,到底為什么兒科醫師跟疾病管制署的專家們,每年都要唿吁家長們小心腸病毒的流行呢?塬因就在于腸病毒71型的出現。
腸道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在這個腸病毒大家族裡頭,還可以細分為我們熟悉的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和其他單純只編號的腸病毒等小家族。其中,腸病毒71型便是編號第71號的一隻腸病毒。這隻腸病毒家族中的異數,造成的臨床疾病除了先前提到的兩種腸病毒輕癥:「皰疹型咽峽炎」與「手足口病」,腸病毒71型特別喜歡攻擊人類的神經細胞,因此很容易進一步造成肢體麻痺,腦炎,甚至是攻擊自律神經系統,進一步造成心肺衰竭乃至導致死亡。
自從1969年這個腸病毒家族的異數被發現之后,腸病毒71型曾經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幾波大小不一的疫情,其中不乏侵犯中樞神經造成的重癥,但那時的臺灣一直都還沒有太大疫情出現。
對臺灣來說,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震撼教育,就是在1998年,腸道病毒71型第一次在臺灣大流行。由于當年是第一次在臺灣出現這樣的大流行,大部分的孩子們對這個病毒都沒有免疫力,當年的腸病毒疫情可是說如入無人之地一般,在全臺各地狂燒,到該年底為止,一共報告了超過10萬例的腸病毒感染病例,其中有400多名重癥,更出現78名死亡個案。
提早發現.及早就醫
腸病毒沒有特效藥,腸病毒71型疫苗也還在研發當中,要如何避免被腸病毒71型感染的幼童發展成重癥,甚至留下神經系統的后遺癥,最好的做法就是「提早發現」、「及早就醫」。就算面對腸病毒71型重癥依舊沒有什么特別有效的藥物,但早期開始重癥所需的支持性治療,可能對孩子之后的恢復和避免永久性后遺癥仍然有莫大幫助。
提醒照顧病童的家長們對腸病毒71型重癥前兆病徵的仔細觀察,無疑地,自然就變成了腸病毒照護上的一大重點。
什么是重癥前兆病徵?
其實就是每個兒科醫師都會一再強調的幾個神經學相關的癥狀:「肌躍型抽搐」、「嗜睡、意識改變」、「持續嘔吐」,甚至是已經「唿吸過度急促合併心跳加快」。只要有發現這些癥狀,儘早尋求專業兒科醫師幫助評估,絕對是讓重癥出現機率降到最小的不二法門。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