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什么時候會吃手,沒有固定的時間。
有的寶寶在月子里就會吃手的,在母親肚子里胎兒都會有會吃手的習慣的,所以寶寶出生后有的第一天都會吃手,但是也有寶寶是四個月后才會吃手的,不管寶寶什么時候會吃手這都是正常的發育現象。
1、智力發展的信號
寶寶慢慢長大,手指功能開始分化,初期手眼協調功能也出現。2—3個月寶寶就開始出現手的動作。當寶寶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時候,則說明寶寶的運動肌群與肌肉控制能力已經相互配合、相互協調。這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信號。
2、 需要滿足感
寶寶2—3個月,正處于扣的敏感期,此時的寶寶喜歡含媽媽的乳頭或者是小手睡覺。有東西放嘴里會很有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讓他們不安,產生暴躁、抑郁的不良情緒,所以就易出現吃手的習慣。
3、快樂的需要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認為,寶寶吃手的活動包含了人類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這里的人類性快感只是一種近似于成人的情緒,吃手可以消除寶寶的不安、煩躁、緊張,具有鎮靜作用。
1、寶寶剛出生時,口唇接觸媽媽的乳頭就會自發地作出吃奶的吸吮動作,這是一種生理性的吸吮反射。當他們在饑餓時,無論口唇碰到什么東西,都會引起吸吮反射,甚至在熟睡中也會自發的出現吸吮動作。
2、稍大一點,饑餓時大多數寶貝(占嬰兒的90%)會將自己的手指放在口中吸吮,這是一種正常現象,爸爸媽媽不必太在意。
3、2~3歲后,寶寶饑餓時會要求吃東西,這種吸吮手指現象逐漸消失。
4、寶寶4歲了,還吃手,甚至出現咬指甲、咬被角、咬衣服袖口的現象,就可能是行為問題,需要進行矯治了。
新生兒會反射性地吸吮任何碰到嘴邊的東西,這是一種求食的本能,是不用學的。當嬰兒偶然將手放在嘴邊時,會發現吸吮手指真是既舒服又愉快,吸吮其他物體的現象也是同樣的道理。這種行為就這樣持續下來,并成為習慣。
因此,孩子吃手指并不是有什么病,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嬰幼兒期,是階段性的,大多數兒童的吸吮喜好在幼兒期至開始上小學時(即3~6歲期間)逐漸被放棄。
國外研究顯示,雖然可能會影響乳牙的排列整齊,但對恒牙的發育并沒有什么危害。一旦寶寶放棄了此習慣,任何對口腔和乳牙的不良影響也會逐漸消失。
通常的嬰幼兒吸吮手指也不意味著有情緒和軀體的障礙,但如果吸吮手指的時間過多,而且持續至較大年齡,家長可以設法用有意義的事情吸引孩子的興趣,如與孩子一起游戲、講故事,并請專家檢查孩子的心理行為的狀態。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