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養寶寶時,會有很多寶爸寶媽給寶寶喂奶粉。那么問題來了,給寶寶吃奶粉常犯的禁忌有哪些?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分享的內容是,奶粉喂養過程中常見的五個錯誤。
家長們可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為了小寶寶的健康著想,要有一套正確的喂養方式才行,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五大禁忌到底是什么:
禁忌一:奶粉中添加糖、藥、米粉
1. 奶粉中加糖等食物的害處
有寶媽擔心奶粉口味淡,就加糖、巧克力等增強口感,讓寶寶更喜歡。但是,加巧克力,會和奶粉中的鈣結合,生成草酸鈣難以吸收;加糖容易使寶寶血糖升高。
2. 奶粉中加藥的害處
寶寶生病的時候,有些家長就把藥添加在奶粉中,或者用奶粉送藥給寶寶服用。但這樣做會導致奶粉中的微量元素與藥物中的元素發生反應,有潛在風險,同時也會降低藥效。
3. 奶粉中加米粉的害處
奶粉沖調過程中,水和奶粉的添加比例是經過科學計算的。米粉和奶粉的沖調濃度、沖調溫度不同,不好把控混合沖調的量和溫度,隨意沖調容易造成寶寶消化不良。
禁忌二:奶粉更換太頻繁
寶媽看到孩子不長個就更換奶粉,其實轉奶太頻繁會給寶寶的腸胃造成負擔。更換奶粉容易造成寶寶胃口變差,有的還會引起口吐、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癥狀。
寶寶的脾胃比較稚嫩,更換奶粉后會出現一個適應期,要根據寶寶的情況決定,轉奶不能操之過急,要讓寶寶去慢慢適應。
禁忌三:奶粉沖調過濃或過淡
1. 奶粉太濃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
沖調太濃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排便困難,寶寶腸胃功能弱,很容易出現拉肚子、體重不增加等問題。奶粉沖調過濃直接增加了寶寶罹患消化道疾病的風險。
2. 奶粉沖調過濃影響寶寶腎臟功能
奶粉中含有鈉離子,需要加足量水稀釋。嬰幼兒的毛細血管很嫩弱,寶寶飲用過高濃度的奶粉,會使血管壁壓力增加,從而容易引起腦部毛細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出現抽風、昏迷等癥狀。
3. 奶粉沖調過濃影響寶寶對水分吸收
過濃的奶粉也意味著寶寶攝入過量的蛋白質,加之攝入水分減少,蛋白質分解代謝所產生的非蛋白氮物質就會在血漿內潴留,從而導致氮質血癥,嚴重威脅寶寶的生命安全。
4. 奶粉沖太稀易引起寶寶營養不良
奶粉沖太稀也不行,這會導致蛋白質含量不足,同樣也會引起寶寶營養不良。所以,家長們沖泡奶粉時,一定要按照包裝上標明的配比,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禁忌四:喂奶過后不拍嗝
寶寶在吃奶時很容易吸進空氣,空氣進入胃后因氣體較液體輕而位于上方,新生兒胃比較水平,賁門也比較松弛,關閉不嚴,奶很容易將其沖開,會發生生理性吐奶。
喂奶時不要太急太快,中間應暫停片刻,以便寶寶呼吸更順暢。經常吐奶的寶寶,吃完奶后不要馬上平躺,要豎起來拍拍后背,最好有打嗝,讓寶寶豎立20到30分鐘,也別大幅度逗寶寶玩。
禁忌五:長期服用防腹瀉奶粉
寶寶腹瀉時腸壁上的乳糖酶也隨之流失,如此便不能分解奶粉中的乳糖成分,導致乳糖不耐受,防腹瀉奶粉就是針對這種情形制作的奶粉,它的乳糖含量要低于一般的奶粉。
防腹瀉奶粉在寶寶腹瀉嚴重的情況下使用,長期食用會影響寶寶身體發育。如果寶寶腹瀉癥狀緩解后,應該逐漸添加正常的配方奶粉,運用混合轉奶法或隔頓轉奶法過渡到正常奶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