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尿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蛋白質,正常人的尿液蛋白質是150mg/24小時,如果超過了150mg,說明尿蛋白增多。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尿蛋白>3g,就達到了腎病綜合征的水平,必須做腎穿刺活檢,來明確病理類型,指導臨床治療。
如果尿蛋白>1g,同時根據尿液、血液以及影像學檢查,來進行診斷存在一定的困難,或者進行相應的治療以后效果不好,就需要做腎穿刺活檢。不管蛋白尿多少,只要治療效果不好,或者病情出現惡化,就需要做腎穿刺活檢明確病理類型,指導臨床用藥,來判斷預后。一般情況下,蛋白尿達到腎病綜合征的水平就要做腎穿刺,但是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即使蛋白尿很少,病情出現急劇的變化,也需要做腎穿刺活檢來明確病變,以利于疾病的恢復和治療。
尿蛋白的治療效果需要根據不同的臨床病理分析進行不同的治療,對于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中的微小病變腎病,大多數患者在糖皮質激素治療后4周內將尿蛋白變為陰性。
膜性腎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后蛋白尿通常會在大約8周內得到改善,對于腎病和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的患者尿蛋白通常很難變為陰性,并且大多數患者很快會出現腎功能改變。
在飲食方面多吃蔬菜水果、葷素搭配,這樣才營養均衡,還要注意預防流感類型的感冒、多喝水。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