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患者可能只有輕微的癥狀,或有嚴重且迅速發(fā)展的心力衰竭和重度心律異常。癥狀取決于心肌炎的病因以及炎癥的范圍和嚴重程度。
心力衰竭的癥狀可能包括咳嗽、氣短和腫脹(水腫)。
有些人可能心悸(感覺到心跳)或暈厥。在有些人中,首發(fā)癥狀是突然出現(xiàn)重度異常心律。
當心包炎伴有心肌炎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胸痛。鈍痛或銳痛可能擴散至頸部、背部或肩部。疼痛輕重不一。心包炎引起的胸痛通常會因胸部運動(如咳嗽、呼吸或吞咽食物)而加重。坐起和前傾可緩解疼痛。
感染性心肌炎患者可能有感染癥狀,如心肌炎發(fā)生前的發(fā)熱和肌肉酸痛。藥物相關性或超敏性心肌炎可伴有皮疹。患者可出現(xiàn)淋巴結腫大。
心肌炎可能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在某些情況下,心肌炎可導致擴張型心肌病。
心律不整:心肌發(fā)炎受傷時,可能產(chǎn)生瘢痕組織,即使痊癒后,病人的仍可能維持心律不整,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嚴重的話可能猝死。
心包膜炎:心肌炎容易連帶引起心包膜炎,心包膜是覆蓋心臟外面的纖維組織,當心包膜發(fā)炎時很容易出現(xiàn)心包膜積液,積液量過多會壓迫心臟,嚴重會有生命之憂。
缺血性中風:末段組織可能因血流量降低而出現(xiàn)血栓,當這些血栓進入腦部的血管中就有可能造成血管堵塞,可能引起缺血性中風。
心肌病變:當心肌出現(xiàn)功能上的問題,稱為心肌病變。有些病人會引起擴張型的心肌病變,造成心室逐漸擴大,不易打出足夠的血量維持體內(nèi)循環(huán),可能引起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心臟無法有效地把血液輸送出去,無法維持體內(nèi)的新陳代謝所需。心肌炎痊癒后,仍有機會逐步演變成心臟衰竭,此病會有致命的風險,即使痊癒后也要持續(xù)追蹤。
能引起心肌炎的成因很多,主要分為兩大類型:感染性因素與免疫因素所引起。
感染性因素:
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見的心肌炎類型就是病毒性的心肌炎,其中最常見的禍首是腸病毒中的克沙奇病毒B型,其他有可能引起心肌炎的包括腸病毒中的伊科病毒和其他種類的病毒,常見有:腺病毒、微小病毒B19、人類皰疹性病毒第6型等。流行性感冒病毒雖然罕見引起心肌炎,但能引起勐爆性心肌炎致死率極高,也需謹慎面對。愛滋病毒會降低病人的免疫力,就會更容易受到感染而引起心肌炎。
細菌性心肌炎:這類型的心肌炎并不常見,大部分只有免疫缺陷的病患才會遇到。常見的細菌有化膿性細菌感染到心肌造成心肌出現(xiàn)膿腫的情況,可能的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等,另外也有是細菌所分泌的毒素所引起的,可能的致病菌為白喉桿菌,臺灣推廣疫苗注射后已非常罕見。另外,能製造鏈球菌毒素的鏈球菌種也有可能引起心肌炎,詳細引起機制仍有待進一步釐清。此外,肺炎霉?jié){菌、鉤端螺旋體等細菌也有機會引起。
寄生蟲性心肌炎:目前也不常見,當中原蟲(單細胞寄生蟲)的枯西氏錐蟲所引起的卡格氏病(Chagas’ Disease)或稱為美洲錐蟲病是目前世界上心肌炎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幸好此疾病僅流行于中南美洲,若去這些地方旅行,請避免被當?shù)匚腻F鼻蟲叮咬,若日后出現(xiàn)異常也請向醫(yī)師告知曾經(jīng)的旅游史。另外,原蟲類中的弓漿蟲,常見于貓的小型寄生蟲,臺灣曾有病例,亦有特殊的情況能引起心肌炎。此外,一些蠕蟲(多細胞寄生蟲),曾有零星的異常感染病例引起心肌炎,目前在臺灣已非常罕見。
免疫因素:
免疫相關問題引起的心肌炎:此類主要身體出現(xiàn)異常的免疫反應所產(chǎn)生的疾病,最主要是自體免疫問題,身體產(chǎn)的生抗體錯誤攻擊自身細胞所引起,例如: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紅斑性狼瘡、心臟移植的異常反應等,其中以風濕病所引起的心肌病最為常見,它是一種特殊的免疫相關疾病,病人先被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身體產(chǎn)生的抗體雖能對抗此細菌,但這一個抗體也會把身體的特定部位錯認為是細菌而加以攻擊,其中心肌就是容易攻擊的地方之一,當病人被重復感染引起免疫反應時,往往就容易誤傷自己的心肌細胞,因而導致心肌炎。
藥物與化學物質(zhì)引起的異常免疫反應性心肌炎:少見的藥物(常見是治療癌癥的藥物)的副作用也會引起免疫反應,錯誤攻擊心肌細胞,當出現(xiàn)異常的身體癥狀時,請務必就醫(yī)做進一步檢查。另外酒精、鉛等化學毒性物質(zhì)也有機會引起心肌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