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核酸檢測是什么意思?
常態化核酸檢測是指在全市多處設立核酸檢測點,而居民需要每隔48小時就完成一次核酸檢測,如果沒有落實的,健康碼就會被賦予黃碼,而黃碼人員無法進入公共場合、無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等。
如果市民想要進入公共場所,比如地鐵,機場,商場,餐廳,寫字樓等地點,就必須每48小時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后健康碼就會恢復正常,不用等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在進商場之前要掃一下場所碼,就能知道你是否進行過核酸檢測。
實行這樣的防控措施是為了更加精準的防控,做到早發現、早隔離,從而避免疫情更大廣泛的傳播。
常態化核酸檢測多久出結果?
24小時內。
常態化核酸檢測要求居民每隔48小時完成一次核酸檢測采樣,即可正常出行,而在采樣完成后,核酸檢測出結果的時間也會不盡相同,
對于醫院的發熱、急診患者來說,6個小時就會出核酸檢測結果;而普通門診、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等,原則上應在12小時內報告結果;其他應檢必檢的人員,通常在24小時內報告結果。
所以在常態化核酸檢測下,完成采樣后的24小時內會出結果,但部分時候也可能會因為樣本數量多、工作人員數量少而導致檢測出結果的時間有所延遲,不過也無需擔心,耐心等待即可。
常態化核酸檢測費用
不收費,常態化核酸檢測實行免費政策。所需費用由財政資金和醫保基金共同負擔。
研報指出,如果未來中國所有的一線和二線城市(2021年人口為5.05億)都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則每個月常態化核酸的費用上限為1212億元,約合1.45萬億元/年。因此,至少在成本方面,大規模常態化核酸檢測的防控措施可能要優于定點式、高強度的封控措施。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