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網(wǎng)傳武漢一位醫(yī)生對“發(fā)育遲緩”的孩子進行“搖頭治療”,家長懷疑因此造成了孩子腦癱,發(fā)帖討要說法。
看完視頻的你,是不是整個人都不好了?滿肚子都是怒氣,怎么能這么殘忍地對待一個小嬰兒?!
再無知的人也該知道:小嬰兒腦袋承受擊打、晃動的能力弱極了,使勁搖晃很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輕則昏暈,重則腦出血、腦震蕩。真發(fā)生腦損傷,毀掉的可是一個家庭。
今天,借著這個機會,我們來系統(tǒng)學習嬰兒搖籃綜合征(Shaken Baby Syndrome,SBS)的知識。
時刻提醒身邊人:輕柔地對待小嬰兒,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什么是嬰兒搖籃綜合征?
定義
嬰兒搖籃綜合征,指嬰兒因受到持續(xù)、劇烈搖晃而對其腦部產生損害的情況,常無外部損傷跡象。
多發(fā)生在6個月~1歲的嬰兒身上。用力搖晃大一些的孩子(4歲以內),有時也可發(fā)生。
往事回顧
2012年,國外有一個不到1歲的小女孩 Cheyenne 因為持續(xù)哭鬧不睡覺,被惱怒的爸爸James 大力搖晃,造成嚴重腦損傷。
媽媽趕到醫(yī)院,只看到渾身插滿管子、全身浮腫的女兒。小Cheyenne被醫(yī)生診斷為嬰兒搖籃綜合征、腦出血,經(jīng)過好幾次手術才撿回一條命。爸爸James 因虐待兒童罪被判入獄。
3年過去后,小女孩雖慢慢康復,卻仍是留下不少后遺癥,如癲癇、右腿無力等。
這其中的緣由到底是什么呢?
嬰兒頭顱巨大,含水量高
與成年人相比,寶寶頭部的重量、體積占全身的比例要高得多。頭長約占身體長度的20%,頭部重量占總體重的1/4。
腦組織含水量更高
成人全身組織的含水量約60%~70%,隨年齡增長,含水量下降。
嬰兒身體含水量超過80%,尤其是快速發(fā)育、代謝旺盛的腦組織,真是名副其實的“水豆腐”。(去超市晃晃水豆腐,看看多么易碎,就知道嬰兒的大腦有多脆弱了)
嬰兒顱內空腔更大
嬰幼兒在1歲半之前,處于腦發(fā)育高峰,腦組織增長非常迅速。
顱骨發(fā)育快于腦組織發(fā)育
嬰兒出生后,額葉尚未完全發(fā)育。所以人類從一出生,顱骨的發(fā)育就會更快些,留出空間讓大腦發(fā)育。
這樣一來,就好比用一個比較空的盒子裝著“嫩豆腐”,腦損傷的幾率就更大了。脆弱的腦組織在硬硬的顱骨里晃來晃去,受損、腫脹,甚至撕裂出血。
嬰兒腦組織更加精密
嬰兒的腦組織里,有十分精細、豐富的血管和神經(jīng)網(wǎng)絡。大家都知道,一般越精密的儀器越容易受損,寶寶那薄而細弱的血管、細胞、神經(jīng)纖維,十分容易受傷。
① 腦組織輕微水腫
這是最常見,也是比較輕微的損害。輕度的顱內組織挫傷,水腫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復。而不夠幸運的嬰兒則會造成永久性的大腦實質損傷。
② 顱內積血
毛細血管破裂會造成顱內積血,在短期內產生顯著癥狀,甚至造成死亡。積血部位不同,癥狀也不同,預后也不同。
③ 顱內壓升高
顱腔是相對閉合的腔隙,水腫、出血都會引起顱內壓升高。嬰兒囟門未閉,能部分緩解升高的顱內壓,但增長太快,容易形成腦疝。
④ 顱神經(jīng)受損
比較典型的是視神經(jīng)損傷。
⑤ 周邊組織受損
偶爾也能見到眼內出血的嬰兒,還可能因視網(wǎng)膜脫落或出血造成視力問題。
嬰兒腦組織緩沖能力弱
正常成年人腦袋里,有一些膜樣組織(大腦鐮、小腦幕),包裹、兜住腦組織,起支撐、緩沖作用。
成人大腦右側面觀
而軟綿綿的嬰兒,身體各部位都較柔軟,尤其是筋膜、韌帶,劇烈搖晃或撞擊,可能造成撕裂損傷。
容易造成嬰兒的頸椎損傷
除了造成腦損傷,頸椎損傷也是不容忽視的危險因素。
頸椎內包裹著脊髓,寶寶的頸椎更為嬌嫩,還沒有完全骨化,肌肉、韌帶柔軟薄弱。頸部力量很弱,卻要頂著十分巨大的頭部,剛出生的嬰兒連頭都抬不起來,如何應對粗暴的搖晃?
家長應該如何保護嬰兒的大腦
看完上面這么多深奧的介紹,大家明白了吧:劇烈晃動嬰兒、不保護寶寶頸椎的情況下?lián)u晃寶寶身體,嬰兒從床上或椅子上跌落等,都需盡量避免、密切觀察。
癥狀滯后
如果寶寶發(fā)生了以上意外,嚴重的癥狀可能晚些才會出現(xiàn)。如果寶寶有異常表現(xiàn),一定要及時就診,以防萬一。
這些動作,盡量不要做
像飛行員訓練一樣拋舉嬰兒,把嬰兒甩來甩去、轉圈,甚至美其名曰“嬰兒瑜伽”“嬰兒體操”,都是絕對要杜絕的行為!盡管嬰兒對此會“咯咯咯”笑個不停。
一些看上去比較輕微的搖晃如“5S”哄睡法、不知輕重的“輕拍”“輕搖”、坐防震性能較差的嬰兒推車、幅度很大頻率很快的嬰兒電動搖椅等,最好都審慎地選擇。
如果你還是不放心,每次自己或親戚朋友試圖晃動寶寶時,不妨想想自己懷里是一大塊嫩豆腐,心里就有個度量衡了。
尊重自然發(fā)育
大自然已經(jīng)設計好人類的發(fā)育曲線,讓寶寶各階段的發(fā)育都能適應當下。
寶寶會走路、跌跤、撞到桌子,至少也是七八個月~1周歲,會爬會走以后,腦部也長得結實多了。到了跑跑跳跳的年紀,身體發(fā)育自然會跟上來。
最后,對于嬌弱的小嬰兒,特別是剛出生不久、不會爬爬走走、跑跑跳跳的嬰兒,什么程度的晃動都盡量避免為好。因為,這并不是一件自然的事。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