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發現了你身邊的很多人都有強迫癥?那你知道嗎?不僅僅是成人有強迫癥,兒童也有強迫癥哦,那么,兒童強迫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醫學角度來說兒童強迫癥也是強迫癥的一類,是一種明知道沒有必要,還是反復去做的行為和觀念。在兒童期,強迫行為多于強迫觀念,年齡越小這種傾向越明顯,10-12歲的兒童比較多見,患兒智力大多正常。只在某種觀念和行為上有所不同。
與成年強迫癥患者強迫相比兒童強迫癥的癥狀要輕得多,所以兒童在強迫思維剛萌發時應該盡早關注并治療,一般可以很快擺脫回復正常,正常兒童在發育早期,也可能有輕度的強迫性行為。如有的孩子走路時,喜歡用手撫摸路邊的電線桿;有的孩子走路時,喜歡用腳踢小石子,有的孩子愛反復地計算窗欄或涼臺欄桿的數目等等。這類行為不伴任何情緒障礙,而且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消失。
如果是強迫癥兒童除此以外還常有其他強迫性癥狀,如強迫意向、強迫觀念、強迫情緒等。其癥狀表現也多種多樣:如強迫計數、強迫洗手,反復檢查作業是否做對了;有的患兒表現為儀式性動作,如要求自己上樓梯必須一步跨兩級。
父母如不讓他重復這些動作,他們會感到焦慮不安,甚至發脾氣。
關于兒童強迫癥的原因,一般認為,兒童的先天素質、性格基礎、父母不良性格的影響、教育方法不當等,均與本癥的發生有關。
有研究發現,紅細胞(ABO)血型,與強迫癥關聯的研究發現,A型血有較高的強迫癥發生率和O型血有較低的發生率。
還有就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對孩子對于茍求,如對清潔衛生過分要求,對生活刻板規矩等,可能是誘發本癥的原因。孩子嚴重的疾病、外傷,突然的嚴懲的精神創傷,或長期處于過度的精神緊張狀態,精神負擔過重等,均可成為誘發因素,促使癥狀出現。
還有患兒的父母本身的行為舉止也對幼兒有很大影響,比如父母也常膽小怕事,過分謹慎和拘謹,缺乏自信心,遇事遲疑不決,事后反復檢查,過于克制自己,呆板,缺乏興趣愛好等不良性格特征等。
如果只是簡單的強迫行為存在,不必擔心,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如果真的比較嚴重,要帶幼兒及時進行正規治療,強迫癥患兒的治療效果是相當好的,不少患兒在接受治療后的不久都會恢復正常。
此外家長還要注意:強迫癥患者首次治療是非常重要,隨著現在社會的壓力,家庭的壓力的增大,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過于溺愛以及家庭因素的影響等同樣對孩子也造成了一種壓力,為兒童患強迫癥的常見原因。
所以現在孩子患者強迫癥的患者程逐年上升趨勢,所以孩子要早發現早治療,不要讓疾病耽誤了孩子的未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