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了甲亢會不會更嚴重 懷孕會加重甲亢。 原因分析: 1、女性懷孕后,體內的新陳代謝加強,對甲狀腺的需求量也開始增加,這會促使甲狀腺活動增強,從而加重甲亢腺亢進。 2、懷孕期間人體的雌激素分泌增加,這會使甲狀腺素的分解和清除能力降低,從而增高了外周血腫甲狀腺素的濃度,使得甲亢更加嚴重。 孕婦甲亢加重的特點 孕早期特點: 懷孕期間甲亢加重是一種代償的結果,孕早期的準媽媽甲亢加重了,會出現如下癥狀:心悸、心功過速、怕熱、多汗、神經過敏、食欲亢進、乏力、腹瀉、手指震顫及甲狀腺腫大等。 孕中晚期特點: 到了孕中期,甲亢癥狀逐漸趨于穩定,但到了孕晚期,由于引產、分娩、手術產、感染等因素的影響,孕婦甲亢會再次加重。 孕婦甲亢怎么辦
宮外孕這個詞讓許多人害怕,甚至有些孕媽在剛懷孕的時候還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宮外孕。那么有哪些人容易發生宮外孕呢? 說起宮外孕這個概念,可能我們總覺得離現實生活很遙遠,平時多數在電視劇里看到。比如前幾年特別火的《咱們結婚吧》,其中一段故事是這樣講的: 女主楊桃的閨蜜藍未未經歷了一次宮外孕,她有個明顯癥狀是劇烈腹痛、臉色蒼白。去醫院做完手術,整個人都虛了。而后再婚,想要孩子卻遲遲要不上。她想到離婚,但丈夫不肯放棄,于是兩人試了很多辦法,最后終于如愿。 可能中國式的故事情節大都是以皆大歡喜來收尾的,寓意好人有好報、好事多磨。回歸到現實生活中,或許很多事情不會那么順利,病情嚴重者會終身不孕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什么是宮外孕呢?怎么引起的?高發人群有哪些特征? 宮外孕簡言之就是精子卵子結合之后,本應該在宮腔里的子宮內膜找個舒服
按摩風池穴 取穴法:位于脖子后大筋(斜方肌)兩側入發際的凹窩中。為治療風邪的第一要穴。 按摩法:準媽媽采坐姿,準爸爸站立以雙手大拇指輕輕按揉風池穴,或以單手大拇指和食指按摩,另一手則固定其頭部。準媽媽也可以隨時自己按摩。 足底按摩 孕婦發燒時可通過按摩足底加以改善。具體方法如下: 尿道:在雙腳內側約踝關節與腳后跟的一半,按摩時會有一條斜向凹陷的溝。按摩方向是由膀胱反射區往腳后跟方向推。 膀胱:在雙腳內側約踝關節與腳底相交處,按摩時會有一粒肉球凸出的感覺。按摩方向是由輸尿管連接點斜向尿道方向推。 輸尿管:位雙腳腳底,膀胱點位置往腎臟方向約45度的斜向,用手按摩時有一條斜溝的感覺。按摩方向是由腎臟連接點往膀胱斜向推按。 腎臟:位雙腳腳底約位腳底一半的上方,用手觸摸時有一顆凸出肉
孕婦發燒用酒精擦哪些部位 孕婦發燒時,并不是身體所有部位都要用酒精擦拭才能降溫的。一般只需要擦拭手心、腳心、腋窩、腹股溝等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即可。因為這些部位血管表淺,血液循環快,容易散熱。 擦拭順序如下: 1、上肢,腋下一側-→上臂外側-→手臂; 2、腋下-→上臂內側-→手心; 3、下肢,側髖部-→大腿外測-→足背; 4、腹股溝-→大腿內側。 孕婦發燒用酒精擦身有用嗎 有用。 因為酒精揮發快,且蒸發時會帶走身體大量的熱量,這樣就可達到明顯的降溫效果,所以孕婦發燒時可用酒精擦身降溫。如果家里沒有酒精,也可用52-60度的白酒兌水擦拭。 孕婦發燒用酒精擦身注意事項 1、酒精的濃度 若是濃度為95%酒精
孕婦發燒用熱毛巾敷還是冷毛巾敷 冷毛巾敷好。 孕婦低燒時建議用冷毛巾敷在額頭上,這樣可幫助盡快降溫,以免高熱損害到頭部神經系統,傷害大腦。 提醒:若是孕婦只是用毛巾擦身體幫助降溫,此時應用溫熱的毛巾,擦拭頸部、腋窩、四肢、腹股溝等大血管處,加速血液循環,幫助出汗散熱降溫。 孕婦發燒怎么冷敷 具體做法: 將毛巾浸入涼水中,稍微擰干,然后再敷于額頭處,當毛巾溫度達到體溫時,將毛巾取下再用冷水浸泡后重新敷,如此反復直到退燒為止。 提醒:除了冷水外,孕婦發燒也可將冰塊包在毛巾里面,放在額頭上冷敷。 孕婦發燒的其他物理降溫方法 1、溫水洗澡 孕婦發燒但精神狀態較好時,可用溫水洗澡的方法幫助降溫。但要注意水溫應調節在27-37攝氏度,過低或
孕婦感染李斯特菌癥狀 孕婦感染李斯特菌一般在2-30天出現癥狀。具體表現有: 1、孕婦會出現輕微的流感癥狀,比如頭痛、發燒、惡心、嘔吐和肌肉疼痛。 2、如果準媽媽感到頸部僵硬、方向障礙或抽搐,則可能李斯特菌感染擴散到了神經系統。 孕婦感染李斯特菌對胎兒的影響 妊娠早、中期感染李斯特菌可導致流產、死胎,妊娠晚期則導致胎兒及新生兒發生感染,可出現胎兒心率減慢、胎動減少、胎糞污染以及新生兒窒息、死亡等。 孕期如何避免感染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主要是通過食物感染,因此要想避免感染,需注意如下事項: 1、不喝未經巴氏消毒和徹底煮開的生奶。 2、不吃軟奶酪,烤披薩、焗扇貝上的經過加熱的奶酪除外。 3、慎重食用熱狗、午餐肉或其他肉類熟食,除非能確定加工
熱敷 孕婦膽結石發作疼痛時,可以用濕熱毛巾或熱水袋來熱敷疼痛的部位,有緩解疼痛的作用。 提醒:準媽媽在熱敷時要注意,不能太燙,以免燙傷皮膚。 按摩 膽結石痛的準媽媽還可通過對身體的某些部位進行按摩,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按壓穴位:陽陵泉(膝蓋彎曲成直角時,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丘墟穴(位于外腳踝的前下方的凹陷處);太沖穴(在足背部,用手指沿著足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可感到血管搏動處即為本穴);期門穴(位于胸部乳頭直下兩肋處,即第6肋與第7肋間隙中)。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點按穴位,力量可稍重一些,每個穴位按揉1-2分鐘,穴位處出現酸脹感即可。 藥物止痛 若是準媽媽因膽結石發作特別疼痛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緩解。比如膽舒膠囊。這是一種具有解痙
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的治療原則 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通常以保守治療為主,主要是通過控制飲食和給予抗生素治療,預防感染,消除并發癥。若是保守治療不起作用,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方法 1、控制飲食 重癥孕婦最好禁食;輕癥孕婦則應停止吃脂肪類的食物,可在緩解期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飲食。 2、對癥治療 患有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的準媽媽還應在醫生的建議下,采用解痙止痛劑治療。同時也可以用緩解疼痛的藥物。 3、抗感染治療 妊娠期的膽囊炎用藥要考慮是否對胎兒有影響,因此孕婦使用藥物時要先咨詢醫生的意見,一般在抗感染期,建議使用廣譜抗生素頭孢菌素類進行抗炎。 手術治療方法 如果孕婦在保守治療失敗,病情沒有減輕,反而腹痛反復出現,有
妊娠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妊娠脂肪肝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不過有研究推測,可能是懷孕引起激素變化,使脂肪酸代謝發生障礙,導致游離的脂肪酸堆積在肝細胞和腎、胰、腦等其他臟器,造成多個臟器的損害所致。 另外也有人認為,這跟先天遺傳性疾病、病毒感染、中毒、四環素等藥物的使用、營養不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等的因素有一定的關系。 妊娠脂肪肝的癥狀 早期癥狀: 妊娠脂肪肝常發生在孕28~40 周,多見于孕35周的初產婦。在患病初期,準媽媽會出現持續性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喜食冷飲、煩渴、多尿、乏力、上腹痛、下肢水腫、血壓升高等癥狀。 后期表現: 數天至1周后出現黃疸且進行性加重,常不伴瘙癢。在分娩后此病可能會迅速惡化,出現凝血功能障礙,表現為皮膚瘀斑、齒齦出血、消化道及陰道出血,繼而出現少尿
看血常規 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時可發現: 白細胞升高,>15×109/L,可達(50~60)×109/L;血小板減少,往往<100×109/L;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比容通常正常,除非患者存在出血。 看凝血功能 患有妊娠急性脂肪肝的孕婦需要查凝血功能,此時可發現: 凝血酶原時間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降低,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增多。 看肝功能 患此病的準媽媽肝功能會受到損害,使得血清總膽紅素中、重度升高,以直接膽紅素為主,一般為100~200 μmol/L;而尿膽紅素多為陰性有助于診斷,可能與AFLP使腎小球基底膜發生病變,直接膽紅素慮過障礙有關,但陽性者不能除外本病;血清丙氨酸轉氨酶、天門冬氨酸轉氨酶呈輕、中度升高,一般100~500
妊娠晚期發病 妊娠急性脂肪肝一般在孕婦妊娠第35~36周發病,起病前1~2周往往出現倦怠、不適等感覺。 上消化道不適癥狀 孕期準媽媽急性脂肪肝發病時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口渴、納差、乏力、上腹不適、厭食等上消化道表現。但也有部分患者沒有。 出現肝臟受損表現 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肝臟受損的表現,具體臨床表現有黃疸、轉氨酶升高等癥,但一般沒有皮膚瘙癢。 發生凝血功能障礙 這類患者檢查時會發現有凝血功能障礙問題,檢查時發現凝血酶原時間和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降低。 腎功能不全 腎功能不全也是診斷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必備的依據。常見表現有血壓增高、腎臟衰竭、糖尿病等。檢查時可發現血尿酸、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尤其是尿酸的
抗生素治療 孕期準媽媽羊膜腔受到病原體感染,一般會先采取保守方法治療,即給予抗生素治療。并在用藥過程中要密切觀察胎心及孕婦血白細胞數及分類計數的變化。 通常,醫生會根據細菌培養結果,選用對細菌敏感的抗生素,常見的有氨芐西林、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及甲硝唑等。這些抗生素的毒性低、抗菌譜廣且易穿過胎盤,治療效果好且對胎兒的影響也小。 終止妊娠 羊膜腔感染包括羊水、胎膜(絨毛膜、羊膜和蛻膜)、胎盤甚至子宮感染,而這些都是孕期胎兒的生存空間,若是受到了感染,為了胎兒的安危著想,就需要提前終止妊娠,而終止妊娠的方案要分情況而定。 一般懷孕不到34周的孕婦發生羊膜腔感染,因此時娩出的胎兒不易存活,因此會先采取保守治療,當出現威脅母兒安全的可能性時,則宜及時終止妊娠。 懷孕超過34周的孕婦羊膜腔感染應及早終止妊娠。而
導致胎兒患先天性敗血癥 有研究顯示,孕期有羊膜腔感染的孕婦所分娩的新生兒敗血癥發生率高達33%,而先天性新生兒敗血癥的死亡率高達25%—90%。因此這樣的胎兒在出生后,都要做咽拭、外耳拭、鼻拭培養及臍血培養,以便及早治療新生兒可能出現的敗血癥。 造成胎兒肺損傷 孕期準媽媽羊膜腔感染引發的炎癥可能引起胎兒肺泡發育停止,導致胎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造成新生兒腦癱 羊膜腔感染易造成早產,而早產兒腦損傷的發生除與早產兒自身發育因素有關外,還與感染所致的炎癥反應有關。有研究顯示,在孕30周前分娩的早產兒中,超過半數的病例存在慢性羊膜絨毛膜炎。而被迫提前出生的胎兒,除了有體重輕、器官尚未發育成熟等先天性問題外,還很可能因感染而產生菌血癥、腦膜炎、肺炎及神經系統受損等情況,那么預后就會很差,容易有發育遲緩和
胎膜破裂 傳統產科學認為,胎膜破裂是造成羊膜腔感染的主要原因。 研究數據顯示,胎膜破裂時間越長,羊膜腔感染的發生率越高。有研究認為胎膜早破超過24小時者,羊膜腔感染的發生率超過30%。 醫源性感染 孕期一些檢查和手術過程中,若是這其中消毒工作做的不健全,就有可能導致孕婦羊膜腔感染。 可能引起羊膜腔感染的檢查和手術有:以各種診斷和治療為目的羊膜腔穿刺技術、胎兒外科或宮內手術、羊膜鏡和胎兒鏡技術、圍生期的陰道檢查、肛查和陰道手術操作等。 孕期炎癥 孕期準媽媽的宮頸或陰道發生炎癥,如常見的細菌性陰道病、真菌性陰道炎和滴蟲陰道炎等,里面的致病細菌就可能會通過破裂或未破裂的羊膜,到達羊膜腔,在羊膜腔內進一步繁殖,引起嚴重感染。 孕婦羊膜腔感染怎么辦
胎膜早破 幾乎所有的羊膜腔感染的孕婦都會出現胎膜早破的癥狀,而且隨著破膜時間的延長,則羊膜腔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體溫升高 隨著炎癥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孕婦體溫升高,胎膜早破時體溫超過37.5℃而找不到原因時,則要考慮羊膜腔感染的可能。 心率加快 孕婦體溫升高后,會伴隨心率加快。不過要注意的是,孕婦生理情況下心率也可能稍快,但當心率>100次/min而找不到其他原因時,要考慮羊膜腔感染的可能。部分孕婦還可能出現胸悶不適。 腹痛 孕婦羊膜腔感染會引發炎癥,而炎癥可能會侵及子宮肌層,可能會出現子宮壓痛癥狀。 胎兒心率過快 如果炎癥侵犯到胎盤及胎膜,病原體會產生內毒素,可能會使胎兒發生缺血缺氧性損傷,則表現為胎心率加快
分娩前發現羊水胎糞污染 應囑孕婦左側臥位,記數胎動,并給予吸氧。加強胎兒監測,包括NST、B型超聲、臍血流S/D檢查評估胎兒、胎盤、羊水質和量及羊水分布情況。B型超聲診斷羊水糞染的敏感度較低,約42%。應積極處理各種產科合并癥、并發癥,有剖宮產指征者應及時終止妊娠。無產科異常者,無需過度干預。 潛伏期發現羊水胎糞污染 破膜后發現羊水胎糞污染,首先應考慮是否存在胎兒儲備力低下,胎盤功能不良以及引起胎兒窘迫的可能因素。積極糾正、處理致病因素,評估胎兒情況,結合產程進展決定分娩方式。可從以下方面考慮。 Ⅰ度羊水糞染者,強調嚴密監測,連續胎心監護,如無其他產科異常情況,不必過度干預,但仍應做好搶救新生兒窒息的各項準備;Ⅱ度羊水糞染處理雖存在分歧,但處理多同Ⅰ度;對于羊水Ⅲ度糞染者,國內外報道多認為若伴胎心監護異常或羊水過少,因其
羊水胎糞污染的分度 羊水胎糞污染可分為3度,具體如下: 羊水渾濁Ⅰ度:羊水呈淡黃色,半透明,可見到胎脂,毛發隱約可見。這說明胎兒可能有缺氧的癥狀。 羊水渾濁Ⅱ度:羊水呈黃或黃綠色,渾濁狀。提示胎兒急性缺氧。 羊水渾濁Ⅲ度:羊水呈棕黃褐綠色,黏稠糊狀,量少。說明胎兒嚴重缺氧,應及早結束分娩。 羊水胎糞污染的原因 當胎兒在子宮內相對缺氧時,機體為了保證心、腦等重要臟器的血供,體內循環重新分配,會減少消化系統的血供,而這使得胃腸道蠕動增加,肛門括約肌松弛,從而導致胎糞排到羊水里,造成羊水污染。 胎糞是怎么形成的: 胎兒在16~18周開始有吞咽動作、腸道蠕動,胎兒吞咽羊水中胎脂、毳毛、脫落的表皮細胞等成分,與膽紅素代謝物在胃腸道內濃縮,形成胎糞。正常來說,胎兒未分娩前是不會排胎
第一步:保持呼吸道通暢 若是準媽媽子癇發作出現抽搐、昏迷等癥狀時,應立即打120,且在等救護車期間要將準媽媽頭部偏向一側,以便其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吐物及異物吸入。若是有假牙,應插入開口器、導氣管和牙墊,防止咬破舌頭。如有嘔吐物用吸痰器及時吸凈以避免吸入性肺炎。 第二步:鼻塞給氧 如果準媽媽在子癇發作期間有呼吸障礙,應給氣管加壓給氧,糾正缺氧酸中毒,避免胎死宮內。 第三步:注射安定 若準媽媽抽搐繼續發作,立即靜脈注射安定10mg抽搐止后再行檢查及繼續治療。 第四步:入院診治 入院后,應告訴醫生準媽媽的病史,重點了解尿量及過去用藥情況,查體、留尿檢查蛋白,盡快作出診斷和鑒別診斷,如為子癇抽搐患者應按重病收入院全面檢查及治療。
多休息 如果孕婦被確診患有先兆子癇,就需要在家或住院休養,孕婦自身和胎兒的情況會被醫生密切地觀察。醫生通常會讓患有先兆子癇的孕婦住院治療,以便能隨時監測母嬰情況變化,并在必要時及時治療。 定期產檢 如果準媽媽的病情較輕,表現為妊娠高血壓,可以在家休養,但一定要定期到門診檢查。有時醫生會使用一些藥物來降低血壓,但這并不能停止蛋白滲漏到尿液中。 當準媽媽出現頭暈、視力模糊、劇烈的頭痛、上腹部和肋下痛,甚至有惡心等癥時,就應該立即住院治療。 飲食調理 患有先兆子癇的準媽媽飲食要注意低鹽,另外要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并且應限制日常水分的攝入,以免加重水腫的癥狀。
先兆子癇的診斷標準 先兆子癇主要根據高血壓、蛋白尿和水腫三個癥狀進行診斷。當高血壓和蛋白尿滿足以下條件或是滿足高血壓和水腫條件時都可斷定為先兆子癇。 高血壓:既往血壓正常的婦女,在妊娠20周后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 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300mg 水腫:全身水腫或1周內體重增加2-3kg(5磅)以上。 輕度先兆子癇的判斷依據 先兆子癇分輕度和重度,其判斷依據不同。 輕度先兆子癇的判斷依據: 間隔6小時以上兩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者為輕度先兆子癇。 重度先兆子癇的判斷依據 輕度先兆子癇的孕婦只要滿足如下一個條件就可認為是重度先兆子癇。 1、患者臥床休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