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飲食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有著只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懷孕10周后,準媽媽的飲食對胎兒的腦發育影響尤其大,那么,在孕期,孕婦不能吃哪些食物?孕婦吃什么寶寶才會更聰明呢?
腦的發育高峰期是從懷孕10周到生后2歲半。大腦的發育又分兩個關鍵期,一是懷孕期前4個月,二是出生前兩個月到生后2歲。3歲時,寶寶的神經細胞基本分化完成,4歲時神經髓鞘化基本完成,8歲時寶寶的大腦接近成人。
所以,寶寶4歲以前的階段,包括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大人們一定要重視及時提供有利于大腦發育的營養。
要發育好,必須吃得好,但需要補充哪些營養呢?
所謂吃得好,不是指吃得多或“一人吃雙份”,因為孕婦所需要的熱量不會因為懷孕而加倍,吃得合理是最重要的。特別應注意除能量以外的營養素的攝取充足,因為它們對母親的健康及寶寶的身體智力發育至關重要。這些營養素包括鈣質、葉酸、鐵、維生素B12鋅、亞麻酸和亞油酸(必需脂肪酸)。
葉酸:
因為葉酸會影響胎兒腦部和脊髓的發育,攝取不足將會導致胎兒神經管畸形(如脊柱裂)。孕婦在孕早期攝取足夠的葉酸可有效地降低神經管畸形的發生。
鐵:
鐵對于孕期母親紅細胞的生成,胎兒的成長及新生嬰兒的紅細胞生成特別重要。孕期所需的鐵是平時的兩倍,孕期缺鐵將導致貧血。
鋅和維生素B12:
鋅對于確保胎兒以及寶寶出生后的正常發育非常重要,鋅攝取量低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出生體重。
維生素B12在孕期細胞的形成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每日飲食一般可提供足夠量的維生素B12,而一旦含量不夠將會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