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讓寶寶長得更高更壯,很多家長都會給寶寶買營養品,這些營養品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真的有用嗎?而專家并不主張給嬰兒吃營養品。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專家意見:不主張給嬰兒吃營養品
“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與成人不同,特別是兩歲前,身體處于快速成長階段。但是兩歲前寶寶的營養最好從天然、新鮮、安全的食材中吸取,原則上不主張家長買其他加工過的保健品。”據專家介紹,“兩歲”是個關鍵點,“兩歲前”和“兩歲后”,喂養的建議都有所不同。專家提醒家長:給兩歲前的寶寶強化各種營養素應該是醫生經過仔細個別判定后進行的很謹慎的建議。若由商家或某個“營養咨詢師”簡單地進行推銷和宣傳,不只是浪費了家長的金錢,還有可能引起過量補充后孩子的中毒反應。
中國寶寶不必補DHA:
DHA被稱為“腦黃金”,在西方國家比較流行,因為那里的飲食習慣是吃比較多的黃油,很少吃植物油,因此在食物中沒有DHA的來源。其實中國的寶寶完全可以從食物中獲取DHA,植物油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歐咪伽3”就可以轉化成 DHA,1歲左右就要給寶寶添加菜粥、面條等帶有少量植物油的輔食,使用植物油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都是合格的,但橄欖油里則沒有這種可以轉化成DHA的物質。
合生元必要時補充:
合生元是腸道活菌所需的營養,可以幫助腸蠕動,腸道功能不好的寶寶可以考慮補充。但寶寶的消化菌群與成人不同,合生元也不能當成“補得越多越好”的營養物質,專家提醒家長,在必要的時候才需要補充合生元,補充2~3周就可以了,一周服用3天,否則“過猶不及”。
牛初乳并非適合所有孩子:現在很多家長給寶寶吃牛初乳,其實這種做法并不可取。并非每個寶寶都適合補充這種牛初乳。簡單地說,人初乳是給人寶寶吃的,牛初乳是給牛寶寶吃的。孩子一年平均長14斤,而牛寶寶一年可以長100多斤,所以普遍性地給所有嬰兒吃牛初乳是并不合適的。專家提醒:牛初乳適合早產和宮內營養不良的嬰兒,而且補充的時候要把握好量和時間。
維生素D別過量:
維生素D是維持身體鈣質和磷質的主要因素,如果缺少維生素D,即使吃了含鈣食物,身體也無法吸收利用,佝僂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維生素D。但如果維生素D補充過量,孩子就會出現易興奮、睡得晚、不愛睡覺、肚子脹、拉稀、掉頭發等癥狀,因此一定要參照營養學會的推薦量,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補充。
除了從食物中和魚肝油中獲得維生素D以外,人體皮膚里有一種脫氫膽固醇,經陽光照射也可以轉變成維生素D,故多曬太陽也是補鈣的好辦法。兩歲以后的孩子已能吃多種食物,而且戶外活動較多,一般不易缺乏維生素D,可以停用維生素D制劑。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