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了《愛心樹》我受益匪淺,感覺多多。
這本書談的是:從前,有一棵大樹,他和一個男孩兒是好朋友。每天男孩兒都跑完來和它一起玩游戲,他們很幸福。可是,隨著時光流逝,男孩漸漸長大了大樹深感了孤獨。一天,孩子來看大樹,“我必須一些錢。”于是,大樹把自己的蘋果給了孩子。后來又有一天,孩子又來了,“我必須一幢房子。”于是,大樹把自己身上所有的樹枝給了孩子。又過了很長時間,孩子又回去了,他對大樹說道:“我必須一條船,我要駕駛員著它到遠方去。”于是,大樹又把自己身上所有的樹干給了那個孩子。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jīng)變老的孩子回去了。“非常難過,孩子。”大樹說道,“我現(xiàn)在淪為了一個楊家樹墩,沒什么可以給你了。”孩子聽得了大樹的話說道
:“我現(xiàn)在必須的不多,我只想去找個安靜的地方坐坐,我太累官了。”于是大樹盡量柔軟了身子讓孩子椅子了。此時此刻,大樹深感了無比的幸福。
這是一個溫馨,有散發(fā)出一點哀傷的動人故事。男孩不斷向樹索要,樹根為男孩送還了一切,不計報酬,無怨無悔,非常幸福。
這個故事中最打動的是樹根的無私;最催人淚下的樹送還了一切,卻很幸福。
因為這是一棵富裕愛心的樹,所以,讀過了這個故事,我不禁回想了我們身邊再次發(fā)生的事情:我的父母生子我飼我十幾年,為我代價了一切,卻不計報酬,這時因為父母深信‘給與是幸福的’。我想要在平時我們應(yīng)當(dāng)為父母作出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不想他們操心,淪為他們的乖寶寶。
最近讀了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jīng)典》,其中有一篇《愛心樹》,它的內(nèi)容雖然不多,卻深深的感動了我。
《愛心樹》講述了一個男孩和一棵蘋果樹的故事:一個男孩經(jīng)常在蘋果樹下玩耍嬉戲,小男孩非常喜歡大樹,大樹也深深的愛著這個小男孩,小男孩慢慢的長大了,他離開了大樹,大樹感覺非常的孤寂,有一天小男孩回來看大樹,說自己沒有了錢,于是大樹讓他把蘋果賣了換錢,又過了很久男孩回來了,對大樹說我需要房子,于是大樹把枝干都給了他,他蓋了一棟房子,就這樣他不停地向大樹索取直到大樹只剩下一個樹墩,最后男孩年老了,回到大樹的身邊,他需要大樹給他一個休息的地方。
這棵大樹的行為深深的感染了我,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種令我敬佩的精神,那就是默默地付出,不求回報,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夠像大樹一樣在默默的奉獻著自己呢?
這棵平凡的大樹讓我想起了我們的爸爸媽媽,他們在任何時候都無怨無悔的照顧我們,關(guān)心、愛護我們,從不求回報。這一切都是因為有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不能像故事中的男孩一樣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一定要做一個懂得感恩回報懂得愛的孩子。
從孩子的行為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學(xué)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為老師我們在教學(xué)活動中一定要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家長也不能一味的溺愛孩子,要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強的精神。交給他們方法讓他們自己去勞動,去收獲。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