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活動課上,老師讓我們在操場上舉辦了一次有意思的斗雞的游戲。
老師讓我們的女生隊的李子言和男生隊的張軒銘來當代表,老師在他們身后各張貼了一個字,他們倆信心十足,堅信自己一定能最先看見對方的字。
隨著“嘟嘟”的哨響,游戲開始了,不見李子言猛撲上去,但張軒銘卻像個靈活的小老鼠一跳躍,逃過了李子言的重擊。李子言那里服氣呀,她愣了一下,張軒銘以為李子言放開警覺了,就拍拍腹說道:“來呀,來呀!
”李子言又猛一捉,確切的看到張軒銘身后的字,“是男,是男字!
”李子言掌聲著,我們也高興的手舞足蹈,男生卻不服氣地說道:“遠比,遠比。有本事再來一次。”
第二淘汰賽的代表是我和低天樂,我信心十足,他卻有點對自己沒信心。隨著“嘟嘟”的哨響,我們進行了白熱化的戰(zhàn)斗,低天樂猛一捉我,我一閃,他趴倒在地,像一只田寮熊,把我們女生隊笑得肚子都痛了,我看清楚了他背上的字“茄”男生隊責怪說道:“真笨!
”我們女生隊得了第一,我們歡呼雀躍,再想到男生呢,像打了連敗的公雞一個個垂頭喪氣。
下課鈴敲了,有意思的斗雞游戲完結(jié)了,但剛才得游戲情景回到了我們的腦海里。
你銜著一個水杯,他銜著一個水杯,兩顆小腦袋離得那么近,旁邊還不時傳來吶喊聲:“近點,再近點!”他們這是在干什么呢?原來他們在玩“銜紙杯傳水”的游戲。
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是:將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每組五人,站成一排,老師將一個水杯倒半杯水,由每組第一個人用嘴銜起,把水倒入第二名同學的杯子里,然后,把水往后傳,直傳到最后一位同學。在傳水的過程中,雙手不可以幫忙,到最后,哪一組杯子里的水多,哪一組就獲勝了。
游戲開始了,第一組同學站成一排,每人都銜著一個杯子,老師給第一個同學的杯子里注上了半杯水,然后一個一個往后傳,傳到后面時,有位同學的杯子掉在了地上,杯落水灑,得分為零。第二組同學吸取教訓,前三個人完成得非常順利,但到了彭禹博,就不一樣了,他因為緊張而把身子扭成了“麻花”,同學們哄堂大笑,可他還是堅持把水倒進了戴嘉言的杯子里,可是最后幾滴倒在了她的頭上。
到了我們組,前一個人把水傳給我,我性急,慌忙把水傳給下一個人,水灑了點,半杯水變得更少了。
公布成績時,大家都非常激動,只有第一組同學的情緒很低落,他們的水灑了,個個垂著頭。宣布成績:“第二組第一。”第二組的同學歡呼起來。
這個游戲使我明白了,在集體活動中,要團結(jié)一致,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成功。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