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當讀到這首節氣歌,就想到了我最喜歡的節氣——大雪。24節氣中,為什么我最喜歡大雪呢,因為自從去年我們去了東北,在那里天天滑雪、玩雪、滑冰,可爽了,作為一個江浙一帶的孩子,我希望今年能早一點見到雪,媽媽說,到了大雪節氣,就要開始下雪了,所以我天天盼望著大雪節氣的到來。果然,今年“大雪”時節剛過,杭州就真的下起大雪啦!
12月7日大雪這天是周五,我還在抱怨怎么還沒下雪,結果周六早上我剛睜開眼睛,媽媽就興奮的跟我說,快起床,下雪啦!我掀開窗簾一看,哇,從17樓望下去,屋頂上一片白,樓下的停車場里,車子都變成白色啦,連長青樹的樹枝都變白了。我一骨碌爬起來,趕緊找出去年的玩雪裝備:滑雪衣褲、滑雪手套、帽子、還有專門的夾雪球工具!匆匆吃了口早飯,就和爸爸下樓玩雪啦。
我們先來到爸爸車子邊,玩車上的雪。爸爸提了個建議說:“我們在車上堆個雪人吧!”于是,我們就開始在車頂上滾雪球,爸爸用手這里滾一下、那里滾一下,弄成一個球的形狀,而我比他快,我先在車頂上把雪堆在一起,堆成2個半圓,然后兩手一拼,就輕松弄成了一個雪球。然后我們把滾好的2個雪球堆在一起,一個胖胖的雪人形狀就出現在眼前!然后,我們找來兩片葉子當眼睛,爸爸又用手在雪人臉上畫了一個貓鼻子和貓嘴巴,最后,爸爸把帽子下下來戴在雪人頭上,給這個“雪人貓”拍了個大特寫,我們對這個作品很滿意!
堆完雪人,我們又來到小區的花園里,這時的花園可熱鬧了,滿是玩雪的大人小孩。這時,爸爸說,來打雪仗吧,說著就扔了一個雪球過來,我來不及躲閃,雪球直接砸到了我身上,我立刻開始了反擊,抓起地上的雪搓了幾下,變成個大雪球,向爸爸扔去,誰知爸爸躲的很快,沒砸中跑了!我邊追邊抓雪,向爸爸扔去,爸爸也不甘示弱,向我不斷扔雪球過來。最后,我們都玩累了,就不打雪仗了,開始練習扔球。爸爸說,要想砸中人就得扔的高扔的遠,我跟著爸爸練了幾遍,還是沒他扔的遠,看來得多練!
“大雪”是個好節氣,“大雪”是個好季節!
今日大雪,天開始變得更加寒冷,開始會降大雪。正入古人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古代把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過了大雪節氣,就快到了歲暮,一年的好光景就要過去了,隨著迎來新年。人們都期望著大雪紛紛,滿眼銀裝素裹,所謂,瑞雪兆豐年。
在塞北故鄉,在這個節氣,沒有太多的事留在記憶里,零星記得是封河后,有許多孩子們在冰上滑冰,還有的小孩在打冰陀螺,滾鐵環,這樣的記憶可能在鄉間也很少見了。或許這個季節,尤其鄉村,多是娶親嫁女的時間,因為農閑,為兒女操持婚事的事就多了些。故鄉的天氣要比中原的大雪節還要冷,此間,老人們在家貓冬,年輕人開始行走在返鄉的路上,準備回家過個好年。
而在中原,好像在這個時節,也同故鄉的風俗相似,只是看不到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這樣的景色,更沒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觀景象。但仍有雪花飄揚的時候。隨著氣候逐漸變暖,下雪的冬天,在冬天很少有幾場,沒準就是一個無雪的冬天。
那日,我與青海詩人李老師說,“好羨慕你們那里的大雪”,他問,“你那里下雪了嗎"?我說,"沒有啊,下一場就好了",他說下雪天很冷。我說,"不下雪的冬天,怎么像是冬天"?他笑著說,”也是啊,無雪的冬天,也失去了冬季的美”。是啊,冬季的美是一場覆蓋四野的雪,如果在原野,看到一枝傲骨的梅花開了,那必是一個很性感的冬天。
據說在南方,江浙一代,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風俗,我一個北方人,常常嘴饞那些自己打小沒吃過的美食,與居住蘇州的侄女學會了腌肉,與河南婆婆學會腌菜,然后與廣東人學著煲各種靚湯,雖說一樣也不精,但是,也希望自己活得不太粗糙,也是我熱愛生活的一面吧。
關于大雪,雖沒有太多的事物讓人想起,在這樣的雪季,我喜歡讀一讀關于雪的文字,川端康成的雪國,雪小禪的充滿禪意的銀碗里盛雪的文字,也喜歡聽雪的歌,聽徒有琴的雪落弦歌,竟有一種孤寂的感悟,“落紅終有盡散歸于土化作塵,聽琴樓臺上亦不過久遠平生,醉里挑燈影朦朧雪紛紛。”
雪紛紛,覆蓋了天地,覆蓋了經年,卻覆蓋不了那場雪盛。再聽,往事雪紛紛。
“瑞雪兆豐年”賦予了大雪最美的使命,“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描繪了大雪最美的風景。大雪真是一個特別的節氣,它美得冷艷、生得孤傲、有時還有點不近人情。你看,大雪紛飛給出行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天寒地凍致使水管爆裂、動車停運;還有那尖冷的呼嘯聲,讓山區原本破舊的教室變得更加冰寒。而這一切在“大雪”的眼里似乎不以為然,我噴嚏連連表達著我對它的不滿。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對大雪說聲謝謝,因為在這個特別的節氣里、在許多個不經意的轉角,我遇見了暖和愛。
他們伴著朝陽給冰凍的城市送上了第一份溫暖。歷經了一晚的大雪,路面到處是積雪和冰凍,城市仿佛成了一個冰場,對于即將上班出行的人們和車輛真是一大考驗。而在這樣的清晨,總有許多默默的身影早早地出現在馬路上。他們是穿著橘色背心的環衛工人,只見他們左一掃把、右一鏟子,順著馬路一點點地清掃冰雪,開辟出一條嶄新的路面;他們是風雪中帥氣的交警,盡管發梢和眉毛上粘滿了雪花,卻絲毫不影響他們炯炯有神的目光,陣陣哨聲讓交通變得有條不紊;他們是心中有愛的志愿者,在人行橫道的一頭,他們耐心地幫助老人和小孩,牽著他們過馬路。是他們,伴著朝陽給冰凍的城市送上了清晨的第一份溫暖,溫暖著整個城市、溫暖著每個人的心。
天寒地凍我們冰雪無阻,大雪紛飛擋不住愛與尊重。新聞說寧波遇上了幾十年一遇的嚴冬,鵝毛大雪、地面結冰、連自來水管都凍裂了。而這個冬天,我恰巧要前往上海音樂學院參加全國鋼琴大師公開課。極端的天氣,是去還是不去呢?媽媽卻果斷地說:“去!冰雪無阻!”原本熙熙攘攘的火車站空無幾人,和諧號動車成了我們求學的“冰雪專列”。到了上海已是傍晚,媽媽說明天大師課結束時要給老教授獻上一束鮮花,因為那是一份尊重,于是她冒著大雪去買花。嚴冬就像個大魔頭,黑黑的夜透著冷冷的光,偶爾還來幾聲咆哮,仿佛在炫耀著極寒的冷。從窗戶往外望,周邊沒有一輛出租車,音樂學院附近的店都早早關了門,偶爾行人在雪地上行走發出了孤獨的“咯吱”聲……媽媽很晚才回到酒店,盡管空調打到了最高,她仍瑟瑟發抖,只見她發梢上掛著水珠,手指僵硬地來回搓動。頓時,我的鼻子酸酸的,但依然清晰地聞到了花香,聞到了什么是愛與尊重。
大雪,溆浦的小朋友不再孤單,她們的教室不再冰寒。總有很多關于邊遠山區希望小學的報道,那里的小朋友學習環境很差、生活十分艱苦。但我知道,有一個叫溆浦的地方,那里的孩子不再孤單、她們的教室不再冰寒,因為有位奶奶給他們帶去了愛和溫暖,這位奶奶名叫周秀芳。周奶奶是位勇士,她不畏萬丈懸崖、不畏山路崎嶇,她為溆浦的孩子們送去了知識;她是位大廚,她做的飯菜是孩子們心中最可口、最幸福的午餐;她是位夢想家,她用支教點燃了400多個孩子們心中的夢想;她是位將軍,在她的率領下大家前赴后繼地加入愛心隊伍,先后建起了29所希望小學;她是愛心的搬運工,她把寧波人民的愛搬進大山、搬進溆浦、搬進了孩子們的心中。
大雪很冷,但恰是這冰凍的嚴寒讓我感受到了什么是溫暖,讓我在許許多多個不經意的轉角遇見了愛!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