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天書奇譚》,多了幾分幼時沒有的樂趣。神作不為過。 1.美術、音樂不必多說,一看一聽,便知是中國的,這才是“文化自信”。 2.單論文學,幾個主要人物都立住了,除了蛋生的形象稍嫌單薄,幾個成人角色是豐滿的。袁公的原型里有“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這是小時候看不出來,而現在一眼就認出的,普羅米修斯盜火種,袁公盜天書。三只狐貍的壞、媚、蠢,幾大配角的貪、嗔、癡,可以說,壞人們全線出彩了。 3.敘事上,多線并進,互有交叉,狐貍精一條線,蛋生一條線,狐貍在明,可勁兒折騰、斂財(都成精了,還要錢干哈),越鬧騰,越瘋魔,離毀滅也越近,蛋生在暗,得天書,失天書,奪天書,也是智商在線。 4.難得的還是幽默感,狐貍母女的那段尬舞,完全可以鬼畜了,給老太爺治病、裝神弄鬼治蝗災、給小皇帝變戲法……有言語搞笑、肢體搞笑、邏輯搞笑…… 5.80年代人用心做影視動畫,《紅樓夢》、《西游記》等經典作品皆出自80年代,為什么后來技術好了,經典反而少了呢?
很早以前就看過這部電影,并從此念念不忘。師父,蛋生,三個狐貍,和尚師傅,土財主,朝廷大官,小皇帝,設計的都是和瓷娃娃一樣,最后那個小皇帝更是設計成只有一個底座的類似兔爺的娃娃。而里面的狐貍精卻不是這樣的,他們四肢靈活,頭腦聰明,能言善辯,這些特征讓我想起了某些現在那些叱詫風云的大人物,然而這也是他們致命之處,當他們心存惡念的時候。狐貍們的聰明才智被用到了為自己謀私利的方面,而最終利用那些貪婪的人,財主,縣官,府尹,最后是皇帝,這些人沒有任何為他人著相的習慣,最終他們都被狐貍精利用,并被拋棄,而狐貍精也在造成越來越大的破壞。正義會戰勝邪惡,但是也會付出代價,因為這世界總體上大概是邪惡的,否則就不會有普羅米修斯了。
真正的中國動畫,堪稱民族瑰寶!這部片子是超越時間和國界的,放在任何時候任何國家都是真正的精品!配音也是難以再見的精妙絕倫,這才是藝術!每一個人物都很豐滿,喜歡蛋生,最喜歡袁公!這是一個同樣可以超越時空的藝術形象!
帶有一切懷舊元素,上譯黃金一代配音,上美黃金一代畫風,現在反觀則形上過于簡單,反派狐貍精縣太爺巡撫大人等等相較于蛋生和袁公豐滿許多,大概拜非黑即白的正邪爭斗革命史觀所賜。
很棒的一部具有中國風格特色的動畫片,濃郁的中國風格,人物設計也頗為經典。故事情節也很棒,融入了中國民間藝術、繪畫、雕塑、玩具、戲曲這些元素全用到藝術造型上。中國動畫史上的經典佳作。
兒時的回憶里并沒有這部動畫片,想得起來的大概是,圣斗士太陽之子花仙子之類的。
無意間翻到這部動畫,靜下心來看,從片頭的字幕開始,有個工作我記得很清楚:上色。
畫面像畫一樣的漂亮,顏色很濃麗。袁公的毛發是紅色的,狐貍精是桃紅色的。
故事也是很中國式的故事。天帝反面,斤斤計較,持一方天庭不管人間事務。袁公心懷眾生,長長白胡須,以一身造化行德人間百姓。授以重任的孩子半生。很奇怪,很多舊故事里的孩子都很厲害,哪吒,紅孩兒,葫蘆娃,帶著天生地養的日月精華,突然破殼而出,厲害的不得了。還有三只狐貍精們,老嫗的老丑精覺,姑娘的艷麗妖媚,偏還有一個似蠢還笨的瘸腿。
人物是京劇式的臉譜風格,生旦凈末丑,全了個遍。配樂也很好聽,好似在看戲,在故事宛轉處咣當一聲云板響。
反抗神權,懲惡揚善,為百姓謀福。這就是中國成人式的古典動畫主題了。
歲月而過,果真再沒有繼承。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