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幺令·天中節(jié)
宋-蘇軾
hǔ fú chán bì , jiā jié yòu duān wǔ 。
虎符纏臂,佳節(jié)又端午。
mén qián ài pú qīng cuì , tiān dàn zhǐ yuān wǔ 。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
zòng yè xiāng piāo shí lǐ , duì jiǔ xié zūn zǔ 。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
lóng zhōu zhēng dù , zhù wēi nà hǎn , píng diào jì jiāng sòng jūn fù 。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
gǎn tàn huái wáng hūn kuì , bēi qī qín tūn chǔ 。
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
yì kè chuí tì yín yín , bìn bái zhī jǐ xǔ ?
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
cháo xī xīn tíng duì qì , lèi jié líng yáng chù 。
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
mì luó jiāng zhǔ , xiāng léi yǐ shì , wéi yǒu wàn qiān duàn cháng jù 。
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注釋:
“虎符纏臂,佳節(jié)又端午”。民間認(rèn)為五月為“惡月”、“毒月”,瘟疫流行,毒蟲滋生,因此要采取各種方法避邪祛毒。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民俗,將青翠的艾葉懸于堂中,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以僻邪驅(qū)瘴,有驅(qū)魔祛鬼之神效。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香飄十里”,既有“粽葉”的清香,有“粽子”里面的各色餡料之美味。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傳說,屈原投汨羅江后,恰逢雨天,當(dāng)人們得知打撈賢臣屈大夫時,湖面上的小舟再次匯集,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句意:江面上龍舟競發(fā),彼此吶喊助威,還有一些人在江邊悲壯地大聲吟誦屈原的《離騷》!
“懷古”:“感嘆懷王昏聵,悲戚秦吞楚”。感嘆:有所感觸而嘆息。楚懷王:羋姓,熊氏,名槐。昏聵:比喻不明事理,頭腦糊涂,不明是非。悲戚:悲痛哀傷。
“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異客:作客他鄉(xiāng)的人。這里是指屈原已經(jīng)遠離自己的故土,被流放到了外地。垂涕:哭泣。淫淫:流淚不止。
“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朝夕:猶言從早到晚一整天。
新亭對泣:表示痛心國難而無可奈何,從早哭到晚。“淚竭”,“淚盡”爾。“陵陽處”,屈原的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陽。“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江渚:江邊。湘累:屈原。屈原是赴湘水支流而溺死的,古人稱之為湘累。“斷腸句”:指《九歌》。
賞析:
這首詞藝術(shù)特色有六點值得推介:一是詠今嘆古,在上片極力渲染當(dāng)下“端午”諸種盛況,卻重在下片“感懷”,“借古”而“啟今”也。二是動靜結(jié)合,動與靜自然轉(zhuǎn)合,在“動”與“靜”的變化之中,歷史的車輪已經(jīng)走過千年。三是明暗結(jié)合。
四是虛實相間,五是前呼后應(yīng),前有“辟邪”之“虎符纏臂”、“艾蒲青翠”,后有“懷王昏聵”、“ 新亭對泣”;似乎舊惡未去,新惡難除。前有“香飄十里”,后有“湘累已逝”;前有“誦君賦”,后應(yīng)“斷腸句”。六是詞中有景,景色如畫,畫里“有話”。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