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xī xī wú xiàng yuàn
題西溪無相院
sòng -zhāng xiān
宋-張先
jī shuǐ hán xū shàng xià qīng ,jǐ jiā mén jìng àn hén píng 。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
fú píng pò chù jiàn shān yǐng ,xiǎo tǐng guī shí wén cǎo shēng 。
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rù guō sēng xún chén lǐ qù ,guò qiáo rén sì jiàn zhōng háng 。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
yǐ píng zàn yǔ tiān qiū sè ,mò fàng xiū lú ài yuè shēng 。
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放修蘆礙月生。
翻譯:
秋雨過后,湖水上漲,白茫茫的,水色與天色同樣清澄;溪邊的人家,靜悄悄的,仿佛浮臥在水邊,與水相平。
一陣風吹開了水面的浮萍,現出了山的倒影;一只小船,悠然歸來,刺開了水草,發出沙沙的響聲。
僧人行走在入城的道上,消失在遠遠的紅塵之中;回家的農夫,經過了小橋,好像在明鏡中徐行。
驟雨收歇,已足使這一派秋色更為迷人;岸邊的蘆葦,請不要再長,免得妨礙我欣賞明月東升。
注釋:
西溪:在詩人的家鄉浙江湖州。一名苕水、苕溪。無相院:即無相寺,在湖州城西南,吳越錢氏建。
涵虛:寬廣清澄。
塵:塵世,指熱鬧的人世間。
修蘆:修長的蘆葦。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秋雨后無相寺前的景色,主景是水。
起句從遠處、大處落筆,展示西溪的獨特風貌?!胺e水”,暗寫雨。一場秋雨,溪水漲滿。遠遠望去,天光水色渾融一片,大有孟浩然詩句“八月湖水平,涵虛渾太清”(《洞庭湖贈張丞相》)的氣勢。經過一番新雨刷洗,臨溪屋宇顯得明麗清寧,仿佛平臥在水面上,別有一副悠閑的靜態。頷聯筆觸一轉,從小處、近處著墨,使詩情飛動?!案∑计啤?,這是一個極細小而不易察覺的物象,是水上微風初起所致,被詩人捕捉住了。一個“破”字,寓動于靜,體物入微。草聲是極微弱的聲響,為詩人聽到,足見其靜,此乃以動襯靜的筆法,給以生趣。此聯一見一聽,一靜一動,錯落有致,妙趣橫生。第三聯仍然寫景,但通過人這個主體來寫,還是以水作背景。一句寫入郭僧,照應題面“無相院”;一句寫過橋人,點綴水鄉,二句又相互呼應。僧到城里去,加以“塵里”二字,說城市喧囂,反襯無相寺所在地的靜寂清凈;人過橋,以“鑒中行”形容,說出橋下水之清澈,回照首句,又以眼前環境的清曠與上句的“塵里”作對比,表達詩人自己對景色的欣賞。尾聯用逆挽虛收法。其第一句突出了西溪之妙境,先繪景后敘其所由出;二是可以放開一步,宕出遠神。第二句意謂秋雨之后,蘆葦勃生,莫讓它態意長高,使人領略不到深潭月影。以雨后蘆葦長高作一虛設,便把白天所見的景色擴大到未見的溪月,拓出了另一番想象的世界,給人以回味。這一結余味悠然,又與首句“積水涵虛砂相應。
全詩幾乎全是寫景,即使是尾聯,也把情浸入景中,是一幅優美的風景畫。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