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門前的花圃中生長著很多桂花樹,我常和媽媽去看那芳香撲鼻的規劃。它小小的花瓣散發出迷人悠長的香氣,讓人心曠神怡。這桂花的香,不似梅的"暗香浮動",也不似蓮的"香氣溢清",它熱烈。芬芳,是一個正熱戀的女子,吐露著最濃烈的情思。這花的香,只有一個詞可以恰當的形容——————馥郁。
走近桂花細細地看,它的花朵那么小,由四瓣合成,中間有幾絲花蕊。這些桂花有的還是個小花苞,只有米粒大小,像個害羞的小女孩;有的花瓣全展開了,像在展示自己的風姿~~~~~~~遠遠望去,就像綠色的繡花布上點綴著一粒粒金子,又像是個小娃娃,扒開綠葉笑瞇瞇的張望,燦若繁星,嬌嫩可愛!風吹過,一棵棵桂花樹隨風搖曳起來。飄落的桂花好似金色的蝴蝶,又似銀色的彩帶。我走到樹下,仰起頭,桂花落在了我的臉上,輕輕的,細細的,帶著花香,撫摸著我的臉,好像對我訴說著它充滿樂趣的生活。
桂花不僅香氣迷人,形狀嬌嫩可愛,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桂花具有"生津""辟臭""化痰""治牙痛""潤發"等功效。它對人類的健康有著很大的幫助。
別名:桂花別名很多:因其葉脈如圭而稱“桂”;它紋理如犀,又叫木犀;以其清雅高潔,香飄四 溢,被稱為“仙友”;桂花又被稱為“仙樹”,“花中月老”。桂花通常生長在巖嶺上,也叫“巖 桂”;桂花開花時濃香致遠,其香氣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清可蕩滌,濃可致遠,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稱;黃花細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桂花為“仙客”;花開于秋,舊說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稱“西香”或“秋香”;桂花的花朵很小,但香氣濃郁,被人稱為“金秋驕子”;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桂花的花朵是管狀的,由五個小瓣瓣聯合組成,叫“花冠管”;漢晉后,人們開始把桂花與月亮聯系在一起,編織了月宮吳剛伐桂等許多美麗的傳說,故亦稱“月桂”,因此,月亮也稱“桂宮”、“桂魄”。
我在網上得知,桂花具有純潔的本質,堅強的意志,無私奉獻的精神。它,是多么美好!我要向它學習,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舔了舔嘴角的桂花碎屑,再一次品味了下唇齒中依然殘留的點點幽香。端起一杯濃茶,用杯蓋輕輕拂去上頭飄著的浮沫,抿一口,在苦澀而甘甜的醇香中流連忘返。然后享受般的微微瞇起眼,靠著高大的落地窗,不禁掉入了童時的回憶——
小時候的許多畫面早已不甚清晰,但獨獨不變的卻還是那熟悉而遙遠的桂花香。
在桂花盛放的季節,外婆總是摘下那些細碎小巧的淡黃色花瓣,然后小心翼翼地將她們放入竹籃中,如獲至寶地捧著帶到最熱烈的陽光下曬。一日一日,每個無法入睡的午后,我都會半躺在搖椅上,晃著頭,嗅著那濃而不膩的清香,慵懶地觀賞著那些隨風而輕輕搖曳著軀體的桂花——沐浴在陽光中的她們周邊泛著淡淡的光暈,略微羞澀地向人們露出醉人微笑,這怕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美的畫面,沒有任何的矯揉作勢,只有最原始的單純自然。
悠閑的日子一晃就這么過去了,桂花原本飽滿的花片也變得瘦小干枯,但這一點也無損她的美麗,反倒莫名地添了一種成熟的韻味——原本的香味依舊還在,但滲入了一股暖暖的,陽光的味道,干癟的瓣兒透過橘黃色的燈光看,還隱約可見那一根根連著的筋脈,該做桂花糕了,一家人都“傾巢出動”,磨桂花粉,揉面團。熱熱鬧鬧,忙活好久后,才能如愿以償地品到那縷甜甜的桂花味。
待熱氣騰騰的糕點全部冷卻后,外婆先止住我們躍躍欲試的爪子,在慢條斯理的將幾塊色澤最為亮眼的的桂花糕用油紙包起來,交給我們后,囑咐一定要一家家敲門送給鄰居(外婆做的糕點那時是公認的好吃,每次做東西都要送鄰居一份)。差事完成后,我們都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巴巴地纏著外婆索要令人垂饞欲滴的桂花糕。唇齒留香的美妙感覺總讓我禁不住大快朵頤,一個不小心就噎住了,咳得滿臉通紅,此時,外婆便會笑罵一句“餓死鬼”,然后忙不迭的替我們倒上暖茶,拍著背為我們順氣。不多時,一大塊桂花糕都被一掃而光,就連糕屑都沒剩一點。桂花香伴著童年的幸福飛出小巷。
早已泛黃的記憶書頁,再一次被翻開時,卻仍可以驚異地發現,原以為泯滅的幸福,在那一刻,再次緊緊地纏住了心房,沉淀已久的甜蜜偷偷冒出頭來——可惜的是我再也沒吃到過記憶中桂花糕的味道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