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姓的起源介紹
1、源于祁姓,出自堯帝繁衍居地陶,屬于以居邑名為氏。
上遠古時期的堯帝,初居于陶(今河南孟南或山東定陶西南部),以制陶為業,官名“陶正”。后封于唐,為唐侯,故稱陶唐氏。他的子孫有以居地為姓者,相傳姓陶。
2、源于姬姓,出自唐堯之后,屬于以職業技藝為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和《姓苑》記載,堯擔任部落首領以前,曾在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北一帶地方居住,以市面上作陶器為職業,其地世稱為陶丘。堯的后裔,有的以祖上職業命姓,遂形成陶姓。
3、源于祁姓,出自商朝七族中的陶氏,屬于以職業技藝為氏。
據史籍《元和姓篡》、《風俗通》記載,商朝七族中有陶氏,都是以陶冶為職業者。陶冶即熱指陶工與鑄工。原為掌握此項專業技術,役使奴隸的低級貴族。春秋之后,從事制陶業的庶民也有以“陶”技為姓,稱為陶氏。
4、源于虞姓,出自舜之裔孫虞閼之后,屬于以官職名為氏。
據史籍《元和姓篡》記載,相傳舜把部落首領禪位給禹后,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把禹的后裔封于虞,故舜之后為虞姓。西周初年有人名虞閼,是舜的裔孫,其父名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質器物制作的官職。虞閼繼承父職,仍為陶正,其子孫遂以官職名命姓,稱為陶氏。
5、源于唐姓,出自宋朝唐谷避帝諱而改姓,屬于因謚改姓為氏。
據史籍《宋史本傳》、《東都事略?陶谷傳》等記載,宋有陶谷,字秀實,邠州新平人(今陜西彬縣)。原姓唐,為避晉祖(石敬瑭)名諱,改姓陶。其子孫遂相傳姓陶,形成陶氏的一支。
6、源于蒙古族,出自巴爾虎旗蒙古陶國渾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巴爾虎旗蒙古陶國渾氏原居內蒙古喀爾喀地區,因不堪遭受葛爾丹部族的迫害,率巴爾虎族萬余人南下,游牧于今河北張家口一帶。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經清朝庭準議,全族移駐盛京(今遼寧沈陽),其中一部分族人駐守丹東鳳凰城、岫巖等地并獨豎一旗,稱蒙古九旗。后取原姓首字諧音漢字“陶”為氏。
7、源于各民族變姓,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滿族陶佳氏、托和羅氏、達斡爾族吐欽氏、古隆氏,以及錫伯爾族托庫爾氏漢姓均改為陶氏。
今白族、傣族、京族、苗族、瑤族、彝族、布朗族、回族等民族均有陶姓。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