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說臟話當然是不好的,應該譴責說臟話是沒禮貌沒素質的行為。可現在隨著各式網絡用語的發展,說臟話貌似又沒那么嚴重。 “賤人就是矯情”是臟話嗎?“臥槽”、“尼瑪”、“我去”、“并沒有什么卵用”“牛逼”算不算臟話?粵語中的“你塊叉燒”、“你條粉腸”也都是罵人的話,周星馳電影中經常出現的“頂你個肺”更是黃暴。 雖然這些不是斯文的話語,我們不提倡講,但不是粗魯地問候生殖器、無禮地攻擊別人,而是作為自己的情緒發泄,這種程度的臟話并不值得大驚小怪,特別是對待孩子,反應更是不能太激動。當你從孩子口中聽到“草泥馬”的時候,馬上勃然大怒,孩子就會知道這是“武器”,下次有需要時就會脫口而出。
02
孩子說臟話是無法避免的,你不可能防止孩子說臟話,就像你不能防止他學會叫爸爸媽媽一樣。孩子們在上小學前就已經知道不少粗口詞語,這些粗口有可能是從父母家人那里學來的,也可能是從
電視里、周圍環境中聽到的,他們知道了這些新詞,特別是朗朗上口的新詞,就會試著去使用它,好比網絡用語的瘋狂使用和更新換代一樣,應該在不少地方看過“厲害了我的哥”這詞吧,新鮮又迫切地希望在所有地方都用上。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說臟話,最有效的方法是冷處理,不要對他的臟話有過度反應,直接假裝沒聽見。 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懂這些粗口是什么意思,他只是覺得新奇好玩,如果你對他說臟話的反應很大,反而會加深他對臟話的印象,原來說這句話會引起媽媽那么大的關注,于是他就會更加積極地使用這句粗口了。如果你沒什么反應,那么過一段時間后,這些粗口都會慢慢消失的。
03
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不理睬他們還是會繼續說。因為他們開始理解這些粗口的意思,懂得臟話有攻擊人的力量,這種力量會強化孩子說臟話的毛病,久而久之就養成了說臟話的習慣。 這個時候,就要跟他講道理,可以問問孩子這個詞是從哪里聽到的?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反思如果別人對自己說臟話自己會有什么感受?給孩子耐心解釋說臟話的粗魯和冒犯,讓孩子明白,說臟話是不禮貌的事,就像不能隨地吐痰、不能隨地丟垃圾一樣的道理。但垃圾還是要丟的,適度地說臟話是可以的,如果是在自己房間就可以隨便說,絕對不能對著別人說。讓他從心底里認可當個斯文有教養的人是不在公共場合說臟話的,如此一來自然而然地壞習慣就改掉了。
說臟話的人未必就是壞人,未必就是不尊重人,有修養并不等于沒脾氣,有脾氣并不等于沒修養。自己都不能做到就不要去要求孩子,當作為父母的你做得很好的時候,孩子自然會被熏陶到。說臟話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插曲,及時的認知比責罵更為有效。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