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來到了人間,從落地的最初一刻就開始接受人類社會的教育,慢慢的,他將從一個“生物人”逐漸變?yōu)椤吧鐣恕保麜a(chǎn)生作為人所具有的各種心理活動。 0到3歲的寶寶除了在生理上滿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規(guī)律,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以外,還要滿足心理上的需求。那么,這些年幼的寶寶在想些什么?他們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呢? 清晨醒來睜開眼,想看到父母的笑臉 寶寶需求每天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早上醒來后不必馬上被大人催著趕著要他起床;讓他睜眼看到的是他熟悉的、喜歡的親人的笑臉相迎:“寶寶早,寶寶睡好了嗎?太陽公公請寶寶起來啦!”幾分鐘后,等寶寶完全蘇醒,心情愉快了,再為他起床穿衣,洗手洗臉。 2歲以后的寶寶可以和父母同桌進早餐,早晨這段時間雖然短暫,但寶寶卻能在與父母短暫的相處中感受到親切和歡快。 當爸爸媽媽離家去上班,要擁抱或親吻寶寶的臉,和他皮膚接觸,以滿
女兒經(jīng)常吵著要買昂貴的玩具,我跟她說,家里不是很有錢,所以不能買。3歲時,她叫我多買些錢放在家里。6歲時她說:“老爸,小聲點,要不人家還以為咱家真的沒錢!”這時,錢(財富)在她心目中已是身份的象征了。 沒有受過理財教育的孩子,日常生活中,憑借錢的使用,逐漸摸索現(xiàn)實社會的運作法則及人際間的互動模式,并在家庭和外界環(huán)境的交互影響下,對錢有了不同的認識—— 零用錢里的理財教育 在現(xiàn)今競爭激烈的社會里,一個人若不能掌握理財之道,適當?shù)靥幚硗顿Y事務,便可能會落伍。 要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零用錢 通常零用錢的需求與年齡是成正比的,年齡愈小的孩子,給的金額愈少,間隔時間愈短,也就是說,六七歲的孩子,可以每天給他小額零用錢,而10歲左右的孩子,則可以一次給他多一點的零用錢,并每個星期或每兩個星期給他一次。 ◎指導孩子處理、使用零用錢 給孩子零用錢,不是在打發(fā)
英國科學家稱:母親對子女的關(guān)愛方式能決定他們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狀況,因為母親的愛撫能永久改變嬰兒的基因活動。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母鼠的愛舔能刺激小鼠大腦產(chǎn)生一種在受到壓力時安慰身體的基因。和沒怎么受到母鼠關(guān)愛的小鼠相比,經(jīng)常受到母鼠愛撫的小鼠長大后沒有那么焦慮和膽小,分泌的緊張激素也較低。 專家們認為,雖然對人類而言,母親的行為對嬰兒所起作用可能與老鼠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和機制是一樣的,即基因表現(xiàn)會因母親和嬰兒的相互作用而永久改變,并對其行為和心理健康產(chǎn)生長期影響。因此,給嬰兒多些親吻、擁抱,您孩子的心靈將更加健康美好。 雖然長期以來,人類的一些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母親的關(guān)愛與子女日后心理健康的聯(lián)系,但這項對老
母親能跟孩子同頻交流與發(fā)展,孩子一歲的時候,母親能用一歲的眼光看孩子,孩子五歲的時候,她能用五歲孩子的心理與孩子一起玩。父親的心理是“凝固”的,只能用一種眼光看孩子。不管孩子是一歲還是五歲,他認為應該怎樣就是怎樣,也就是說,父親在孩子七八歲以后才介入教育。比如,兩歲的孩子在哭,爸爸不知道孩子為什么哭。媽媽就不一樣了,能弄明白孩子是餓了還是冷了。 一方面父親要在家里、家外創(chuàng)造一個包括物質(zhì)、精神兩方面的環(huán)境,給母親一個安心育兒的心情。家庭中男女分工協(xié)作,如果女性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過多地考慮經(jīng)濟的原因、外在的原因,就會失去自己正常的心理。 另一方面,孩子越小母親的作用越大,孩子慢慢長大到五六歲的時候,父親的作用就顯現(xiàn)出越來越重要。母親更多地代表自然、生理、心理。父親代表的是外在的秩序的世界,他懂得社會上的競爭規(guī)則與價值標準。對社會的分工、
偶像崇拜,已經(jīng)成為時下青少年群體一個普遍又引人關(guān)注的現(xiàn)象,孩子們?yōu)閲鴥?nèi)外的偶像明星或喜或悲,甚至迷失自我,很多父母、老師對此也滿心困惑。 孩子對偶像的崇拜,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首先都要有一份理解,因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時期的標志性行為表現(xiàn),反映了每個時代青少年的成長需求與困惑。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大都相貌出眾,具有反叛性,長期生活在學習壓力下的孩子對這種生活極度向往。很多父母和老師把青少年的情緒波動和叛逆行為歸結(jié)為偶像崇拜的不良后果,實際上有些偶像也都是成功的典范。父母和老師要善于引導青少年多從正面、積極及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待偶像的價值。一方面要引導孩子選擇偶像多元化,另一方面,引導孩子去觀察偶像內(nèi)在的人格特征。 孩子們應該把偶像變成榜樣,要關(guān)注他這個人是怎樣走向成功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化偶像為榜樣,從而對青少年的成長發(fā)揮指導和激勵作用
在育兒方面,家長的態(tài)度一般分兩種,一種是較為開放的,例如美國等國家,對孩子持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管得很松,這樣有其好的一面,即利于孩子養(yǎng)成天真、坦率的性格,但不容易培養(yǎng)他們的是非觀念。而中國家長大多是另一種,即對孩子嚴格管理,它好的一面是能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是非觀念,負面效果是,過多的批評可能會影響孩子自信心,使孩子變得膽小怕事。 其實,失敗可以積累經(jīng)驗教訓。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時,總是大加譴責,卻忘記了犯錯誤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家長們的批評是想阻止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但這樣做常常會產(chǎn)生相反的作用。孩子們或因害怕受責備而不敢冒險,失去學習新技巧的熱情和膽量;或產(chǎn)生反叛心理。而且,過于頻繁的責備不僅讓孩子變得“皮”了,對批評充耳不聞;在成長的歲月里,更會在他的心里留下陰影,認為自己做什
中國PAP(Parents As Partner)早教模式強調(diào)的是“做孩子的伙伴,尊重孩子”。當父母面對的是一個有獨立意志的大孩子時,這種理念容易接受;但如果面對的是一個尚在襁褓中的0歲嬰兒,很多父母會有疑問:這僅是一個需要我們照顧才能生存的孩子,難道還需要尊重嗎? 其實,答案需要你去選擇。 面對剛出世的嬰兒,是把他看成被動地吃飽喝足就夠了的接受者,還是看成同成人一樣,希望主動運用自己的能力控制與支配環(huán)境,需要精神交流與智慧發(fā)展的獨立的人?很顯然,如果你選擇了前者,你處于賜予者的位置,完全有理由不去尊重;但如果選擇了后者,一定會從孩子一出世就開始尊重他。 “不管怎樣看待他,對嬰兒還不是一樣地滿足他的吃喝需要去撫養(yǎng)嗎?” 其實大不一樣。理念上的區(qū)別決定了我們完全不同的0歲教養(yǎng)方案,也決定了孩子未來是成為一個時刻感覺自己能夠控制外界環(huán)境的自信的人
春天的到來,對于突然從厚重衣服中解放出來的寶寶來說,真有說不出的喜悅啊!萬物復蘇之際,媽媽是不是也想揮鍬把鏟,準備迎接自家花園或陽臺的盎然春意呢?那么,趁此春機,讓寶寶也跟著你一起樂一樂吧! 想知道怎么開始嗎?本期的親子園藝活動設計,在讓寶寶親近陽光、土地、空氣和你的同時,還浸潤著一股濃濃的春天詩意呢!美麗花開在自然之母的畫布上,畫出美麗的花朵來!DIY:1.買一些不同種類的花種,最好選在當?shù)厣L快、花色美麗的品種;2.教寶寶用木棍在泥土上畫一幅圖案(如果寶寶太小,請媽媽代勞);3.按照各種花的種植指示,將花種撒在畫了線的泥土上。為了記住所畫的圖案,可以在一張紙上畫一張相同的圖畫備案
今天中國的家庭不能不說是特殊的,幾輩家長圍著一個寶寶:為寶寶擔心,為寶寶策劃,為寶寶而失去自我。剛見一位年輕媽媽,她和自己4個月大的孩子捉迷藏,媽媽用手帕蒙住臉,認為智商正常的孩子應該扯下手帕再現(xiàn)媽媽,但她的孩子哭了。這位媽媽就惶惶不可終日,認為自己的寶寶智力上有問題。其實,這是個在家長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給孩子穿最好的,吃最好的,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得最高的寵愛,也有著最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孩子不知道,就象是一個從小生活在無聲世界的孩子,不會有語言的意識和能力,沒有享受過因無重壓而輕輕松松生活的孩子本身不會有對輕松的需求和渴望。是我們做家長的過分期望抹殺了孩子的這種天性,剝奪了孩子的這項權(quán)利。如今三十多歲的父母們?nèi)郧逦浀米约耗晟贂r的種種吧,沒有數(shù)不清的玩具,沒有什么牌子的衣服,沒有花什么贊助費去接受昂貴的教育,沒有奢華——很多僅解決了溫飽而已吧
響環(huán)、嘩啷棒 這些玩具可以讓寶寶很方便地抓握,同時還能發(fā)出聲音,很容易引起寶寶的興趣。特別適合2~4個月的寶寶玩。 積木 顏色鮮艷,形狀各異,可以隨意地堆積和拆解,變出很多花樣來。積木最好小一點,便于寶寶抓握和操作。6個月以上的寶寶都喜歡玩。 圖畫書 對寶寶來說,圖書也是玩具。從大把抓書,到一頁一頁地翻書,你可以看到寶寶小手精細動作發(fā)展的全過程。6個月以上的寶寶會坐以后就可以看書了。 球  
“全陪”父母的家教之道值得借鑒嗎?家長到底該拿多少時間來陪伴孩子?……《16歲大學生和他的“全陪”爸媽》一文本月14日見報后,引起了讀者的關(guān)注和熱議。大多數(shù)家長表示,倪亦帥父母“在孩子初中三年,幾乎沒出去玩過一次”的精神令人敬佩,一些具體做法也值得借鑒,但并不該照搬。 讀者木犀花致信本報說,現(xiàn)在許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生活不聞不問,相較之下,倪亦帥父母盡量多陪伴孩子成長的做法值得提倡。她認為,在工作之余陪孩子玩耍、談心是每一位父母應盡的責任,其中的快樂幸福是金錢所不能換來的。“也許有人會說,"孩子初中三年,父母幾乎沒有出去玩過一次"的做法,對大人來說,不是太枯燥了和代價太大了嗎?這就要看你的感受了。如果父母把和孩子在一起學習看作是苦役,那自然會覺得痛苦,尤其是孩子的成績并不好時,更會有挫敗感。可如果你感覺和孩子
一、不選貴的、賤的,但一定要最合適的 大多數(shù)父母只知道要給孩子買益智性玩具,要開發(fā)孩子智力,這是毫無疑問的。比如,對小嬰兒而言,訓練其視覺的方式有多種,只要用一塊錢買兩個氣球就能成,可謂化小錢辦大事。 一般父母給孩子買積木都買一盒,說實話,一盒玩具插不出什么東西來。我曾配了一個單元的積木送給我朋友的孩子,孩子非常喜歡,每次拼插積木很長時間。還有,我們從國外引進的電路玩具。通過這套玩具可以觀察齒輪的傳動,紅綠燈變換,電路的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小小的孩子又要特別注意安全性的問題,所以價格比較貴。但是非常值。 二、理智消費,別把孩子交給“第二保姆” 現(xiàn)代的父母們在快節(jié)奏地忙事業(yè)工作,大多數(shù)人對自己送給孩子的玩具了解不多,也沒有教給孩子怎么玩。 父母在購買玩具時容易不理智,選購時看什么
對于孩子運動,很多父母都感到無從下手。想讓孩子去游泳,要考慮到安全和衛(wèi)生方面的問題;想讓孩子玩球,還要考慮場地問題…… “何不試著讓孩子練練瑜珈,調(diào)整呼吸,伸展自己的身體,既鍛煉了身體的柔韌性、平衡力及靈活性,讓小肌肉漸漸圓潤,也可以讓孩子在安靜中學會與外界相應合,鍛煉他的耐力和靜思的能力。”同事對我說。 同事是個瑜珈的狂熱愛好者,同時也把自己的孩子帶入了練習瑜珈的行列。 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大吃一驚:她的女兒4歲,她知道瑜珈的真切含意嗎?活潑好動的她能安靜地去做瑜珈嗎?但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這個4歲孩子,讓我大吃一驚。她竟然中規(guī)中矩,形態(tài)優(yōu)美地連續(xù)做了幾個動作。同事笑著告訴我,剛開始時并不是這樣的,老師讓她做樹的動作,她就伸開手臂,在房間跑來跑去,說她自己是個快樂行走的樹。 “當然,”她說,“最好父母能陪著孩子一起練。” 我沒
1.只要沒有危險,不要理睬亂發(fā)脾氣的寶貝。當寶貝有因為發(fā)脾氣而憋住氣或者猛烈撞墻這種行為發(fā)生時,建議先帶寶貝去醫(yī)院看醫(yī)生,排除疾病的可能。如果沒有疾病,最好不要管他。要注意觀察,盡可能找出誘發(fā)的原因。 2.多和寶貝交談,告訴他對待生氣的方法。不管寶貝多大,父母都要養(yǎng)成跟他講道理的習慣。 3.計時隔離,讓寶貝自己冷靜下來。當寶貝發(fā)脾氣無法控制時,可以把他放在一個安全的房間里,如果在公共場所,要根據(jù)情況決定是留在原地,還是以盡快的速度把他帶離現(xiàn)場。 4.提供“生氣玩具”發(fā)泄不良情緒。給寶貝買一面小鼓,一個充氣怪物等作為“生氣玩具”,當他生氣的時候,他可以擊打這些玩具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如果沒有合適的“生氣玩具”,可以給他一個枕頭,讓他擊打這個枕頭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 5.一起尖
我們要特別告訴爸爸媽媽,缺乏自理能力,什么都不如別的小朋友,什么都需要大人的幫助,孩子心里也很沮喪,有的寶寶吵鬧著不肯去托兒所就跟這有關(guān)系。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動能力的提高,孩子并不愿意事事依賴大人,他也要逞一逞自己的能耐,嘗試自己動手的快樂。 姚蓓喜老師的忠告-- 學會生活自理比教孩子背唐詩、念外語更能促進他的智力和能力的發(fā)展。 提前3個月開始的入托準備 看到此,您也許會急切地問,“我該怎么辦?” 從現(xiàn)在開始,您和您的孩子還有整整3個月的時間。換句話說,寶寶的入托準備,應該提前3個月開始。 中福會托兒所有經(jīng)驗的老師和保育員給您提出了下列幾項建議-- 在游戲中學習自己洗手洗臉 丁慧麗(所長,從教近30年) 那些不會自己洗手的孩子,不光手洗不干凈,常常還弄濕自己的衣服。其實,寶寶都喜歡玩水,常常把洗手當作玩水。入托前的這段時間正好是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現(xiàn)在一些家長總是寵著、慣著孩子,什么活兒也不讓做……對此,教育專家指出——— 孩子成了“公子哥兒”和“嬌小姐” 10月12日下午5時,省會神興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們歡笑著奔出了教室。校門外已經(jīng)圍了一群接孩子的家長,看到自家的孩子,有的家長連忙接過孩子的書包背到自己身上,有的把孩子抱到自行車后座上推著走,有的趕緊遞上一個剝了皮的橘子…… 這些孩子幾乎都是家里的“獨生子”,承載了兩家人的希望,從小就被嬌慣著,很多孩子即便是洗碗、掃地之類最簡單的事情都不讓做,更別說要自己做飯了。“公子哥兒”和“嬌小姐”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如何教育孩子做誠實的人呢?這一問題值得我們家長們共同去探討。“因為做人最要緊的是誠實,一個人不誠實,人家就不相信你,失信于人,就不會有威信,也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這是我國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從小對孩子的諄諄教導。今天,誠實依然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那么“誠實”的含義是什么呢?誠實就是不撒謊,不虛偽,講信用,守諾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實事求是,說到做到。 要培養(yǎng)孩子做誠實的人,家長必須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很關(guān)鍵的是身教重于言傳。有一次我和我的小孩在街上買東西,售貨員找多錢給我,我就如實地把多找的錢交還給售貨員。我的小孩就說:“爸爸您真老實,長大后我也要做一個誠實的人。”還有一次我買蘋果時忘了付錢,提著蘋果走了幾步后,有到回去付錢,我的小孩也目睹了這一幕。 這樣孩子在父母的影響下,
一旦孩子上幼兒園以后,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就是每一位家長必須面對的。常常聽到家長埋怨老師不近人情,孩子一有情況就“告狀”,語氣生硬,沒有考慮家長的面子;而老師常常也是一肚子的苦水,“孩子是你的,怎么動不動就責備說孩子教不好是老師的事情呢!”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這都是為了孩子,兩方需有話好好說。本期關(guān)注中,我們特別邀請了幾位老師和家長嘉賓,針對老師和家長之間如何建立有效溝通,各抒己見。雙方的目標都是為了孩子的快快成長,老師和家長更應該是緊密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彼此埋怨的對手。 家長嘉賓:Laura 某外企財務總監(jiān) 兒子 初一 關(guān)海容 公司財務人員 女兒 小學四年級 王琪 某慈善機構(gòu)工作 兒子 小學一年級 王霞 布瑞文化(北京)有
了解孩子,對于家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了解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前提。有些家長自以為很了解自己的孩子,這些家長認為:我天天生活在孩子的身邊,而且自己也是從兒童時代過來的,自然就十分了解孩子。其實,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 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 一個五歲的孩子,有一天,竟將家中一臺珍貴的望遠鏡的鏡片全部打碎了。聽到這個消息,父親氣得要狠狠地打他,嚴懲這個頑皮的孩子。而母親比較冷靜,心想這個孩子平時是一個細心又愛惜東西的孩子,這個“事件”恐怕是另有原因,就把孩子找來細細地交談,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差一點就冤枉了孩子。 孩子是這樣說的:“我們幼兒園老師對我們說,在月亮上面有嫦娥,有小白兔,我特別想見見美麗的嫦娥和可愛的小白兔。我
法同著名化學家維克多·格林尼亞博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而西班牙的神經(jīng)學家拉蒙·依·卡哈是諾貝爾醫(yī)學獎獲得者。他們的父母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當他們一旦發(fā)現(xiàn)對子女的教育有失當?shù)臅r候,就放下架子,向孩子檢討,并用實際行動補救自己的過錯。 格林尼亞的父母非常富有,他們平日對兒子十分嬌慣,以致格林尼亞終日在外游蕩,無心學習。經(jīng)過痛苦反省,他們認識到孩子變壞正是自己對他溺愛所造成。因此,他們冷靜地向兒子檢討對他教育的失誤,并鄭重地表示歉意,鼓勵兒子離開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發(fā)憤苦讀。父母的道歉,震撼了格林尼亞的心靈,猛然回首,經(jīng)過8年的艱苦奮斗,終于發(fā)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氏試劑,成為著名的化學家,1912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拉蒙·依·卡哈小時候非常頑皮。13歲那年他根據(jù)所學的知識,造了一門“大炮”,在發(fā)射時,把鄰居家的孩子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