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認識孩子的吃飯模式: 孩子學會爬行、站立、行走后,仿佛一刻也安靜不下來。他們整天忙著在屋子里“探險”,沒有時間乖乖地坐著吃飯;即使能坐下來,由于注意力持續時間短,也不能乖乖地坐在餐桌前把飯吃完。滿9個月的孩子,手的精細動作發育為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東西,并且日漸熟練。為了練習這項重要的新技能,他會用手指揀起盤子里的小塊食物或者伸手去拿盤子里的東西,搞得餐桌亂七八糟。這是喂孩子吃飯最困難的時期。 (2)變化無常的飲食習慣: 學步期的孩子飲食并無規律,昨天的胃口可能還很好,今天就可能一口都不肯吃。看似毫無章法的飲食習慣搞得母親暈頭轉向,同時很為孩子擔憂。有專家建議,把孩子一周或一個月所吃下的東西平均一下,你會發現他的飲食其實比你想像的均衡。他們往往不會天天攝取同樣熱量的食物,或許今天吃得很少,但過兩天就會補償回來。因此,孩子沒
1 編寫一本旅行雜志。帶上些活頁紙和活頁夾或螺旋式書箍,一盒蠟筆或水彩筆。與孩子一起將旅途中的新鮮事和風景記下或畫下來,劃出你所經過地區的地圖草圖,加上些解說詞,然后放入活頁夾或以螺旋式書箍裝訂起來。2 帶一本好的歌本,領著孩子一起唱。記住一些有詩情畫意的歌詞,試著讓孩子背誦。3 與孩子進行泡泡糖吹泡大賽,看誰吹得泡大。當然要注意不要讓泡泡糖粘到車內設施上。4 教孩子認識機動車車牌。各行政區都有各自的車牌號,看誰記的車牌號多。5 帶一根小繩,與孩子一起做手工翻繩游戲。6 帶上磁性棋盤,教孩子學下棋,比如象棋、國際象棋、跳棋、圍棋等。7 讓孩子猜猜看,一共經過了多少個城鎮或行政區劃,走行了多少公里,距目的地還有多少公里。這時還可以教孩子認識地圖,從地圖上找到當前所在地以及行走方向、目的地的方向和距離。8 
情商是一個人對自己和對他人情緒的認知和控制能力的商數。與智商相比,情商的遺傳成分要少很多,主要是后天形成的。這就意味著,無論你的孩子天賦如何,都可以從幼兒起進行培養,幫助他創造成功人生。 1、爸媽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產生深遠的影響。要培養孩子的情商,家長自己首先必須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才有可能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2、幫助寶寶控制自己的情緒 爸媽首先要讓孩子懂得,哪些情緒是好的,哪些情緒是不好的。好的積極的情緒,如熱情、歡樂、樂觀、和善等易被社會接受的情緒,應讓它自
六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區別出熟人和生人的面孔,并且,能慢慢地爬了。這時除了讓他更多地自由活動,更要時刻防止意外的發生。寶寶能坐著用雙手玩玩具,也可以俯臥自由玩耍,手、足、全身已經能夠充分地活動,發現感興趣的東西,就抓起擺弄。要盡可能為寶寶創造一個歡樂的游戲環境,讓孩子盡情地玩耍。在飲食生活方面,寶寶已經完全能適應斷奶食品,飯量也開始增加了,開始有飲食偏好。 ■ 養育要點 繼續添加輔食。預防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蛋黃、魚、肝泥、肉末、綠色蔬菜泥、豆腐等。 提供適宜的玩具。觀賞性玩具一般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操作性玩具是寶寶能拿的,多為能發聲的玩具。 經常抱寶寶出去玩,讓寶寶多接觸生人,有助于減緩寶寶即將出現的怕生現象。 讓寶寶照鏡子,幫助寶寶認識鏡子中的自己,發展寶寶的自我意識。 ■ 發育指標 手可玩腳,能吃腳趾;
寬大的床、軟乎乎的被子和枕頭,都成為了寶貝游戲的道具。他可以盡情地跳、肆意地爬,玩累了,直接閉上眼睛就可以睡覺,多么愜意! 67.搖搖飛毯 適合年齡:0—3歲 用具:1張厚實的毛毯或毛巾 玩法:讓寶寶躺在毛巾上,爸爸媽媽分別抓著毛巾的一端,向前、后、左、右方輕微擺動,可維持1—3分鐘。 寶寶學會——掌握平衡 小貼士:觀察孩子的反映,調整搖擺的規律及時間。 68.搔身哈哈笑 適合年齡:3個月以上 用具:毛刷、梳子或水彩筆等日常用品 玩法:爸爸媽媽握著寶寶的手掌或腳掌,用水彩筆輕輕描畫;也可用手指代勞,在洗完澡后讓孩子俯伏在床上,并以食指在寶寶的背上寫簡單的數字或英文字,一邊做動作,一邊與他傾談。 寶寶學會——加強觸覺 小貼士:要確保房間溫暖。30秒至1分鐘已足夠,不宜過長。 69.音樂搖床 適合年
教孩子真的不容易啊,雖然有這么多的書,這么多網絡經驗可以借鑒,可我們還是非常茫然。家長們既不想成為教條主義者,有沒有獨特的方法,教育孩子,左右搖擺,不但自己,連孩子也不知所從…… 1、既想教育孩子謙和禮讓,又擔心孩子吃虧。 不少家長注意到了要培養孩子謙和禮讓的品質,看到孩子吃獨食,或者不讓小朋友玩他的玩具,就教育孩子要謙和,講孔融讓梨等故事。可是當孩子從幼兒回來高高興興地告訴父母,幼兒園發水果,他挑最小的,父母又覺得孩子吃虧了。孩子滿心以為能得到父母的贊揚,結果卻挨了一頓罵,孩子猶如吃了一悶棍,糊涂了。 有些家庭則僅僅在理論上要求孩子禮讓、尊重他人,而在實踐上去是大力培養孩子的自私心理。當孩子想和父母一起分享好吃的食品時,做父母的往往會忘記平時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反而會說,這是媽媽為你買的,久而久之,孩
高晨/攝 接觸神童 魏永康??成長的煩惱 出生在湖南華容縣,兩歲的時候識兩千多個漢字,他4歲開始讀小學。1987年,4歲的魏永康幾乎學完了小學六年級的課程。只有高中文化的媽媽覺得應當送他上學接受正規學校教育,于是4歲的魏永康被送到華容最好的小學??華容縣實驗小學上學。3年時間完成了小學6年的課程,在8歲時,他進入中學學習,13歲開始讀大學,17歲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碩、博連讀。他的經歷讓人們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天才、神童。但19歲時,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學。 郎朗??天才鋼琴家 兩歲開始玩鋼琴,3歲開始正式學習。小時候之所以開始喜歡鋼琴,是因為看《貓和老鼠》,其中有一段是老鼠在彈鋼琴,彈的是一段古典樂,當時想老鼠
各型寶寶溝通訊息全攻略: 爸爸媽媽千萬別忽略了雙向溝通的重要性,要知道,寶寶的社交技巧、智力和道德觀,都是在您與寶寶頻頻交換的簡單溝通時形成的哦! 您家的小寶貝是如何讓你知道他的需求的?您能及時準確地分辨出他什么時候是在生氣,什么時候又是需要抱抱的嗎?他會不會向您表示他想要的某件玩具?或者他餓了、口渴了的時候會不會表達得出來? 您家寶寶是哪型? 各型寶寶溝通訊息全攻略 正如世上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每位寶寶都會有自己的風格,也都會有自己的表達習慣與方式。 清楚型寶寶 訊息清楚的寶寶基本能夠表達他們自己的需求與目的,作為爸媽大可不必傷透腦筋去解讀寶寶的心思。他絕對是個有戲劇天分的寶寶。看!心情愉悅時除了微笑,他還會咧開嘴大笑;生氣憤怒時除了能
冬天選購手套保護寶寶的小手,不僅要根據不同的地區、氣候選購不同的手套,還要注意手套的大小和材質。 1、尺碼:選購手套要注意尺碼的大小。過大寶寶的手指關節活動不便,起不到保暖作用;太小,會使手部血液循環受阻,應根據戴脫方便、大小適宜為佳。 2、質料因人而異:成人冬天戴的手套以皮革手套為多。兒童的皮膚薄嫩,應盡量戴棉絨、絨線或具有彈性的尼龍手套。 3、手套不要混用:寶寶戴手套要固定自己專用的手套,不要臨時性地把大人的手套套在寶寶手上,以免傳染疾病。(欣欣)
家有特殊兒童對父母來說,是很復雜的心情,包括了罪惡感,焦慮,否定,依賴…等.首先,當父母知道自己有個特殊兒童時,會顯得悲哀和傷痛,可能會持續一年以上,才慢慢的接受這個事實. 孩子有任何方面的障礙,對父母而言都是震撼的,但是父母卻是接觸身心障礙兒童時間最多,最了解特殊兒童的人.因此在幫助殘障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地位及重要性絕不亞於教師或相關專業人員,父母的角色與任務也不是他人所能取代的. 以下有幾點,提供父母親們參考: 一,家長與教師不斷地探討適合的教學方法與教育思想,提供合乎孩子特殊需求之教學內容,雙管齊下,發揮孩子的潛能. 二,家長需讓孩子盡早接受專業的治療與安排,以提早進行學習與補救,并配合學校的教學活動,融入居家生活中的一部份. 三,積極的人生觀:重新學習以不同的眼光看人論事,珍惜最可貴的生命,以及對生命的
懲罰孩子不能半途而廢,應要求受罰的孩子作出具體的改錯反應才能停止。 家長要態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該怎么做、達到什么要求或標準,否則有什么樣的后果。如孩子有亂丟東西、不愛整理的習慣,家長在懲罰時就應該讓其自己收拾好東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須要做好,否則又要受罰。 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家長不給“出路”,孩子改錯就沒有目標,效果就不明顯。 ◎ 專家提示 懲罰之所以能促使孩子改正錯誤,這是教育心理學中的效果律在起作用。效果律認為:孩子“快樂則接受;痛苦則拒絕”,要使孩子繼續或終止某種行為,我們可以通過獎勵或懲罰來做到這一點。事實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通過獎勵的辦法讓孩子滿足的。如孩子故意損壞東西、堅持“頂風作案”、亂提不切實際的要求等,這種情況下獎勵就不起作用,懲罰卻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孩子們在一起玩,剛剛還熱熱鬧鬧、親親熱熱的,可不一會兒就會鬧矛盾,由于孩子們都不太善言語,往往爭執沒幾句就直接武力解決問題。 媽媽們在一邊看著,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吃虧,因此,往往把自己孩子拉開帶回了家,并告訴孩子以后不能和他們一起玩,可是,孩子們都有些健忘,昨天剛打過架,今天又屁顛屁顛地湊一起。有些媽媽為了防止寶寶吃虧而不讓自己的孩子和小玩伴們玩,從中作梗最常用的方法便是連哄帶嚇:“忘了昨天××打你了嗎?還嫌吃的虧不夠……”可是,面對小玩伴的召喚,心癢難耐寶寶怎能把媽媽的話聽進去。 有些眼睛只盯在吃虧不吃虧上面的媽媽們把孩子的這種“忘記心”歸結為孩子笨、缺心眼,她們想:只要孩子不出去玩,永遠也不會吃虧,并認為這就是保護,這就是母親的舔犢之愛。 其實,父母忽略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東西——快樂!而快樂就在他們
俗話說:“世事不如意者常八九”,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順心的事情。父母在心情不好時很難把握好自己的感情,容易使自己惡劣的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其后果往往不堪設想。 一來孩子無過受罰,父母小題大作,會使孩子感到有失公理。二來如果此時父母再因不能自制而使懲罰無限制地升級,則往往會激化孩子對父母的反抗情緒。因此,建議父母切勿在醉酒之后或自己心情不佳、情緒低落、脾氣暴躁等時候懲罰孩子,以免過激失態,影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后能成為一個負責的人,因為責任感是任何一個民族和文化所崇尚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質之一。而要發展孩子的責任感,就必須讓他們從很小甚至從出生的時候就學會如何承擔責任。 那么,孩子的責任感的培養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 我國家庭里很多父母把孩子的責任感更多地限于針對孩子自我的責任,比如聽話、完成作業和其它學習任務,而忽略了針對他人、社會的責任,事實上后者的培養對孩子的成長更重要、更有意義。成熟的責任感應該是對自己、對家庭、對自己所屬團體以及對社會的負責的意識和行為,我們培育孩子的責任感也必須從這四個層面入手。 首先,教育孩子對他們自己負責,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強自立的習慣。例如讓孩子盡可能自己照顧自己的衣食住行,自覺完成家庭作業,信守自己的承諾,到一定年齡時打工掙自己的零花錢等等,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獨立意識。
如今,不少城市家庭的孩子可能有自己單獨的房間,而孩子獨居一室看書或做作業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此時,一定別讓孩子把門窗緊閉,使室內久不透氣,否則時間稍長,室內有可能缺氧,孩子會出現頭暈、腦脹、思維力下降等癥狀。 有數據顯示,現代城市中室內空氣污染的程度一般要比室外高出3倍—20倍。過去的住房多為磚木結構,透氣性好,新鮮空氣容易不斷輸入室內。而現在都市人大多生活在密不 透風的鋼筋水泥建筑中,門窗一關,室內氧氣會不斷減少、二氧化碳逐漸增多,加上室內散發的各種化學污染等,這些都可能會損害人體健康。 醫學研究表明,一個健康的人,大腦缺氧一分半鐘就會昏倒,缺氧5分鐘,大腦皮層細胞就會死亡。人的大腦對氧的需要量是相當大的,盡管腦的重量公占人體重的1/50,但它消耗的氧氣卻占全身總需氧量的1/5。值得注意
撲克牌是我們大人常玩的游戲,有時我家寶寶看見大人們在玩,自己也老想上去摸幾把。為了配合孩子的興趣發展,我就在家陪孩子玩撲克,考慮到他的認知水平,我們不能沿用大人的游戲規則,不過,我們也找出了許多新的撲克牌的玩法,現在就拿出來和媽媽朋友們一起分享,希望您家寶寶也能夠喜歡。 1 釣魚:游戲參加者少則兩人,多則不限。根據游戲人數把牌分成相應的份數,然后參加游戲者每人出一張牌,排成一個長列。誰出的牌與上面長列中的某一張牌相同,則這兩張相同的牌之間的所有的紙牌就都歸他了,游戲以最后誰手里的牌最多為勝負標準。在玩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讀所出的牌上面的數字和花色,從而讓他慢慢地認識數字。這個游戲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在眾多的排成一列的紙牌中,能一下子看到與自己的牌點數相同的牌。 2 比大小:同上把牌分成兩份,和孩子一人一半,每
一、模式教育,讓優等生成了問題生 有這樣一個女孩子,讀小學時,老師在上面講課,她在下面玩,為了這個,不知道被老師轟出教室多少回。可她倒好,老師把她轟出教室,她就正好看螞蟻打仗。別人問她為什么不聽講,她說:“咳,老師講的那點東西,有的我一看書就會了,有的上課聽聽就會了,可老師呢?反反復復地講呀,反反復復地練呀,煩著呢!”她當時被老師認為是問題學生。 可就是這個問題學生,從北京八中以優秀的成績畢業后,遠赴美國讀本科,一年后又因突出的成績脫穎而出。在全美的一個化學競賽中名列前茅。大學畢業,有7、8所知名大學發來邀請函。最后,她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讀研究生。 這個事例反映了當前學校傳統教育的弊端。傳統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模式教育,他們忽視孩子們的個性差異,對學生制定統一的目標,用同樣的教材,做同樣的練習,要求同樣的步伐,用同樣的試卷。這樣就必
今天去幼兒園接女兒悅悅回家,天正下著小雨,我和女兒撐著傘邊走邊聊。忽然,女兒撒嬌地說:“媽媽,小雨點滴到我的頭上了!”我說:“沒關系,小雨點跟你捉迷藏呢!”悅悅笑了。 “你想想,小雨點還會跟你干什么呢?”我接著問,出于語文老師的職業習慣,我很喜歡問學生這一類帶有想象創造性的問題。 “我不知道……”悅悅帶點嬉皮笑臉地說,不知道她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看來小孩子也有思維的惰性。 “比如說,小雨點會在你的頭上——”我只好耐心的啟發。 “小雨點在我的頭上跳舞!”悅悅興奮地說。 “對呀,小雨點還在你的鼻子上滑滑梯呢!”我指著她鼻子上流下的小雨滴說。 悅悅可樂壞了,干脆跑出雨傘了:“小雨點還在我的頭發上蕩秋千!” “你說得真好,再想想,還有呢?” “小雨點還會在我的頭上跳蹦蹦床,小雨點在我的手上滑輪滑,小雨點流到我的眼睛里假裝是
家里出了4個博士 李振霞原是中央黨校哲學教授,現已退休。她有1個女兒,3個兒子。這4個孩子不僅都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大學,而且大學畢業后,先后到國外留學,取得博士學位,作了博士后或國際研究員。大女兒金螢,經過“上山下鄉”,恢復高考首批考入首都醫科大學,后到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醫學院做了博士后,主要研究基因工程。老二兒子金煜,畢業于山東海洋學院,后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在構造地球物理學領域研究巖石圈動力學。老三兒子金俠,在協和醫科大學本碩連讀畢業后,又前往英國倫敦大學再次攻讀碩士學位,繼而在英國劍橋大學醫學院獲取博士學位,現專門從事艾滋病研究。老四兒子金延,清華大學畢業后于中國航空研究院取得博士學位,又考取了國際研究員,現為美國匹茲堡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員。李振霞的4個孩子個個以驕人的成績,回報了含辛茹苦哺育他們的父母,他們足以使李
場景二:“下午時分,剛剛帶女兒從公園回來。媽媽讓女兒臥室里玩,自己去廚房準備晚飯。幾分鐘以后,臥室轉來尖叫聲和摔東西聲,‘媽媽!’女兒跑向母親,‘洋娃娃的小辮子不聽話,扭來扭起,欺負我,哇……’” 2、對于場景二中的那個“疲倦以后蠻不講理孩子”,你如何解決——讓她休息安靜下來。 小孩子累了,就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似乎貓咪甩動尾巴都能招惹她敏感的神經。以下是一些有效方法: (1)留意一下一天中有哪些時段,或是哪些特定的事情容易引起孩子發脾氣,盡量避免。 (2)你可以心平氣和地對孩子提起一些具體的建議,鼓勵她做一些別的事。如:“要不要聽你喜歡的兒歌?”“看電視,怎么樣?”你建議的應該是孩子輕而易舉就能做、而且喜歡做的事。 (3)如果這些都不起作用,就將她帶到房內別的地方,讓她一個人呆一會兒(2_3分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