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寶寶最親近的人,大部分寶寶在父母離開的時候都會顯得焦慮。那么問題來了,想要化解寶寶分離焦慮該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粘媽媽的程度也日益增長。媽媽稍微離開一會,寶寶的情緒就開始不穩(wěn)定了,大哭大鬧,別人怎么哄逗都無濟于事,甚至連飯也不愿意吃。這些都是分離焦慮惹的禍。
什么是分離焦慮?
通俗來說就是,寶寶和媽媽,或是和其他照顧他的人產(chǎn)生了親密的感情。當(dāng)照顧者要和寶寶分開時,他就會以哭鬧的方式,拒絕你的離開,讓你繼續(xù)陪著他。曾經(jīng)有寶媽問過小米粒,寶寶這么粘人,是不是因為自己沒教好,性格不獨立?不是這樣的,分離焦慮是寶寶情感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英國精神病學(xué)家約翰·鮑爾比通過觀察、研究,將嬰幼兒的分離焦慮劃分成3個階段:
1.反抗階段:哭鬧不止,踢打他人;
2.失望階段:哭泣吵鬧減少,表情冷淡,不愿意搭理他人;
3.超脫階段:對外界的排斥感減少,愿意進食、玩耍等。一旦看見父母又表現(xiàn)得很傷心。
這個表現(xiàn)是正常的,而且在6個月到3歲的寶寶中十分常見。
這個階段很容易讓媽媽“悲喜交加”。開心的是媽媽終于發(fā)覺到自己對寶寶的重要性,但這種時刻粘在一起的行為又容易讓媽媽有些喘不過氣來。
不少媽媽會在這個時候有罪惡感,因為照顧寶寶的人有很多,但寶寶只認自己,難免會讓其他照顧者感到失落。其實,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寶寶的這個階段,會隨著時間過去。而且,媽媽除了陪伴,可做的事情也是有很多的。
減輕寶寶分離焦慮的方法
1.適當(dāng)模擬分離的環(huán)境
準(zhǔn)備好一個足夠安全的房間,地面、桌面都要收拾好,不要出現(xiàn)任何有危害性的物件。然后寶媽和寶寶,可以經(jīng)常在家里做“分離”游戲:寶寶先到另一個房間去,讓他暫時看不見你,過個幾分鐘,你再去找他。
2.讓寶寶參與到你的活動中來
做家務(wù)時,如果需要離開寶寶的視線,寶媽可以分給寶寶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說你收拾衣服,讓寶寶拿個掃把幫你掃地,當(dāng)然寶寶的“幫忙”其實是一種玩耍的方式??傊褪亲寣殞氂惺驴勺?,不用一直盯著你看。
3.留給寶寶熟悉的人照顧他
把寶寶留給熟悉的人照顧,寶媽放心不說,寶寶也會更能適應(yīng)你不在他身邊時的感覺。這些熟悉的人,不僅僅限于寶寶的爸爸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每個家庭情況不同,寶媽可以根據(jù)自家的實際情況,將寶寶交給他熟悉的人。
4.跟寶寶約定好
寶媽出門前,給寶寶交代清楚你要去的地方,什么時候回來。認真地告訴他:“媽媽要去外面買個菜,等過兩個小時就回來了,就兩個小時!”寶寶也許沒有清楚的時間概念,對買菜這件事也是一知半解,但是他只需要知道,媽媽會回來,就足夠了。
5.說走就走,不要三步一回頭
離別時縱使有再多的不舍,寶媽也要收一收。和寶寶來個簡單的抱抱,幾句話道別,然后就離開。寶媽要是三步一回頭,那寶寶看見還得了,肯定鬧得更厲害了。
剛開始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寶媽每次出門都是一種煎熬,因為你怎么解釋寶寶都聽不進去,只知道哭和鬧。
即便這樣,寶媽也不能對寶寶的哭鬧有厭煩的情緒,不能生氣,更不能吼出來,否則寶寶哭是不哭了,卻開始害怕起來,安全感的缺失并不利于寶寶心理的健康成長。
請寶媽們多點耐心,多點時間,帶著愛意,常給寶寶交代交代,幫助他們安穩(wěn)度過分離焦慮期。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