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心中都藏著屬于自己的秘密。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慢慢有秘密。那么問題來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該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孩子們也不例外。看到那個曾經全心全意依賴自己的小家伙忽然之間有了不愿意分享的事兒,爸爸媽媽心里會不會有一絲孩子長大了的自豪,但也有那么一點失落?
其實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小秘密也就產生了。那孩子的小秘密到底是怎么萌芽的呢?
小秘密的成長記
孩子從3歲開始便能夠意識到“自我”,會發現有一些東西是專屬于他們的,于是秘密就逐漸萌芽了。
等到4、5歲的時候他們對自己內心世界有了更大的發現,懂得了不能告訴別人、只能自己知道的事情就是“秘密”。
但是他們還沒有形成很好的“保密”意識,例如他們常常會說“我告訴了別人一個秘密”。
到了6、7歲時,孩子對秘密有了更深的了解,開始知道秘密不應該告訴別人,但是有時卻又覺得不說是錯誤的,在保密與泄密之間糾結。
待他們進入青春期,他們的自主意識會非常強烈,他們開始有了保護自己秘密的強烈欲望,也開始懂得為他人保守秘密是一種責任。
原來“秘密”是這樣在孩子心中萌發起來的,那爸爸媽媽們是否知道怎么守護孩子的小秘密呢?小v給大家支幾招!
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孩子寫信、寫日記,說明他們開始獨立思考,有了和好朋友分享情緒的意識,家長不要因為擔心而去介入孩子的心靈世界,應該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在學習之余,爸爸媽媽還要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例如將每周六作為“Free Day”,讓孩子獨立安排自己一天的計劃。
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選擇做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事情。相信孩子在自由的時間里,更能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
以平等的態度與孩子多交談
孩子有了小秘密,不愿意和爸爸媽媽分享時,家長們更應該主動去和孩子交談。
談自己與孩子同齡時的一些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甚至談一些當初的隱私,然后多傾聽和征求孩子的想法和意見。
爸爸媽媽也需掌握一些特別的溝通方式,例如和孩子交談時多一些協商和說理的語氣,多對孩子說:“你覺得怎么樣?”、“你能想想怎么做會更好嗎?”此類的話語。
和孩子一起討論、想辦法,孩子就會更加積極參與交談,也會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秘密。
別忘了幫孩子守護秘密
秘密是童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是那些小秘密逐漸成就了孩子世界的立體性,讓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分離、并獨立于大人的意志世界。
當孩子主動分享秘密,并要求你為他們保密時,爸爸媽媽們應該真正做到信守諾言,甚至可以和孩子以“拉勾勾”的形式進行承諾。有形式感的許諾更能贏得孩子們的信賴。
事實上,爸爸媽媽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也是自我成長的歷程。他們想把最好的愛都留給孩子,但遇到孩子起床、睡覺、出門時的各種不配合,寫作業的煩惱和青春期的叛逆時,爸爸媽媽往往因為沒經驗而手足無措。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