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動
各種適當?shù)倪\動都可以,運動后出汗可以排除濕氣,比如跑步,做操,瑜伽,拉伸都可以。讓身體出汗,即排毒又能排出體內多余水分。還有利于氣血運行。但要注意不要進行高強度運動,以免中暑。
2、拔火罐
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jīng)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夏季留罐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左右。對一些血液疾病患者,例如白血病、血友病患者,不宜拔罐;皮膚過敏,全身枯瘦或皮膚失去彈力者不宜拔罐;某些腫瘤患者也不宜使用,或會促進腫瘤擴散;體質太虛弱的病人和兒童、孕婦等,都不宜拔火罐。對普通人而言,不可在皮膚破損以及骨突的部位拔罐,否則會造成感染等后果。
3、多吃發(fā)汗利水的食物
多吃發(fā)汗利水的食物,如紅豆綠豆、薏米、冬瓜、西瓜、生姜、綠茶花茶等,從皮膚及小便處排出濕氣,促進體內代謝運轉。也可以喝生姜紅糖水、紅豆綠豆薏米湯、香菜絲瓜湯、翠衣玉米須湯、綠茶花茶等來達到食療祛濕的目的。
4、按承山穴去
每天早上起床時,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后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正好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擺動,以按摩承山穴。按揉承山穴會有明顯酸脹痛感,這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按揉承山穴一段時間后,會感覺身上微微發(fā)熱,這是膀胱經(jīng)上的陽氣在起作用,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逃逸。
5、溫水泡腳
三伏天一般會天天洗澡,但是卻很少有人泡腳。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溫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部眾多經(jīng)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濕、通經(jīng)、利水的作用。睡前用40℃溫水泡腳,還能提高睡眠質量。
6、多喝姜茶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姜具有溫補祛濕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姜性辛溫,有散寒發(fā)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喝姜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祛濕保健方法,而三伏天正是最適宜喝姜茶的時節(jié)。
1、肥胖
人體內的濕氣太重,會出現(xiàn)體內水液運化失調,水濕滯留于體內,久而久之,小腹就會變得越來越大,形成小腹水腫,再這樣拖下去,就會慢慢變?yōu)榉逝帧?
2、耳內濕
人體內的濕氣重濁的話,還會導致耳禪濕,耳禪濕就是耳內濕,也叫油耳朵。可以用棉簽試一試,會發(fā)現(xiàn)耳朵里面很油,很濕潤。這就是濕氣重的表現(xiàn)。
3、出油長痘
三伏天潮濕,濕氣重濁,會讓人的臉上出很多油,臉上過油,還會出現(xiàn)很多痘痘,有些人的前胸還有后背也會有痘痘,濕氣嚴重的甚至會出現(xiàn)痤瘡。
4、大便不成形
濕氣重從自己的排便情況就能看的出來,濕氣重會損傷脾胃,脾胃一旦虛弱,消化功能也會下降,那么就會從排便表現(xiàn)出來。早上上廁所的時候,可以看看自己的大便是否不成形,有粘馬桶的癥狀。這無疑就是濕氣重引起的。
5、睡不好、流口水
很多人睡不好,其實也跟濕氣重有關系,成年人脾虛,睡眠質量就會下降,還有可能會流口水。睡眠不好,還會出現(xiàn)記憶力減退、精神無法集中等癥狀。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