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阻抗明顯增加的時候;
2、口罩有破損或者是損壞的時候;
3、口罩與自己面部無法密合的時候;
4、口罩受到污染的時候(比如:染有血漬或者是飛沫等相關異物的時候);
5、曾經適用于個例的病房或者是病患的接觸(因為該口罩已經被污染);6、如果含有活性炭的口罩,口罩之內有異味的時候。
1、戴口罩之前應該洗手,或者是在戴口罩的過程之中避免用手接觸到口罩的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污染的這一可能性。
2、需要分清楚口罩的內外、上下,淺色面為內,應該貼著自己的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屬條一段端則的是口罩的上方。
3、絕對不要用手去擠壓口罩,其中包括N95的口罩,都只可以把病毒隔離在自己的口罩表層,如果用手去擠壓口罩,導致病毒隨飛沫濕透口罩,還是有一定機會感染病毒的。
4、一定要盡量的使口罩與面部有比較良好的密合。簡單的試驗方法其實就是:戴上口罩之后,用力的呼氣,空氣不能從口罩的邊緣漏出。
一次性的普通醫用口罩:
一次性的普通醫用口罩,適用于不存在體液以及噴濺風險的普通醫療環境之下的衛生防護,適用于一般的診療活動,對于一般的低通量低濃度的病原菌污染的環境。
一次性的醫用口罩可以滿足各位很多的要求,但是對于普通的民眾,出門在外正確的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即可達到一定防范的目的。
特點:相對于醫用外科口罩以及醫用的防護口罩,對顆粒和細菌的過濾效率相對比較的低,但是過濾的效率要高于社會上面普通的棉紡口罩。
一次性的醫用外科口罩:
一次性的外科口罩,比較適用于有創操作中阻止血液、體液以及飛濺物的防護,主要是用于醫療機構之中醫務人員以及相關人員的基本防護,一般的醫生手術、感染科病房醫護人員需要佩戴這種口罩。
主要的特點:用于有創操作中阻止血液、體液以及飛濺物的防護,以及經過飛沫傳播的呼吸道類疾病的防護,可以阻止直徑<5微米的感染因子(細菌、病毒以及其他病原的微生物等)。
N95的口罩:
N95的口罩:美國NIOSH進行認證的,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效率≥95%左右。
KN95口罩:符合我們中國GB 2626 強制性的標準,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效率≥95%。
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工業口罩和消費品口罩核心標準其實是一樣的,按照GB2626標準的KN95就行,KN90其實也就足夠了,醫護的人員才會出現體液噴濺,環境濃度非常高的情況,才需要很嚴格。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