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6日,在“一起向未來——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天主題活動”現場,本屆冬奧會與冬殘奧會獎牌隆重發布。100天后, 奧運圣火將在北京“鳥巢”里再次點燃,北京也將成為世界首座“雙奧之城”。
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獎牌命名為“同心”。五環同心,同心歸圓,表達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華文化內涵,也象征著奧林匹克精神將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共享冬奧榮光。
獎牌正面中心刻有奧林匹克五環標志,周圍刻有北京2022年冬奧會英文全稱(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 Beijing 2022)字樣。圓環做打凹處理,取意傳統弦紋玉璧,上面淺刻裝飾紋樣,均來自中國傳統紋樣。
獎牌背面中心刻有北京冬奧會會徽,周圍刻有北京2022年冬奧會中文全稱(北京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字樣。
冬殘奧會獎牌的靈感來自于相同的概念,并采用了與奧運會獎牌相同的設計。獎牌正面中央刻有國際殘奧委員會會徽,四周鐫有英文和盲文“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字樣。
獎牌正面中心刻有奧林匹克五環標志,周圍刻有北京2022年冬奧會英文全稱(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 Beijing 2022)字樣。圓環做打凹處理。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獎牌設計團隊負責人杭海介紹,這種打凹的方式在中國古代非常常見。“是一種中國式的細節,我們在正面還做了祥云紋和冰雪紋,祥云紋跟2008年的祥云紋聯系上了,冰雪紋又能體現冬奧會的一些特點。在背面我們又做了星空的軌跡,有24個星星表示24屆奧運會,一方面它能夠體現中國人文與天文的關系,另一方面也可以體現冬奧運動員在賽場上馳騁賽場的激情,群星璀璨的意象。”
獎牌掛帶采用傳統桑蠶絲織造工藝,冰雪底紋上印有北京冬奧會會徽、核心圖形以及“Beijing2022”字樣等相關信息。掛帶選用紅色,與中國春節文化特色相契合,表達對運動員的節日祝福。
中央美院教師劉驍介紹,掛帶結合了多種工藝方式。劉驍說:“獎牌的直徑是8.7厘米,為了達到承重和承力狀態,我們在處理真絲綬帶的時候,也做了內襯和加厚,面料從暗紋到編織都是專門為了這個綬帶尺寸定制的。它看起來是一個簡單地代表了中國紅的綬帶,但實際上它的工藝交叉程度、復雜程度非常高。”
獎牌盒以大漆和竹子為主要材料制作,既突出中國文化特征,又符合“綠色辦奧”和可持續性的理念。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