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派位是在報名人數超出可以招生人數時,所采取的一種通過電腦產生入選號碼的方式。微機派位產生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學生入學的公平錄取問題。北京在1998年引入電腦派位。 實行電腦派位后,由于學校教學質量存在差距,有的家長想辦法把孩子的戶口遷到好學校的所在地區,有的掏大筆擇校費。為了減少花費,家長不惜動員各種社會關系,來幫助孩子進入好學校。
微機派位的具體操作方法
1.將全部符合條件的報名幼兒的報名表號碼,由小到大依次輸入電腦。
2.由家長代表單擊電腦空格鍵盤,在所有輸入電腦的號碼中產生一個起始號,起始號即開始派位的第一個號碼(所以報名號為001,并不等于電腦派位的第一個號碼)。起始號屬于入選的第一個號碼。
3.由家長代表再次單擊電腦空格鍵盤,在所有輸入電腦的號碼中產生一個間隔數,即間隔幾個數產生一個入選的號碼。間隔數不屬于入選號。
4.隨后從起始號開始,按間隔數,循環往復一圈一圈數,直到派位總數全部產生為止。例如:要在1——30個號碼中產生7個名額,起始號是21,間隔號是9,第一個入選號是21,第二個入選號是29,第三個入選號是8,第四個入選號是17,第五個入選號是27(因為21已入選,排除),第六個入選號是7(29已入選,排除),第七個入選號是18(因8、17號已入選,排除)。
1、公辦學校派位
公辦學校根據當年派位計劃數和學生志愿填報人數進行,當志愿填報人數小于或等于志愿學校派位計劃數時,計算機派位系統依據學生志愿自動分配到改志愿初中學校。否則,按照計劃人數,隨機分配到該小學對應的初中學校。
以芙蓉區某小學2018年小升初微機派位情況為例:
2018年該小學共有畢業生108人,其中跨區升學5人,提前批招生錄取9人,實際最后有94人參加微機派位。該小學分別對應周邊的A\B\C\D四所學校,四所學校分別給該校分配的招生計劃為13個、15個、36個和30個。
假設,志愿填報結果顯示填報D校的學生有17人,填報該校志愿的人數小于分配的計劃數,那么這17人全部被D 校錄取。再以A校為例,該小學供有19名學生填報了A校,但A校只給小學13個計劃,那19名同學中有13人會通過微機派位的形勢分配到A校,其余的6名學生會被電腦隨機分配到沒錄滿的其他學校。
2、民辦學校、子弟學校的派位
民辦學校、子弟學校派位時,當志愿填報人數小于或等于志愿學校派位計劃數,計算機派位系統依據學生志愿自動分配到該志愿初中學校。當志愿填報人數大于志愿學校派位計劃數,計算機隨機分配學生到該志愿初中學校。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