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以為生完孩子就解脫了,其實產后恢復也是跟產前檢查一樣重要。一般產婦要再產后42天進行健康檢查,以便了解自己的恢復狀況以及其他特殊情況。小編為你歸納了產后恢復最重要的幾點喔。
子宮復原
孕足月的子宮比孕前子宮大出了1000倍。胎兒和胎盤娩出后,子宮立即回縮,但不會馬上縮到孕前水平,而是逐漸的,完全恢復到孕前狀態大約需要6星期。胎兒娩出后,子宮縮到臍下4~5厘米,但產后24小時,又增大到臍上,以后開始逐漸縮小。所以,分娩后產婦的肚子不會馬上縮小,除了增厚而又松弛的腹壁外,子宮仍占據著一定的空間。子宮在恢復過程中仍有不規律的收縮,所以產婦會有腹痛感,尤其是寶寶吸吮乳房時更明顯,這是由于新生兒吸吮刺激子宮收縮所致。
性器官復原
分娩使產婦的陰道和陰唇極度擴張,陰道壁還可出現許多微細的傷口,排尿時會感到疼痛。如果沒有會陰撕裂或行會陰切開術,一般在產后兩三天就沒有排尿痛了。被擴張的陰道在產后一天就能回縮。如果做了會陰切開術,可能會引起產婦會陰疼痛,不敢坐,排尿時疼痛難忍,四五天拆線(如果用腸線縫合不需要拆線)后會有所減輕。為了預防傷口處感染,每天應用4%的高錳酸鉀水坐浴。
產后陰道分泌物
產后陰道分泌物包括產道傷口分泌物、胎盤剝離出血、細胞組織碎片及脫落的細胞等物。產后分泌物的排出可持續3周左右。第一周量比較多,大多呈血色,但不應有血塊,如果有血塊,應及時通知醫生。第二周后,分泌物逐漸變成褐色漿液性,慢慢就變成黃白色,最后就像平時的陰道分泌物了。此段時間你應該使用衛生巾。
產后注意局部清洗,保持局部衛生,是防止產道感染的關鍵。產后子宮內膜和陰道壁有無數個小傷口,胎盤剝脫的地方有很大的創面,加上血性分泌物有利于細菌繁殖,如果不注意產后護理,很容易發生感染。
住院期間護士會幫助你處理分泌物,并進行局部消毒,你只需要向護士醫生提供情況即可。回家后,就需要你自己做好這些工作。出院時,醫生可能會給你開消毒的藥或中藥成分的衛生墊處方,市場上也能買到專門供產婦使用的衛生巾。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