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貼標簽容易帶來各種問題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第133號公告《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從今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從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
3月19日,記者走訪了麗家寶貝牡丹園店、常營華聯店、家樂福健翔橋店、華聯BHG超市、物美超市發現,大多數洋品牌嬰幼兒奶粉都已將標簽直接印刷在罐體或紙盒包裝上,只有少部分品牌仍采用加貼標簽的形式。
在麗家寶貝的牡丹園店和常營華聯店,記者看到,一整排貨架上全都擺放著奶粉,惠氏、美贊臣、雅培、多美滋、合生元、澳優、特福芬、可瑞康、美素、諾優能……基本都是洋品牌。記者仔細查看,發現惠氏、美贊臣、雅培、多美滋、合生元、澳優、美素等品牌的標簽均已印刷在奶粉罐體上,標簽信息包括原產地、配料表、營養成分、貯藏方法、進口商及生產地址等。和這些信息印刷在奶粉罐體上不同,生產日期與到期日期則被印刷在不易被關注到的罐底下。
記者還發現,雖然離進口奶粉新規執行僅剩十來天,但仍有部分洋品牌嬰幼兒奶粉的標簽是加貼在奶粉罐體上的。19日,記者在麗家寶貝看到,新西蘭可瑞康、荷蘭諾優能、德國喜寶以及德國特福芬奶粉,從1段到3段奶粉上的標簽均為加貼的。加貼的信息包括適合月齡、沖調方法、生產日期、保質期、原產國、生產商、進口商等重要信息。
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告訴記者,加貼標簽除了容易篡改保質期外,進口奶粉加貼標簽還容易帶來三個問題,“第一個是加貼的標簽容易蓋住原包裝上的信息,有的可能蓋住了消費者關心的重要信息,甚至有的企業故意通過貼標簽的方式蓋住一些不利于企業的信息;第二個是加貼的中文標簽未必確切地表達了原標簽的意思,或許存在翻譯的內容與原文不符的情況;第三,加貼的中文標簽與原標簽完全對不上,這就屬于欺騙消費者了”。
董金獅告訴記者,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進口嬰幼兒奶粉的新規,對上面種種情況進行了限制,對消費者來說,是利好消息。
進口奶粉標簽亂象叢生
“到底哪些才是進口奶粉?現在很多洋品牌都在國內建廠生產了,究竟該怎么來區分這些產品?”消費者馬女士為了給即將出生的寶寶挑選一款奶粉,幾乎將市場上所有的奶粉都研究了一遍。但她告訴記者,到現在,對于哪些才是真正在國外注冊品牌、國外生產、國外包裝的奶粉,她還是摸不著頭腦。
據了解,《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中明確規定,嬰幼兒配方乳粉是指嬰兒配方乳粉、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乳粉。但關于進口奶粉如何界定,該公告中并未給出解釋。
而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各洋品牌為了表明自己的“洋”身份可謂“各顯神通”,有的標“原裝進口”、有的標“原裝原罐進口”、有的標“100%進口奶源”……各品牌促銷人員也是紛紛標榜自家產品才是原裝進口,其他品牌則在國內分裝。判斷是否是進口奶粉也無標準可循,讓消費者一頭霧水。
3月19日,在麗家寶貝華聯店,記者看到惠氏啟賦1段和澳優能力多1段的包裝上都標的是“原裝進口”,啟賦包裝上寫著原產地為愛爾蘭,澳優標的原產國為法國;美素佳兒包裝上也在醒目位置標出“荷蘭原裝進口”;合生元包裝上則標示“法國原裝進口”;雅培喜康寶包裝上則標示著“原裝原罐進口”;雅培菁智3則標注“100%歐洲原罐進口”。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表示想買奶粉,合生元奶粉促銷員熱情介紹,“甭看包裝上標的這些什么原裝進口,關鍵看價格,一兩百元、兩百出頭的奶粉都是國內生產的。”這位促銷人員表示,只有售價在300元以上的“高大上”奶粉才可能是真正原裝進口的。記者發現,一款針對1—12個月嬰兒的合生元超級呵護嬰兒奶粉900克售價為460元。
而麗家寶貝另一名奶粉促銷員則對此說法表示不贊同,她告訴記者,要判斷是否是進口奶粉,不在于價格,關鍵看條形碼前幾位數字:“如果條形碼前兩位數字為69,那肯定就是國內生產或國內分裝的。”
而在各個購物網站,記者發現消費者要想判斷哪些是真正的進口奶粉同樣不容易。在樂友網上商城記者看到,奶粉根據品牌、價格和不同年齡段進行劃分,并未標明哪些是進口奶粉。在紅孩子和麗家寶貝網上商城,記者則發現,除了根據品牌、不同年齡階段進行區分外,奶粉還根據產地“進口”還是“國產”進行了劃分。不過,惠氏、美贊臣等眾所周知的洋品牌奶粉也被列入“國產奶粉”行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