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A到底有沒有危害?
BPA又稱雙酚A,是一種化工原料,在工業上用來合成聚碳酸酯和環氧樹脂等材料。聚碳酸酯(PC)是一種透明的硬塑料,常用于制造嬰兒奶瓶的瓶體。而環氧樹脂則常被用作金屬容器——比如嬰兒奶粉罐的襯里。這些塑料與食品直接接觸,其安全性自然會引起關注。
事實上,美國凱斯西部保留地大學醫學院的帕特里夏·亨特博士早在2003年就研究發現,在對實驗鼠進行的實驗中BPA可導致其染色體異常等病變,并就此向消費者發出警告。但這一結論在當時遭到了生產廠家的一致否認,科學界也有一些不同看法。
近年來,陸續又有研究發現BPA可能導致更多的健康威脅,包括諸如導致內分泌紊亂、可能誘發少女早熟、造成學習能力下降、肥胖、生殖健康風險等。甚至有動物實驗顯示,BPA與猴子大腦功能失常和情緒紊亂有關,還可能與乳腺、前列腺及生殖系統疾病有關,甚至會誘發某些癌癥。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周益奇博士介紹說:“BPA既具有雌激素特性,又可干擾雄性生殖活動的某些機制,是一種潛在的危害很大的化學物質。其弱雌激素特性和抗雄性激素效應均在實驗室動物實驗中得到證實。”
而北京市塑料制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朱女士則認為:“所有證明BPA有毒的都只是動物實驗,還沒有人體實驗證實這一結論。每年有數以萬噸計的PC制品被生產出來,那些生產工人天天接觸,也沒有BPA中毒的,我們做塑料制品檢測的,也天天在接觸這些材料,都沒有中毒,老百姓日常使用中很難會因此中毒。”
塑料奶瓶仍穩占市場
有專家指出,識別是否是含有BPA的塑料制品,可以看瓶身或者塑料制品的底部是否有一個三角形的環保回收標志,如果三角形中的數字是7的話,就一定含有BPA。但記者在易初蓮花超市發現,這里無論是奶瓶、水杯,還是喂藥器,絕大多數都是塑料瓶,并且這些塑料奶瓶和水杯的瓶身上都沒有任何標識,只是紙質標簽上都注明材料為PC(聚碳酸酯),可以煮沸消毒。
周益奇表示:“BPA是生產環氧樹脂、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原料,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含有這一物質的常用塑料用品有塑料水杯、塑料盆等。BPA在水里有一定的溶解度,用塑料制品裝水時有一定的溶出,尤其是酸性水,比如醋。在不清楚塑料容器是否含有BPA時,盡量不要用其裝食品,也不要裝醋,尤其不要用其盛裝嬰兒食品,不要作為加熱器具。”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