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了配方奶粉而上火的問題是很多父母很頭疼很糾結的問題,如何才能讓寶寶吃了奶粉不上火,媽媽們總是在變換奶粉的選擇,其實寶寶上火并是某個奶粉造成的,主要是媽媽們在沖調奶粉的時候不注意方法致使奶粉的奶質發生了些許的變化。
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沖調奶粉的方法才有可能避免寶寶上火的問題。
選用水不當
或許有些媽媽會認為礦泉水富含礦物質,其實,并不是吸收的礦物質越多,對寶寶就越好。對于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健全的寶寶來說,長期喝用礦泉水沖的奶粉會引發寶寶的消化不良和便秘。
水溫度不當
沖調奶粉的水溫保持在40攝氏度左右最佳,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太適合。水溫過高的水沖泡奶粉會損壞營養物質(維生素),導致蛋白質變性失活,造成無法吸收。當然,有的品牌奶粉沖調的水溫需求是不同,可以根據奶粉罐說明來沖調。
溫開水可以是開水冷卻后,也可以是開會和涼開水混合而來,可以借助恒溫掉奶器來保持水溫,等到要泡奶粉時不用等待,也能快速方便的沖調奶粉。
沖調次序不當
沖調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正常次序是,將配方奶粉加入到溫水中。很多新手爸媽往往會反其道而行之,把奶粉先倒入奶瓶然后再用溫水沖泡,這會導致奶粉潤濕不均勻,出現結塊而溶解不充分。沖泡出來的奶液難被寶寶消化,導致積食上火。
沖調比例不當
每罐奶粉都有標注建議的沖調比例,但個別媽媽對添加奶粉的分量很隨意,沖調用水量也或多或少,不講究調配濃度。若沖調奶液過濃,會增加嬰兒的腸道負擔和腎臟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引起便秘、上火;若沖調奶液過稀,嬰兒容易出現營養缺乏,導致個頭小、消瘦等情況。
寶寶上火還有這些原因
內因
中醫認為寶寶是“純陽之體”,體質偏熱,容易出現陽盛火旺即“上火”現象。而且寶寶腸胃處于發育階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過剩營養物質難以消化,造成食積化熱而“上火”。吸收消化及自身調節能力較弱,由于食物搭配不科學,引起“上火”。
外因
過多的肉類,過濃的牛奶、過甜的飲料、零食都相當于給身體進補,這部分高蛋白質食品的攝入就是火的來源。另外,薯片、餅干等油煎炸零食的攝入也是上火因素之一。天氣炎熱潮濕,水質偏熱,易引起上火。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