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窩濕潤腫脹,滲出有臭味,可為膿性或混有血性。因分泌物刺激周圍皮膚可引起濕疹樣改變,甚至發生糜爛,成人或年長兒自述有癢感,經常用手搔抓臍部。查體可見臍窩內有肉芽組織增生,色澤暗紅,凸起表面,無黏膜被覆,觸之出血。多數病程較長,遷延不愈。
1、診斷依據:
臍炎的診斷并不困難。可根據臍部紅腫、有分泌物,有時可見肉芽腫,長期有分泌物即可確診。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可支持診斷。如懷疑臍炎引起敗血癥時可輔以血培養檢查。
2、鑒別診斷:
(1)臍竇:由于卵黃管臍端未閉而引起。仔細檢查臍部,用探針或造影劑可發現竇道。有時局部可見到球狀息肉塊組織切片為腸黏膜上皮而非肉芽組織,稱為臍茸或臍息肉,應手術切除。
(2)臍腸瘺(卵黃管未閉):臍孔處可見一圓形突起的鮮紅色黏膜,正中有一瘺口,有惡臭分泌物或有液狀糞便排出,口服炭末或于臍孔注入造影劑經X線檢查可確診。需手術治療。
(3)臍尿管瘺(臍尿管未閉):臍部經常有清亮液體流出,局部注入造影劑可進入膀胱或膀胱逆行造影可達皮膚,注入亞甲藍可見臍部排出藍色尿液。需手術治療。
(4)臍帶炎:為臍帶血管的炎癥,表現為與絨毛膜羊膜炎相伴隨的臍帶急性滲出或亞急性壞死,常常由革蘭陰性菌感染所致,如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假單胞菌等,革蘭陽性菌有鏈球菌和葡萄球菌,念珠菌也偶見。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