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3日,22:58:39,臘月(大)廿二,星期三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立春正是陽氣初生之時,萬物復蘇,萬物隨陽氣上升而萌芽生長。時至立春,在我國,北回歸線及其附近一帶,已風和日暖、萬物開始生長,氣溫、日照、降雨等,這時常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上升或增多,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立春節氣,東亞南支西風急流已開始減弱,但北支西風急流強度和位置基本沒有變化,蒙古冷高壓和阿留申低壓仍然比較強大,但在強冷空氣影響的間隙期,偏南風頻數增加,并伴有明顯的氣溫回升過程。
不是。
中國歲時習俗。北方叫接神。我國福建、臺灣等地最為流行。日在夏歷正月初一,但時刻每年不同。中國民間依據皇歷,破當年干支而定,大致都在天亮之前。春風吹醒萬物,生機盎然,人體與自然相應,全身代謝日趨旺盛,機能日趨活躍。為此,春季養生保健也要適應這一特點。中醫理論素有“春季風氣當令,春氣通于肝”的講法,它指導我們在春季應順應氣候,調節衣食住行。
立春日:古稱“立春”春氣始而建立,黃河中下游地區土壤逐漸解凍。《歲時風土記》:“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于家人之頭,或綴于花枝之下。”每年的農歷十二月或者是農歷正月,為立春日,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立春是富有潮汕地方特色的傳統節日之一,潮汕地區人們在立春當天,都會舉行“打春牛”,“抬春色”,“吃春餅、春卷”等傳統民俗活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