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腎臟疾病:
繼發(fā)性高血壓中80%可能與腎臟疾病有關,是兒童高血壓的最常見病變,或稱腎性高血壓,包括:腎實質性病變(急性和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先天性腎疾病(多囊腎、腎發(fā)育不全);腎腫瘤:繼發(fā)性腎臟病變(結締組織病、糖尿病);腎血管病(腎動脈和靜脈狹窄、阻塞);腎周圍病變(炎癥、膿腫、腫瘤、創(chuàng)傷、出血);溶血性尿毒癥等。
2、心血管病變:
如主動脈縮窄(上肢血壓增高)、多發(fā)性大動脈炎。
3、內分泌疾病:
腎上腺皮質疾病,包括:皮質醇增多癥(庫欣綜合征)、原發(fā)性醛固醇增多癥、嗜鉻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分泌兒茶酚胺類物質,是2歲以下嬰幼兒高血壓的常見病因)、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高血鈣)。
4、顱腦病變:
顱內腫瘤、出血、水腫、腦炎等可致顱壓增高伴有高血壓,或影響自主神經的穩(wěn)定性使交感神經興奮。
5、中毒及藥物:
鉛、汞中毒、維生素D中毒、腎上腺皮質激素、可卡因、興奮劑等。
1、遺傳:
據國內外有關資料統(tǒng)計,高血壓的遺傳度在60%~80%,隨年齡增長,遺傳效應更明顯。檢測雙親均患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正常血壓子女的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濃度,明顯高于無高血壓家族史的相應對照組,表明原發(fā)性高血壓可能存在有遺傳性交感功能亢進。
2、性格:
具有A型性格(A型性格行為的主要表現是具有極端競爭性、時間緊迫性感、易被激怒或易對他人懷有進攻傾向)行為類型的青少年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率高于其他類型者。
3、飲食:
鈉離子有一定的升壓作用,而食魚多者較少患高血壓病。因此,對高危人群應限制高鈉鹽飲食,鼓勵多食魚。膳食中食鹽量過多可導致高血壓,而攝鹽量每天低于3g則很少發(fā)生高血壓。
4、肥胖:
肥胖者由于脂肪組織的堆積,使毛細血管床增加,引起循環(huán)血量和心輸出量增加,心臟負擔加重,日久易引起高血壓和心臟肥大。另外高血壓的肥胖兒童,通過減少體重可使血壓下降,亦證明肥胖對血壓升高有明顯影響。兒童血壓與體重,身高及體重指數呈顯著正相關,其中體重最明顯。
5、運動:
對少兒運動員的研究表明,體育鍛煉使心輸出量增加、心率減慢、消耗多余的熱量,從而有效地控制肥胖、高血脂、心血管適應能力低下等與心腦血管疾病有關的危險因素的形成與發(fā)展,為成人期心腦血管疾病的早期預防提供良好的基礎。
6、其他:
種族間患病率有差異,美國黑人多于白種人。此外,長期精神緊張、交感神經興奮性過高、睡眠不足、吸煙等,由于機體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也可使血壓升高。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