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喂養(yǎng),或是媽媽上班背奶,都少不了瓶喂寶寶,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哪些瓶喂寶寶的方式是錯誤的。錯誤的瓶喂會導致寶寶出現(xiàn)脹氣、奶粉攝入量過多等問題,也非常容易使寶寶產生乳頭錯覺,不愿意吮吸媽媽的乳房,進而造成媽媽的母乳量降低。避免瓶喂時的錯誤,可以使寶寶得到更為充足的母乳,也可以避免脹氣帶來的困擾。 瓶喂寶寶會有哪些錯誤? 1奶嘴出奶孔過大 奶嘴出奶孔的大小需要和寶寶的吞咽能力相匹配,出奶孔過大會使奶流速過快,如果是混合喂養(yǎng),容易使寶寶攝入的奶粉量過大,同時也很容易造成嗆奶。 2喂奶時奶瓶瓶底向上 當奶瓶的瓶底向上時,奶會因重力作用快速流入寶寶口中,增加寶寶嗆奶及脹氣的風險。 3瓶喂時不間斷 一口氣讓寶寶喝完奶瓶里的奶常常會讓大人有一種滿足感,讓人不禁感受到一飲而盡的暢快,殊不知這樣的喂奶方式很容易讓寶
相信寶媽們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一定會使用爽身粉這種東西,很多寶寶會長濕疹或者痱子,那么爽身粉就會派上用場,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寶寶代謝速度很快,尤其是汗腺、皮脂腺的分泌和排泄都很旺盛,皮膚上的脂酸、尿毒以及無機鹽等代謝產物容易迅速積累,使得皮膚沾染更多的塵垢和細菌。 給寶寶撲灑爽身粉可使其皮膚干燥光滑,十分舒適,一般寶寶紅屁屁、出汗、洗澡后撲粉是大多數(shù)家庭的習慣,但如果使用不當也許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到底寶寶該不該用爽身粉呢? 寶寶可以適當使用爽身粉,但如果長期使用不當會損害寶寶的健康 1.爽身粉的主要成分是滑石粉,而滑石粉中含有不可分離的鉛,鉛進入寶寶體內不能很快被排泄 2.爽身粉的成分中還含有氧化鎂和硫酸鎂,這些物質容易侵入呼吸道,因寶寶的呼吸道發(fā)育尚不完善,即使吸入的量很少,但也不能靠自身功能排除;而如果吸
孩子用不用得著刷牙?如果你還在糾結這個問題,那就要認真看這篇文章了。下面是我們查閱了很多資料,并逐步總結了給孩子刷牙的標準流程,跟大家分享一下。 給孩子刷牙之前的準備工作 1,牙刷,軟毛小頭。大小的標準是,刷頭長度覆蓋2.5個牙齒的寬度。 2,刷牙的力度標準:100g左右的力。啥是100克的力?買個小電子秤,淘寶上100塊左右,給孩子做面包蛋糕時也用得著。用牙刷往下壓,顯示100g即可。記住這個力度感覺,給孩子刷牙的時候不要大于這個力度。 3,時間,5分鐘左右。正常給孩子刷牙3分鐘就夠了,但初期中途可能遇到問題,5分鐘充裕些。時間可以放兩首兒歌為準。 4,牙膏。小于2歲,在牙刷的中1/3涂一點牙膏就好了。2-6歲,豌豆粒大小,擠牙膏的時候,長度約等于牙刷頭長度1/3。7歲以上,牙膏的長度也無需超過7mm.有點
寶寶調皮貪玩,自我安全意味又較多,所以很容易發(fā)生一些意外狀況,比如寶寶眼鼻耳進了異物,出現(xiàn)這種情況,媽媽們應該怎么辦呢?在此,親親寶貝小編就查找了相關解決方案,分享如下,以供媽媽們參考。 當眼鼻耳遭遇異物入侵時 小寶寶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強,他們每天爬到東走到西,這里碰碰那里摸摸,見到東西都喜歡往嘴里、眼睛里、耳朵里塞。如果你一不留神疏忽了照看,很容易導致“意外傷害”。當寶寶眼、鼻、耳遭遇異物入侵時,你一定要保持鎮(zhèn)定。比起盲目地趕往醫(yī)院,下面這些急救處理方法,可以在第一時間幫到你。 異物進入眼睛怎么辦 1.制止寶寶揉眼睛 眼睛里進了東西,寶寶自然會覺得不舒服,本能的反應就是用手去揉,這樣做傷害反而更大。如果寶寶要揉眼睛,媽媽首先要制止他。 2.準備好涼開水給寶寶沖洗眼睛 馬上準備一碗干凈的涼開水(經煮沸后又放涼了的水)或者
很多寶媽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寶寶有攢肚的現(xiàn)象,但是有些時候又非常像便秘,你知道寶寶便秘和攢肚的區(qū)別嗎? 昨天一位寶媽好著急的問寶媽:我家寶寶已經4天沒有便便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我想這樣的情況很多寶媽 也遇到過,寶寶好幾天沒有便便,是便秘了嗎? 有經驗的媽咪也許會說:這也可能是寶寶攢肚了,不用擔心。 可是如何區(qū)分便秘和攢肚呢? 嬰兒便秘一般是指寶寶大便次數(shù)比平日減少,甚至2~3天或更長時間未解大便的現(xiàn)象。 但在判斷寶寶是否便秘時,糞便的性狀比排便次數(shù)更為重要。有時寶寶大便次數(shù)不減,但糞便干硬,呈顆粒狀,不易排出,有的寶寶在排便時出現(xiàn)哭鬧痛苦的情況,這屬于便秘。 寶寶攢肚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是寶寶腸道發(fā)育的一種表現(xiàn),常發(fā)生于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 當孩子滿月前后至兩個月的一段時間內,由于
生活中,寶媽都知道要在寶寶吃奶之后,給寶寶拍嗝。 可是,卻很少有寶媽知道為什么要給寶寶拍嗝,而且有些寶媽拍嗝的方式也不對。 那么,寶媽們,尤其是新手媽媽們,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有關給寶寶拍嗝的知識。 隔壁新手媽媽給孩子拍嗝,用錯方式,寶寶險遭殃 鄰居媽媽生完孩子之后,直接回家坐了月子,因為是新手媽媽,很多育兒知識不是很懂,就經常來找我咨詢。 一來一往的關系,也就變得熟稔了,有時候,自己也會去隔壁串門,看看她和寶寶,陪她說說話,以緩解坐月子的煩悶。 可是,那一天,當我去的時候,卻看到她在用對于剛出生的嬰兒來說,有些負擔的力氣,給孩子拍嗝。 看到這一幕,我嚇了一跳,趕緊讓她停下,并詢問她,是不是一直都是用這樣的力氣給寶寶拍嗝。 她說,這樣拍,寶寶的嗝出來的更快。聽到她的回答,我有些哭笑不得。
最近有寶媽問育姐這樣一個問題:自己喜歡給寶寶使用紙尿褲,可婆婆偏愛用傳統(tǒng)的純棉布做尿布。婆媳兩個為此發(fā)生過很多次爭論.... 傳統(tǒng)尿布和紙尿褲到底該如何抉擇?紙尿褲真的好嗎?想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紙尿褲的利與弊。 紙尿褲的產生大大降低了家長帶寶寶時換洗尿布的勞累,外出時也減少了寶寶因大小便帶來的麻煩和尷尬,但同時家長也有一些顧慮: 用紙尿褲是不是容易得尿布疹?紙尿褲生產不過關,會不會造成寶寶臀部過敏?用尿不濕會不會引起羅圈腿或者影響睪丸發(fā)育等。 事實上,紙尿褲比起傳統(tǒng)尿布,更不容易引起尿布疹,反而是濕乎乎的尿布緊貼皮膚,對皮膚的刺激更大(需要注意的是,再好的尿不濕如果不能及時更換,也會讓寶寶患上尿布疹)。 傳統(tǒng)尿布在清洗消毒時常會用到刺激性清潔劑,如果天氣潮濕,無法得到充分的晾干和有效消毒的話,也容
睡著的baby一被放下就大哭驚醒,其實是很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缺乏安全感——放手猶如“高空下墜” 嬰兒一離開父母的懷抱就會驚醒,媽媽們第一時間都會說“哎喲,這孩子真是太嬌了”。這的確跟嬰兒的依戀及安全感有關,不過,這不能完全怪baby。你想想,寶寶在出生前就被溫暖的羊水包圍了10個月,在狹窄的子宮里呆著、擠著,特別有安全感,這種感覺或許就是人類安全感的始源。以至于當寶寶來到一個特別空曠的地方,沒有任何東西擠壓著的時候,小心肝就會特沒有安全感。這也是新生兒一出生就需要用毛巾包裹著,以免受到驚嚇的緣故。 所以,當小嬰兒好不容易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睡著,被你悄悄松開懷抱放下床(盡管你的動作已經很輕柔),感覺就會像從高處跌落,抓不到任何物體,也看不見任何東西,心慌、害怕的感覺對于幾個月的寶寶來說,猶如巨大而無盡的深淵啊!
你家寶寶會爬了嗎?有些寶寶卻還沒學會,這讓寶媽們很著急,那么你知道如何訓練寶寶嗎?寶寶什么時候開始爬行? 有不少媽媽咨詢關于寶寶爬行的問題: “我家寶寶爬行姿勢怪異,正常嗎?” “寶寶的爬行能力應該怎么訓練?” “我家寶寶不會爬行,直接學走路了,會影響發(fā)育嗎?”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寶寶爬行的那些事兒。 寶寶什么時候開始爬行? 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如下: 輔助坐立:4-9個月 輔助站立:5-11個月 手膝式爬行:5-13個月 輔助行走:6-14個月 獨立站立:7-17個月 獨立行走:8-18個月 這是嬰兒6項大運動的發(fā)育時間,參考起見,寶寶從5-13個月開始會爬行。 關于寶寶爬行......
為什么每次寶寶在懷里,都能睡得香噴噴的,一放床上就醒呢?這不是在逗老娘嗎?難道寶寶是怕床,還是其實在裝睡,這是所有寶寶都有的共通點嗎? 相信很多寶媽都有同感,寶寶當真就這么敏感?懷抱和床能認得這么清楚嗎?其實寶寶一放下就醒,還是有一定原因的~ 主觀因素:寶寶的本能需求 新生兒初到人間,肌膚渴望爸爸媽媽的愛撫。躺在父母的懷中會讓寶寶感到溫暖、安定,這是寶寶的正常心理需求,爸爸媽媽應盡量滿足。這也是培養(yǎng)親子關系的好方式。但是,父母如果總是“愛不釋手”,只要寶寶一哭,就抱在懷里哄,尤其在晚上,常常抱到孩子睡熟后才把他放在床上。時間長了,寶寶就有了過分依賴的心理,最后變成了只有抱著才肯睡覺的壞習慣。 客觀因素:錯誤做法導致壞習慣 很多時候,寶寶的壞習慣都是大人幫他養(yǎng)成的,要改正寶寶的壞習慣,家長們首先要避免以下錯
原標題:影響寶寶腦發(fā)育的4個因素,孕媽們可要注意了 注意4個因素,保證寶寶的正常腦發(fā)育哦~ “醫(yī)生,孕期吃啥能讓寶寶變聰明呢?” “吃葉酸能讓寶寶變聰明嗎?吃DHA呢?” 每個孕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好看。但是,哪些因素會影響寶寶的腦發(fā)育呢? 8月16日,在第四屆東方婦產科學論壇母胎醫(yī)學分論壇上,來自江蘇省人民醫(yī)院的孫麗洲教授就帶來了《孕期影響胎兒腦發(fā)育的風險因素》的演講。 詳細地闡述了哪些因素會影響胎兒的智商,甚至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 胎兒腦發(fā)育的時期,你知道嗎? 從受精卵發(fā)育成胎兒,經歷了細胞增殖、分化。從B超上,也能觀察到寶寶的變化。但是,你知道寶寶的腦發(fā)育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嗎? 其實,在胚胎第4周末時,寶寶的腦泡就形成了; 胚胎第5~6周,前腦泡形成左右兩個
很多的媽媽都知道咳嗽本身不是疾病,它只是一種癥狀。但是寶寶反反復復咳嗽不止,實在是讓媽媽心疼。那怎么辦呢? 了解下呼吸道,咳嗽也有正面的意義氣道也稱為呼吸道,分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氣管、支氣管、支氣管的分支以及肺泡。 呼吸道不僅能保證氣體的順暢通過,還能對吸入的空氣進行加溫、濕潤、過濾、清潔。 經過鼻毛和鼻甲過濾阻隔了較大顆粒的空氣,在氣管和支氣管及其分支進行進一步的過濾和清潔。這種清潔功能是通過氣道黏膜上皮的纖毛和黏液進行的,吸附了細微顆粒物質和病原微生物的粘液在纖毛的擺動下,到達咽喉部,然后可以通過咳嗽排出體外。 因此咳嗽是機體清除異物,保持氣道通暢的重要防御性反射。對人體是有利的。不能有效咳嗽反而會引起痰堵,反復肺炎,肺不張等問題。 偶爾咳嗽是正常的,咳嗽也可以是疾病的一個癥狀。 咳嗽不是疾
最近在培養(yǎng)弟弟的刷牙習慣,有點艱難,不過正在克服。 艱難的點在于,他不喜歡牙刷在嘴巴里刺刺的感覺,加上有家里老人罩著,一句“好啦,不想刷就算了”總能給他壯膽。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就是這樣。我們要立規(guī)矩,培養(yǎng)好習慣,老人卻心疼孩子,總護著。 想起帶姐姐那會,自己全職,所有事都是自己來,雖然辛苦點,但像刷牙這樣的習慣,很很自然就養(yǎng)成了。如今到了弟弟身上,只能說,恩,堅持原則,勝利就在前方。 所以,為了讓弟弟慢慢習慣牙刷頭,老母親也是想了不少招。 給他買最愛的托馬斯火車牙刷頭,跟姐姐一塊比賽刷牙,看刷牙繪本,然而,效果有,但是比較微妙。 有時候晚上追著刷牙來火了,就忍不住想感嘆,同樣是從我肚子里出來的孩子,怎么差距這么大,難道是男孩女孩的區(qū)別? 01 事情出現(xiàn)轉機,是因為奶奶最近牙疼,發(fā)燒吃不了
喂夜奶時什么習慣會影響寶寶發(fā)育?給寶寶喂夜奶時要注意幾點?在半夜,媽媽處于迷迷糊糊的狀態(tài),特別容易出現(xiàn)差錯,尤其是以下幾點,媽媽們可得小心著點。 一、溢乳 在母乳喂養(yǎng)寶寶的那個階段,媽媽都希望自己分泌的乳汁能夠越多越好,這樣才不用擔心寶寶沒奶喝,可是乳汁分泌太多有可能會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會溢乳,寶寶在吮吸一側的乳汁,另一側也有乳汁分泌出來。溢乳雖不是什么大問題,如果分泌的不是很多就用毛巾擦干即可,只是在晚上的時候,媽媽被吵醒,為了趕緊忙完睡覺就會犯懶,在面對溢乳情況發(fā)生的時候,如果情況不是太嚴重就不去理睬,也懶得去擦拭,喂完寶寶直接倒頭就睡,乳汁停留在乳頭表面潮濕的環(huán)境下很容易滋生出細菌,寶寶再次喝奶的時候就會將細菌一并吃到肚子里,影響寶寶的健康。 當溢乳情況出現(xiàn)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引起重視,在晚上也不能犯懶,而且如果溢乳特別多媽媽身上也會變得粘粘
原標題:寶寶牙齒發(fā)育期間如何正確護理? 寶寶長牙的時候會因為萌芽帶來一些不適感,出現(xiàn)以下情況都是正常的,及時護理得當即可。 口水泛濫:寶寶萌牙的時候,會發(fā)生口水泛濫的現(xiàn)象,唾液變多。 喜歡啃、嚼或咬東西:寶寶長牙的時候,牙齦和牙齒可能會有一定的不適感,寶寶就喜歡啃、嚼或咬一些東西來緩解這種不適。 暴躁:長牙期的不適感會使寶寶變得脾氣暴躁和愛哭鬧。 寶寶處于長牙期的時候,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較硬的食物或者磨牙棒用來緩解寶寶萌牙時的不適感。特別是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給寶寶適當吃硬一點的食物不僅能夠起到鍛煉寶寶咀嚼功能,還能夠起到刺激牙齦的作用。 除此之外,寶寶每次喝完奶之后最好都要給寶寶進行口腔清潔,可以用紗布清洗或用清水給寶寶漱口。這樣能夠防止殘留的食物殘渣在寶寶的嘴里發(fā)酵腐蝕寶寶的牙齒,有利于寶寶
寶寶肌膚特性—嬌嫩易受刺激 寶寶皮膚需要3年時間才能發(fā)育至與成人皮膚相同,在此之前,無論在功能上或結構上都與成人有很大差別,由于寶寶皮膚尚未發(fā)育成熟,所以顯得特別嬌氣敏感,易受刺激及感染,在護理寶寶的時候,應選用經過特別配方的嬰兒產品,既能全面保護寶寶皮膚,又不含刺激成份。 寶寶肌膚護理要點 寶寶皮膚的角質層尚未發(fā)育成熟,真皮層較薄,纖維組織稀少,皮膚因此缺乏彈性,易被外物滲透,并容易因摩擦受損。 建議: 需選用棉質及柔軟的衣物和尿布,沐浴后為寶寶選擇經高溫消毒處理過的、粉質細膩、不含雜質的嬰兒爽身粉涂于全身,特別是皺褶處,能有效吸收剩余濕氣,預防痱子及尿疹,令肌膚干爽舒適,同時減少肌膚摩擦,避免寶寶的嬌嫩肌膚受損。 寶寶皮膚發(fā)育不完全,控制酸堿能力差,他只是靠皮膚表面的一層酸性保護膜來保護皮膚。 防止細菌感染,所以保護好
結果寶寶爬到桌子上拿奶粉罐,舔勺子吃奶粉;看到寶媽做可愛的動物飯團,大受孩子歡迎,我也費心做了一份,寶寶一把就把小動物的眼珠子抓掉,飯團顯形,頓受嫌棄。寶寶不愛吃飯,但是喜歡吃蝦,雙手抓蝦,吃得手舞足蹈,興奮起來還伸手抓米飯。爺爺奶奶外婆寵他,認為寶寶愿意吃,就算用手抓,已經不錯了。我當場大叫:你用手抓什么吃什么,人家怎么吃得下去呢!你這樣子吃飯,我以后怎么帶著去走親戚! 米飯寶寶不喜歡吃,吃飯的時候尤其不喜歡用勺子,怎么辦呢? 小小年紀的寶寶也有榮譽感 后來我發(fā)現(xiàn),當我焦慮大叫的話,寶寶其實都聽懂了。 有一次,我?guī)殞毴ヅ笥鸭彝妫R時起意去酒店吃飯。寶寶看到就餐環(huán)境很好奇,再在魚缸處玩了會兒,已經相當開心了。大家圍坐一起,他抓起勺子,對著小碗,埋頭做出吃飯的樣子,惹得朋友哈哈大笑。結果這次寶寶不僅吃了很多米飯,還大叫,“還要。”大家紛紛夸贊他,
知識三分鐘,做您身邊最可靠的健康分享人! 1、采用合適的喂奶姿勢 比較正確的姿勢——抱起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tài),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因躺著喂奶而造成吐奶的幾率了。 2、喂奶完畢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 要特別留意的是,喂完奶后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后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 3、吃奶后不宜馬上讓寶寶仰臥,而是應當側臥一會兒,然后再改為仰臥。 寶寶吃完奶后,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個“放”也是要有技巧的。喂奶后最好能讓寶寶多立一會兒,放下時的最佳姿勢是右側臥位,枕頭略抬高點,這些小措施都能有效地減少吐奶。 4、喂奶量不宜過多,間隔不宜過密。 好啦,這就是今天和您分享的內容,
每個孩子的生長發(fā)育的情況都不一樣,就比如寶寶出牙時間,有些寶寶出牙晚,有些寶寶出牙時間早,那么你知道寶寶出牙時間晚的原因有哪些嗎?我們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寶寶清理牙齒?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出牙的時間和速度是反映寶寶生長發(fā)狀況的標志之一。雖然由于氣候、生活水平、體質等方面的差異,嬰兒出牙的時間略有不同,但如果超過1周歲仍未有牙萌出的,則應請醫(yī)生診治,以排除疾病情況。 大多數(shù)健康的寶寶出生后6至8個月就該長牙了,也有早在4個月,遲至10個月才出牙的。最先長出的乳牙是下頜正中的兩個中切牙,接著才是上頜的中切牙,然后則是下頜與上頜的側切牙(每一側的第2個),第一乳磨牙(每一側的第4個),乳尖牙(每一側的第3個)和第二乳磨牙(最后一個)。到兩歲半左右,所有乳牙便可長齊了,共20個。 可以這樣來估計出乳牙的數(shù)目: 月齡減去4-6,如8
孩子怕黑怎么辦? 孩子怕黑不自己睡覺該如何引導? 育兒路上,孩子怕黑是很多家長要面對的棘手課題。之所以說棘手,是因為,到了分房睡的年齡,孩子因為怕黑卻遲遲不能獨立關燈睡覺,總擔心影響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這些家長往往不知道孩子為什么怕黑,才難以正確引導。 其實,孩子怕黑與智慧發(fā)展有關,是階段性的現(xiàn)象,因勢利導才能幫孩子緩解,與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并不相悖,倒是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和管理情緒的好時機。 一、客觀認識孩子怕黑,與想象力發(fā)展有關 怕黑的孩子究竟在怕些什么呢? 有的孩子說:"怕鬼"。 有的孩子說:"怕怪獸",而且還能描述出怪獸大大的牙齒。 有的孩子可能說不出一二。 在我們成人的世界里,鬼和怪獸都是影視劇、游戲中的想象,與現(xiàn)實無關。可孩子沒有分清現(xiàn)實和想象的能力,他們的認知是在發(fā)展,卻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