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媽發現自己的寶寶頭發上有的缺了一圈的樣子,那么這個對于寶寶來說有什么影響嗎?寶寶頭發有一圈特別少必須要補鈣嗎?你是怎么做的? 一些家長在看到孩子后腦勺出現一圈沒有頭發的現象,即醫學上所稱的枕禿時,就會問:“我家孩子這是不是佝僂病?是不是缺鈣了呀?要不要給他補點鈣?”曾幾時,枕禿成了家長判斷孩子是否缺鈣的一個體征。那么,有枕禿,真的就要補鈣了嗎? 其實,佝僂病常見是因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異常,導致生長期的骨組織鈣化不全,產生與骨骼病變為特征的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營養性疾病,常見于三歲以下的嬰幼兒,枕禿是佝僂病的一個非特異性癥狀。在佝僂病初期,患兒可有激惹、睡眠不安、煩躁、夜驚、多汗等表現,因煩躁和汗水刺激,寶寶在睡覺時便來回搖頭摩擦枕部,于是與枕頭接觸的后腦勺便出現了一圈禿發,醫學上稱之為枕禿。 當懷疑寶寶
寶寶的牙齒健康同樣是父母需要關注的,為什么要重視寶寶乳牙健康?家長要避免哪些乳牙認識誤區?如何呵護寶寶乳牙健康呢?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么要重視寶寶乳牙健康? 寶寶常吃糖果、蛋糕等食物,很容易誘發口腔問題,其中齲齒是兒童中最常見的口腔疾病。家長要注重孩子的牙齒保健,更進一步提高寶寶口腔清潔的質量。 1齲齒是兒童中最常見的口腔疾病 齲齒又稱蟲牙,是兒童中最常見的口腔疾病,齲齒會破壞嬰幼兒的牙齒。我國兒童乳牙齲病率達到66%,廣州大概是57.5%。另外城鄉差異明顯,城市兒童乳牙齲病大概是62.0%,農村則達到70.2%。但是,患兒齲病的就診率并不高,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生活質量和身心發育。值得提醒的是,兒童六歲長第一顆恒磨牙,很容易患齲病,許多家長并沒有注意到。 2寶寶吃甜食 誘發口腔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的
陶老師設計的這套疫苗接種方案,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特別適合中國寶寶,非常務實的疫苗接種方案 第二,既包括免費的一類疫苗,也包括自費的二類疫苗,綜合考慮的方案 第三,從疫苗接種的風險/效益來說,非常具有性價比的方案 (注:本文版權歸陶黎納老師和口袋育兒公眾號(微信:koudaiyuer)共同所有。除陶黎納老師自媒體發布之外,本文嚴禁任何媒體、微博、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組織或個人,以任何方式發布或轉載) 0-9歲中國兒童最佳疫苗接種方案列表(2016新版) 年齡 推薦接種的疫苗種類 出生24小時內
當小朋友們被發現有蛀牙的時候,大人們通常會說:“瞧,就是吃糖吃多了吧?!” 有的家長覺得很冤枉:“我們很少給寶寶吃糖啊,為什么還有蛀牙?”有的家長十分無奈:“寶寶就是愛吃糖,擋也擋不住。” 那么,吃糖和蛀牙到底是什么關系? 蛀牙是吃糖引起的嗎? 不吃糖的孩子為什么也會蛀牙?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吃糖? 今天,梧桐就從牙醫的角度來聊聊這些問題吧! 蛀牙的因素 首先,蛀牙(齲齒)的因素,包括: ① 食物 ② 細菌(口腔內致齲菌的組成和比例) ③ 牙齒(組成和結構) ④ 時間(食物存留在牙齒表面的時間) 正如以前我們聊過的,牙齒表面上的細菌會分解食物產生酸,長時間作用下腐蝕牙齒形成蛀洞。 食物因素并不是單指糖,除糖
夏天到了,很多寶寶會不自覺地光著小腳丫。這是一個對寶寶身體非常不好的習慣。對寶寶的危害有哪些呢? 寶寶光腳容易形成腳傷 隨著寶寶月齡增大,活動范圍等也多了很多,當他高興的時候,就會手舞足蹈,當他不高興的時候,還會蹬腳哭鬧,不停的活動會給寶寶增加皮膚和腳趾損傷的機會。有的寶寶甚至因為光腳丫都把足跟的皮膚磨破了。 小寶寶的皮膚細致幼嫩,從小沒有養成穿襪子的習慣,光著腳丫到處亂跑容易使皮膚粗糙磨損,所以還是給寶寶準備一雙襪子吧。 寶寶光腳穿鞋腳部易受損 如今市面上的小兒皮涼鞋或人造革涼鞋花樣百出,幾乎都是成人涼鞋的“縮小版”,很受媽媽歡迎。但有的兒童涼鞋因為材質和制作工藝過程中,會受到有害化學物質污染,直接接觸到寶寶細嫩的皮膚,就會磨損寶寶的雙腳,粗糙的皮膚還有可以形成腳墊,好好的一對小腿就不美觀了。 寶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很多媽媽都擔憂一個問題:晚上孩子老是踢被子,怎么辦?孩子老是踢被子,每晚都要醒來幾次給TA蓋被子,真的是叫人崩潰啊!那么我們今天就來治一治,孩子老是踢被子這個“老毛病”吧。 想要解決掉踢被子的難題,我們要先來了解以下原因。 原因一:生病了 小月齡的寶寶半夜總是睡不好,很有可能是腸絞痛造成的。大家可以在公眾號回復“腸絞痛”查看這么處理。 6個月以后的寶寶睡覺經常踢被子,可能是蟯蟲病(經常撓屁屁)、佝僂病(有驚跳反應),這些病會影響到孩子睡眠的質量。 孩子要是生病導致睡不好,踢被子,建議爸爸媽媽盡快帶孩子去就診。 原因二:環境不適 天冷了,有些爸爸媽媽擔心孩子會著涼,特地給他們蓋上厚厚的被子,穿著厚厚的睡衣睡覺。 孩子新陳代謝快,身體就像個小火爐,穿太多,蓋太多被子睡覺,都會讓他
生下寶寶后,寶爸寶媽們會關注著寶寶的每一個變化。像什么寶寶長高、長牙等等。那么寶寶長牙時會出現長牙晚的情況。這是怎么回事?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出現長牙晚的原因是很多種,和遺傳、外傷、感染、環境因素等等都是有直接關系的。 當寶寶出現長牙晚時,需要怎樣改善? 如果是由遺傳造成的,這種情況不需要特殊治療的,也沒有必要補充微量元素的。只要注意護理就可以了,要注意避免外傷,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全面的均衡營養飲食,有利于寶寶的營養吸收及牙齒發育的。當然,寶寶牙齒的發育也是因人而異,因性別而異的,一般女孩要比男孩長牙早一些。 如果寶寶在一周歲以后還沒有出現長牙的情況,就需要及時就醫了。最好先到口腔科檢查一下,看一下寶寶的牙苞發育有沒有問題,及有無口腔疾病的。如果寶寶檢查后,沒有任何異常的情況下,就考慮和缺鈣有關系了。一般寶寶只要是排
給寶寶刷牙是一場追逐戰,娃又哭又鬧,那場面堪比殺豬啊! 除了寶寶刷牙難,給寶寶選牙膏、挑牙刷,寶爸媽也疑慮重重。 小孩子可以不用牙膏嗎?用的話,含氟牙膏可以嗎? 對于長牙情況不一樣的孩子,牙刷怎么選? 對于還不會向外吐牙膏的孩子,吞咽牙膏怎么刷?幫孩子刷牙到幾歲? 怎樣幫助寶寶刷牙,才能減少患齲齒的概率呢? 今天,小編給戰斗在護理寶寶牙齒前線的寶爸媽帶來了超詳細攻略哦! 第1顆牙齒萌出→使用牙膏 只有使用牙膏(牙膏里適量的摩擦劑和發泡劑)才能更好地清潔牙齒,達到清除牙菌斑的作用。 含氟牙膏用不用?看環境! ① 水源健康:第一顆牙齒萌出的牙膏和快長滿牙齒的寶寶使用的牙膏,是沒有區別的,都建議使用低氟的兒童牙膏。 ② 高氟水源:只要寶寶生
媽媽們都知道吃魚會讓寶寶更聰明,因為魚類含有豐富的DHA和不飽和脂肪酸EPA,兩種營養素能夠促進兒童智力發展和大腦發育。實際上魚身上能吃的不僅有魚肉,還有比魚肉營養價值更高的幾個部位,想讓孩子聰明的媽媽記得留給孩子吃哦。 1、魚骨 別看魚骨都是刺,而且沒有肉,其實它含有的營養同樣豐富。有些魚的魚骨被人們磨成魚骨粉用來補鈣。寶媽也可以加醋熬湯,放入調料,給孩子喝,對孩子絕對是補鈣的佳品。需要注意的是,用白水煮湯,魚刺很難變軟,多加點食醋燜燉,因為醋酸的作用會使魚刺軟化。 對于一些非常小的魚,可以直接連骨嚼碎咽下去,進入胃里,胃酸把它融化,然后成分吸引含有的鈣。 2、魚鰾 魚鰾又叫魚泡,就是魚身體里氣球一樣的東西。魚鰾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對孩子的智力發育有著重要作用。另外必須強調的是,魚鰾對媽媽來說是美
相信不少媽媽都在育兒問題上走過彎路,一些宣稱“科學”的方法反而使寶寶受到了傷害,適得其反。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在育兒的道路上有哪些不靠譜的偽科學! 一、新生兒不能見光 老一輩人認為孩子不能見光,否則會損壞孩子眼睛。所以不少新生兒的家庭,總把房間弄得暗暗的。 但醫學上已經證實,將寶貝眼睛蒙8小時,保持黑暗或暗光環境,孩子視力會大受影響,嚴重影響視網膜神經發育。“媽寶幫幫幫”提醒,孩子正常接受光亮,有助于幫助嬰兒適應正常作息,這樣更有利孩子成長。 二、不洗寶寶頭垢 有些地方的習俗認為,碰了囟門會使寶寶變啞,所以不愿意把它洗掉,使有些寶寶出生后不久頭頂上會有一塊黃色硬痂。 這些頭垢是寶寶出生時頭皮上的脂肪,加上以后頭皮分泌的皮脂,再粘上灰塵而形成的,留著極不衛生,還會影響寶寶頭皮的正常作用,所以應當洗掉。
孩子愛生病,媽媽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孩子抵抗力太差,是不是應該吃點什么保健品,補充點微量元素,或者吃點什么大補的食物!總之肯定是免疫力出問題了!那是不是這樣呢? 你們判斷寶寶免疫力低下的參考標準是什么?沒錯,你們的參考標準是自己!寶寶的免疫系統處于發育階段,所以不完善是很正常的,但以此來論斷寶寶免疫低下有問題肯定就是不科學的了。一些病毒細菌進入我們成人人體時可能毫無任何表現,但是對于免疫力還不完善的孩子來說,肯定結果就不一樣了,這就是孩子比大人愛生病的原因! 那要怎么避免孩子頻繁生病呢?預防是個關鍵詞,那究竟怎么預防呢?當我們絞盡腦汁去歸納,去總結,卻還是往往忽略一個很小,很小,真的很小的問題——洗手!洗手是預防工作中非常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洗手的重要性! 要知道,洗手是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最有效的防病措施,也是預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線
為什么寶寶睡覺前總有各種“小脾氣”,怎么也不肯乖乖睡覺?先別急著怪寶寶,我們來看看這些導致寶寶越來越難哄睡的誤區你進了沒有。 哄睡四大誤區 誤區一:不睡就是沒吃飽 寶寶不睡覺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些人會把不睡覺與餓聯系在一起,認為孩子喂著奶睡覺才踏實。 事實上,這樣的睡眠習慣很容易造成“無奶不睡”的局面,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出現夜醒十幾次,每次必須喂奶才能再次睡著的睡眠依賴。 誤區二:玩累了就會睡 對嬰兒來說,越困敏感度越高,這時哭鬧就更不容易哄。當寶寶處于極度興奮、無法控制自己舉動的時候,其實大多已經過于疲倦了。寶寶會累到極致而睡著,其實基本都是鬧到最后突然一下子就睡著,這是種極不健康的入睡方式。 誤區三:寶寶都要抱著睡 小寶寶都喜歡被抱著搖晃,因為這就像在媽媽子宮里
學習走路,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件事。那么問題來了,讓寶寶光腳走路的好處有哪些?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琳琳的兒子非常調皮,每天都會在家里跑來跑去的給她搗亂,關鍵是他亂跑的時候總是光著腳。這讓琳琳非常擔心,畢竟古話都說“寒從腳起”,兒子整天這樣光著腳跑著玩,萬一著涼了怎么辦,所以她經常會強迫兒子把鞋穿上。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寶寶光著腳走路其實也是有很多好處的,只不過家長們不知道而已。 1、走路更穩 寶寶學習走路的時候,需要先找好平衡感,就算家長給他準備的鞋襪再怎么合腳,也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的。但如果寶寶光著腳的話,他和地面之間的接觸就更加直接,不僅可以很好地對腿部的肌肉進行控制,還能夠讓他的腳指頭得到鍛煉。這樣寶寶學習走路的時候,因為平衡感比較好,走起路來就會更快、更穩當。 2、防止細菌感染 現
很多爸爸媽媽覺得齲齒一定是吃糖才會出現的,但卻沒想到還在懷里喝奶的小嬰兒已經有了奶瓶齒。寶寶乳牙還沒長齊,長出來的牙就已經又黑又殘缺,讓人心疼。奶瓶齒是怎么來的?今天就來一起學習一下。 什么是奶瓶齒 奶瓶齒是齲齒的一種,發生在長了乳牙,但是還在用奶瓶的寶寶身上。奶瓶齒一般是又黑又尖的爛牙根,很多寶寶的乳牙會被腐蝕掉半顆,特別難看。奶瓶齒的特征為齲齒主要發生于上頜的門牙和第一乳磨牙,同時與此成為對比的是,下頜的門牙卻很少看到齲齒。 奶瓶齒很大概率是家長不當的喂食習慣所導致的,飲品中的可發酵醣類長時間滯留在牙齒周圍腐蝕掉寶寶嬌嫩的牙齒,寶寶的飲品中都含有不同成分可發酵醣類,經變形鏈球菌利用之后而產生酸,造成牙齒表面脫鈣,從根部腐蝕掉了寶寶的乳牙,造成寶寶的乳牙長出來就已經壞掉。 奶瓶齒發生的原因 奶粉等飲品長時間殘
新生兒時期的寶寶一般除了喝奶就是睡覺,寶寶睡眠不好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的,下面小編總結了關于新生兒睡眠問題的9大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正常情況下,新生嬰兒的睡眠時間會是最長的,幾乎整天都在睡覺。可有些新兒嬰兒睡覺不踏實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倒置新生兒睡覺不踏實的八大原因吧。 有的寶寶睡著以后,只要有一點點響聲就會醒來,往往大哭不止需要哄很久才能重新入睡,攪得爸媽也無法安睡。 一、排除病理原因 如果寶寶睡覺易驚醒,先要排除病理上的原因。如果寶寶在易驚的同時出現枕禿或盜汗的情況,就要懷疑是否缺鈣,應該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 二、缺乏安全感 小寶寶特別是新生兒,剛剛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對身邊的一切都有或多或少的恐懼感。缺乏安全感也是寶寶驚醒的重要原兇之一。 對于這樣的寶寶,爸媽可以讓
昨天,兩個媽媽在群里吵了起來…一位新晉媽咪,在群里發問:“親們,我家寶出生一周了,但是看起來還是好黃,聽說多曬太陽能夠有助于黃疸消退,是真的嗎?能不能隔著玻璃曬?” 看到新手媽咪的求助,群里立馬活躍起來了,很多媽咪都在群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其中有兩位媽咪最是活躍,最后還吵了起來。 A媽媽:“曬太陽可以讓黃疸消退得更快,還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對寶寶很好,多給寶寶曬曬太陽吧!” B媽媽:“只要不是病理性黃疸,寶媽就不用太擔心啦,自己會消退的,最好不要讓孩子曬太陽,曬太陽退黃效果有限不說,還容易曬傷孩子。” A媽媽:“我家孩子以前就經常曬太陽,也沒見曬傷啊!” …… 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兩人最后吵得不可開交。 曬太陽治黃疸靠譜? 那么兩位媽媽孰是孰非呢?曬太陽真的可以加速黃疸
這兩天溫度越來越高,即便是晚上,牛牛都是汗涔涔的,顛來覆去總是睡不安穩,為此我就打開了他房里的空調。然而沒幾天,牛牛就開始咳嗽,夜里還總愛發燒,為此不得不跑醫院,醫生說這是空調病,是吹空調引起的。一邊是熱得難受,一邊又是空調病,這夏天該怎么過啊? 先來了解一下空調病夏天溫度比較高,寶寶穿的衣服比較少,汗腺也全部敞開。如果此時突然進入低溫環境,那么就會導致汗腺孔關閉、表層血管收縮、胃腸道運動減弱,同時還可能出現鼻塞、咽喉痛等問題。 除此以外,空調房間的門窗大多是關閉著的,空調的內循環導致室內空氣不新鮮、氧氣稀薄,孩子也會因此患上空調病。而空調病的癥狀比較明顯,比如容易犯困、頭暈、胃腸不適、食欲不振、反復感冒等等。具體病癥如下: 1上呼吸道感染孩子會出現感冒、流鼻涕、咳嗽等問題,并且逐漸惡化,反復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情況嚴重并且沒有得到良好的治療,那
最近和媽媽們聊到了怎么看寶寶吃沒吃飽的問題,但依然還是有很多媽媽沒有搞清楚適量喂養的概念,不知道“喂多少,喂多長時間,什么時候停止喂”。所以今天我們來談談過度喂養的話題,是不是寶寶吃的越多就一定長得越快呢? 過度喂養的危害 從寶寶生下來開始,吃飯就是個大問題,吃的越多也總是和長得越高、身體棒棒聯系在一起。我們傳統觀念都認為小孩子白白胖胖的能招喜氣、是福相,特別是家里老人。 所以媽媽們在母乳時期就會經常擔心:寶寶還能吃,那肯定是我奶水不夠;添加了輔食之后,就開始跟周圍的小孩比,感覺自己家寶寶吃的特別少。其實,這都是不正確的觀念。 首先,我們來看看過度喂養可能會寶寶造成的傷害: 消化不良 對于母乳寶寶來說,過度喂養最常出現的后果就是會頻繁吐奶,這時候可不僅僅是輕度程度地漾奶或是溢奶,很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噴
寶寶身上有“軟疙瘩”怎么回事?寶寶身上有“軟疙瘩”該如何治療呢?經常有媽媽們來問:寶寶耳后和后腦勺上有幾個像黃豆一樣大的“小疙瘩”,摸起來滑溜溜的,按的時候還可以移動,不疼也不癢,這是什么?寶寶是得了病嗎? 其實,這樣的小疙瘩遍及人體全身,但是只有在淺表部位才可觸及到,比如:耳后、脖頸、腋窩等部位。它們的形狀小如綠豆,大如蠶豆,活動于皮下組織,邊界分明,并沒有疼痛感,也不會發生紅腫。醫學上稱其為淋巴結,這是人體重要的一種免疫器官,通常情況下并無害處,但是有些情況下是需要治療的。 今天就說說這個“小疙瘩”的真相,以及什么情況下可以忽視,什么情況下需要去醫院。 淋巴結是什么東東? 在人體全身各處有大大小小的淋巴結,這些淋巴結會組成對人體非常重要的淋巴系統,淋巴系統是人體對抗疾病的防御系統,不同部位的淋巴結負責不同區域的防御,各司其職。
孩子免疫力低,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平常不注意日常生活中小細節,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忽視,那就是“洗手”了。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如何正確洗手”這件事。 1、洗手到底有多重要? 洗手是預防很多傳染性疾病最經濟有效的“疫苗”。大部分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比如流感、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等,都可以通過洗手來減少傳播。 “全球每年約220萬的5歲以下兒童死于腹瀉性疾病和肺炎,通過洗手可以減少30%的腹瀉性疾病,減少16%的呼吸道疾病。” 中國疾控中心腸道傳染防治所研究員、消化疾病專家冉陸指出,我國每年約有8.36億人次患腹瀉,其中兒童約占三分之一,而勤洗手,就能將這個數字減半。 很多幼兒園規定,每天孩子入園后,第一件事就是主動洗手。 2、什么時候要洗手? 在手上有明顯污漬的時候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