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媽媽都在育兒問題上走過彎路,一些宣稱“科學”的方法反而使寶寶受到了傷害,適得其反。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在育兒的道路上有哪些不靠譜的偽科學!
一、新生兒不能見光老一輩人認為孩子不能見光,否則會損壞孩子眼睛。所以不少新生兒的家庭,總把房間弄得暗暗的。
但醫學上已經證實,將寶貝眼睛蒙8小時,保持黑暗或暗光環境,孩子視力會大受影響,嚴重影響視網膜神經發育。“媽寶幫幫幫”提醒,孩子正常接受光亮,有助于幫助嬰兒適應正常作息,這樣更有利孩子成長。
有些地方的習俗認為,碰了囟門會使寶寶變啞,所以不愿意把它洗掉,使有些寶寶出生后不久頭頂上會有一塊黃色硬痂。
這些頭垢是寶寶出生時頭皮上的脂肪,加上以后頭皮分泌的皮脂,再粘上灰塵而形成的,留著極不衛生,還會影響寶寶頭皮的正常作用,所以應當洗掉。
三、頭發越剃越長
寶寶頭發的多少、粗細和顏色深淺主要是來自父母遺傳,和后天的營養攝入及健康狀況呈正相關,但唯獨和剃頭次數沒有直接聯系。
有的家長看到自家寶寶頭發稀疏,再看看別人家孩子濃密的頭發,一著急,一言不合就開剃。其實,每個孩子的頭發都會經歷胎毛到柔毛,最后演變成永久毛的過程,時間不一樣很正常。
排除疾病和營養不良等原因,孩子一般到兩歲左右毛囊發育完全,就會擁有和家長一樣的頭發,爸爸媽媽們不需要太過擔心。
開葷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常被看做是寶寶滿百天時的一種儀式。給寶寶舔舔大肉、嘗嘗雞腿。
但是這種做法并不科學。嬰兒腸道的淀粉酶從4個月后才開始分泌,此時寶寶才開始具備消化淀粉類食物的能力。過早加輔食,孩子會難以吞咽,可能造成食物過敏,另外,食物中的病原體可能增加腹瀉和其他疾病的幾率。
有些家長為了讓寶寶能夠有個好看的頭型,常常會給寶寶一個硬硬的枕頭用來固定寶寶的頭。
這種做法其實很危險,孩子皮膚嬌嫩,非常容易受傷,睡過硬枕頭時頭來回挪動,有可能造成頭部損傷。
其實,寶寶會坐以前不需要枕頭,過早枕枕頭,反而造成頸部過度前傾,不利呼吸道通暢。在寶寶睡夢中,呼吸困難,將造成夜醒增多,影響睡眠,甚至有窒息風險。
電視里經常能看到用棉布制成的包被把新生兒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一說為了防止孩子亂蹬,還特意用帶子裹緊;二說是寶寶容易受驚嚇,包裹得越緊,孩子越有安全感。
事實上,蠟燭包會導致寶寶更多地處在睡眠狀態,吃奶量減少,并進一步影響到生長發育。
另外,如果“蠟燭包”過緊過厚,在環境溫度偏高時,可能會因為散熱不及時而致體溫過高,甚至導致寶寶死亡。
七、給寶寶綁腿寶寶的腿彎彎的需不要要給他們綁腿?這種疑惑的產生是基于孩子腿部的“蛙姿”。
媽媽們要知道,1歲以內的寶寶姿勢像小青蛙一樣是正常的,是因為“屈”肌力量強于“伸”肌,因此腿部呈屈曲狀。
不需綁腿腿部也會自然變直,綁腿反而容易引起髖關節的問題,甚至影響孩子一生。
很多人認為鼻子塌的寶寶,可以通過從幼年期捏鼻子,讓寶寶鼻子長得高挺。
其實,嬰幼兒的鼻腔比成人短,沒有鼻毛,血管豐富,如果常捏寶寶的鼻子,會影響其呼吸,并損傷黏膜和血管,導致炎性反應;且易受細菌、病毒感染,滋生疾病。
另外,捏鼻子有可能會使鼻腔中受感染的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大部分寶寶隨著年齡增長,鼻子會顯現出遺傳特征,寶媽千萬不要嘗試給寶寶捏鼻子。
新生兒出生后可在其牙齦處看見有上皮細胞堆積而成或為粘液包囊的黃白色小顆粒,俗稱“馬牙”。
某些地方有用布擦馬牙或者挑破的習慣。事實上,不潔的處理往往引起感染,造成感染擴散。馬牙會自行脫落,既不影響吃奶,也不影響出牙。
一些習俗認為,女寶寶剛出生時,大人需要不時地給女嬰擠乳頭,才能避免孩子長大后乳頭的凹陷。
事實上,給新生兒擠乳頭極容易造成的乳頭發炎,細菌感染導致嚴重后果,如敗血癥等。
十一、臍疝綁硬幣在嬰兒臍部腹肌還未長好時,因腹壓過高形成會形成向外凸起。多見于早產兒、有腸絞痛并經常哭鬧的嬰兒。
用硬幣壓這種民間的土方法并不靠譜。一是硬幣細菌異常多,消毒不完善容易造成皮膚過敏感染。二是嬰兒活動量大,硬幣根本無法固定。
臍疝是良性問題,隨嬰兒成長,腹肌發育,臍疝自然會消失,一般需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對于臍疝,寶媽不需進行特別干預。
“開口茶”,因地區差異,說法和意義不同,總體而言,是用中藥大黃、甘草分別煎湯,給新生兒先喂大黃湯,后喂甘草湯,意思是讓小兒出生時先苦后甜。另一種說法,先用大黃湯清理小兒胃腸消化道的異物,再用甘草湯瀉新生兒的胎毒、胎火,以利小兒后天生長。
中藥大黃味苦、性寒,有導瀉的功效,新生兒出生時胃腸內不含食物,腹瀉會傷及新生兒的胃腸粘膜。
雞蛋黃中除了含鐵外還含有一些大分子蛋白質,易使寶寶過敏或吸收消化上出現問題,比如便秘等。另外,蛋黃的味道容易引起寶寶反感。
輔食第一餐要給寶寶從米粉開始加起,米粉中含鐵,可以補足寶寶需要的鐵。而且可能出現過敏、便秘等不良反應的機會卻比蛋黃小的多。
十四、早吃鹽,有力氣其實不吃鹽并不會導致寶寶無力,寶寶的食物中含有足夠的鈉元素。
對于6-12月嬰兒來說,奶類及其他輔食中含有人體所需要的鈉,一般情況下,正常進食的寶寶完全能夠攝入足夠的鈉來滿足生理需要。過多的鹽容易導致寶寶成年期高血壓發病率增加,還會導致上呼吸道感染。
現在寶寶超重是很常見的現象,建議媽媽們別一味同別家的寶寶做比較,應提前給自己的寶寶繪制生長發育曲線,用以監測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是否正常。
但是父母需要警戒的是,幼兒肥胖脂肪細胞是會增加的,如果在幼年累計了過多的肥胖脂肪細胞,那么長大后減肥會更加困難。所以對于有肥胖趨勢的寶寶,父母還是要密切關注的。
科學的講,用尿不濕不會導致腿部變形,通常羅圈腿是缺鈣嚴重的情況下佝僂病的表現。
當孩子十個月一歲左右開始走路,兩個下肢開始承重的時候,如果鈣補充不夠,魚肝油補充不夠,骨質鈣化不好承重壓彎就是O形腿、X形腿,孩子沒有負重的時候沒有站的時候不會形成羅圈腿,戴尿布濕和這個沒有什么關系。
當然寶寶開始愛爬愛走時,建議使用剪裁合理,相對薄且柔軟度較高的紙尿褲,可以讓寶寶行動更自如。
專家建議,2歲以下的寶寶盡量不要看電視。
對于2歲以上的寶寶,家長們要慎重選擇節目。有一些節目號稱看了他們的益智節目可以增加寶寶的語言詞匯量,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對于孩子來說,你的陪伴,和他在一起用最簡單的道具做游戲,會更益智。
關于育兒,相信上述種種不切實際的謠言還有很多,希望新手媽媽們多親省多注意,千萬不要輕信這些育兒謠言、偽科學!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