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添加對每個寶寶的成長發育都很關鍵,但對大多數新媽媽而言,可能在輔食添加初期,會遇到一些麻煩,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提醒媽媽們,寶寶輔食添加謹記以下這10條備忘錄: 1、添加輔食的時機: 輔食添加不能過早或過晚,純母乳嬰兒一般在第6個月后開始添加,人工或混合喂養嬰兒則在4個月后開始添加輔食。 2、最先添加鐵強化米粉: 最先給寶寶添加的應該是鐵強化米粉,而不是家庭制做的米粉。選擇米粉不僅僅是因為米粉容易吸收,而且很安全,不容易引起過敏。米粉應吃到1歲。可用母乳、配方乳或水調配米粉,也可以用蘋果汁來調。 3、輔食添加流程: 等寶寶學會用勺子吃米粉后,可以添加蔬菜泥,如胡蘿卜泥、青菜泥、南瓜泥。在學會吃3—4種蔬菜之后,還可添加水果汁。應先添加蔬菜,后添加水果,因為先嘗到水果甜味的嬰兒,有可能會拒絕蔬菜。不要在蔬菜泥或果汁中添加任何糖。
親親寶貝小編友情提醒,對寶寶進行輔食添加,媽媽一定要科學進行,過粗過細的食物對寶寶吸收都不利,那么輔食添加要注意些什么呢?又有哪些禁忌需要避開呢?本文就來一一解答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下吧。 輔食添加要注意什么? 1、要根據寶寶的月齡按期添加。 2、添加的量要由少到多。如4個月時添加蛋黃,開始時是蠶豆大小,服3-4天后,未出現消化功能紊亂,可增添至1/4個,以后每周增加1/4個,滿4個月時可增加到1個。 3、添加輔食后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皮膚,看看有無過敏反應,如皮膚紅腫,有濕疹,應停止添加這種輔食。此外,還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如大便不正常也應暫停添加這種輔食,待其大便正常,無消化不良癥狀后,再逐漸添加,但量要小。 4、注意衛生。給寶寶添加的輔食最好現吃現做,如不能現吃現做,也應將食物重新蒸煮。添加輔食的用具要經常消毒,以防病毒侵入寶寶體內引起疾病 5、
如果寶寶出現下面這些表現,說明他已經準備好接受添加輔食了。 1、抓到東西往嘴送 寶寶出現抓到東西就往嘴里送的情況時,爸爸媽媽就應該聯想到寶寶是想要加輔食了,這個時期更要防止寶寶誤吞有害的東西,例如藥物等。 2、對大人食物感興趣 在飯桌前,寶寶看著大人吃東西時的時候,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時,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添加輔食了。當喂奶還不能滿足寶寶的時候,就會對大人的食物特別有興趣,膽大的寶寶會主動抓大人手里的食物,想要嘗嘗是什么味道。這就是在暗示媽媽,是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3、脖子自己挺起來了 寶寶慢慢成長,開始學會自己抬頭,隨后,寶寶還會發育到只要爸爸媽媽稍加扶持便可以坐穩,他的頭頸部肌肉都發育較完善,能夠自主挺直脖子了。寶寶聞到食物香味就會把脖子稍微地往前伸,發出想吃的信號。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添加相應的輔食,補
親親寶貝小編友情提醒,如果寶寶的輔食添加不合理,將會大大的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因此,媽媽應該重視起寶寶的輔食添加,特別要注意避開以下輔食添加的“4過”。 過濫 孩子雖能添加輔食了,但消化器官畢竟還很柔嫩,如果任意添加,同樣會造成孩子消化不良或肥胖。因此,應根據寶寶的消化功能情況逐漸添加。每增加一種輔食需注意觀察寶寶3~4天,如發現食欲不振、大便異常或有過敏現象,應暫停這種食品,待恢復正常后,再酌情由少量添加,不能同時增加數種輔食。同時,食物要由稀到稠、由細到粗逐漸過渡,比如應按照“米湯-薄粥-稠粥-軟飯”、“菜湯-菜泥-碎菜”這樣的順序來添加輔食;輔食的量要逐漸加大,一次過多易造成寶寶消化不良。 過細 有的媽媽只給寶寶吃米粉,不吃五谷雜糧。殊不知,輔食過細,寶寶的咀嚼功能就得不到很好的訓練,
許多媽媽都會遇到這樣的現象,那就是費盡心思為寶寶制作出來的輔食,寶寶卻毫不領情,是什么原因導致寶寶不愛吃輔食呢?媽媽們經常也想不通,在此,親親寶貝小編就為媽媽們整理出寶寶不吃輔食的4大原因,趕緊看看是不是屬于以下某種原因吧。 原因一:不懂得如何“吃” 4~6個月的嬰兒,嘴唇肌肉和舌頭的運動能力已經比較靈活,這時候家長可以開始訓練他們吃米糊、果泥、蔬菜泥等輔食。不過,開始添加輔食時,有些寶寶會習慣性地用他們熟練的吸吮動作來獲取食物,可是這些新食物,并不是用吸吮便能獲取的,這時候寶寶會開始變得不耐煩,并將食物用舌頭往外頂。這時候,并不是寶寶本身不喜歡新食物的味道,而是寶寶還不懂得如何把食物吞下去。對于家長來說,如果發現寶寶有這種表現,可以用勺子耐心多喂幾次。只要給寶寶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來練習獲取輔食,寶寶會漸漸習慣用勺子進食的方式。 原因二:給得
2016年《中國膳食指南》特別指出寶寶滿6個月起就要添加輔食了,因為過早添加輔食,尤其是4個月前會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也容易消化不良,過晚添加,會有缺鐵性貧血的風險,甚至會出現排斥固體食物等問題。小編整理了1份超全面的7-24個月齡的寶寶輔食喂養指南,看完保證不再是菜鳥媽媽! ▼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4大原則 1、按順序添加新食物 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 2、從泥糊狀到固體食物 從富含鐵的嬰兒米粉開始添加,到泥糊狀食物,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再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 3、添加輔食之初就可以吃油 輔食里應適量添加植物油,如:花生油、橄欖油、核桃油和亞麻籽油。 4、1歲前不要吃鹽,1歲后少量添加 我們非常
寶寶吃輔食,吃什么好?怎么吃?這兩個問題是新手媽媽們都比較關注的。其實,輔食添加中比“吃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促進“吃”的能力。“讓‘吃’變成一種功能訓練和心理引導,讓孩子覺得‘吃’是愉快的體驗,有助于他們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 “吃”不能總由家長代勞 很多寶寶吃飯時總喜歡抓著吃,可每次吃飯時,總是搞得一團糟,臉上、身上到處都是,于是很多家長拒絕孩子自己吃飯。家長們總覺得寶寶需要照顧,凡事代勞,吃東西更是手把手地喂,這么做反倒忽視了寶寶學習和探索的要求,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 吃,不僅要滿足營養需求,也要起到功能訓練的作用。6個月添加輔食后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使用杯、碗、勺等餐具,以便鍛煉吞咽和咀嚼功能。“有的父母總拿奶瓶來喂米糊,孩子只會吸吮,不會咀嚼,等到吃面條、青菜時,也是一整條吸進嘴里,結果導致孩子嗆到,這是相當危險的。”給孩子
寶寶的輔食隨著年齡的增長花樣也越來越豐富,我們在給寶貝做食物的時候,是不是跟大人一樣要加鹽啊,糖啊之類的調味劑呢?加了好還是不加的好呢? 在現在的科學研究中我們發現,寶寶們其實天生的喜歡甜味、咸味和鮮味。雖然咸味有可能會刺激味蕾,增加食欲,但往往會愈吃愈咸的。根據資料的顯示6個月的嬰兒一天需鈉200毫克左右,相當于食鹽0.5克左右,多種食物口味雖然淡,但是本身也會含有一定量的鈉鹽的;若是再額外的添加,尤其是其口味以成人的量為標準,那樣必然使鈉攝入過多,而造成對寶寶身體的不適。 嬰兒腎功能還不能發育過于成熟,過多的鈉鹽必然影響寶寶的腎臟功能。同樣的,甜味和鮮味也會越吃越重,寶寶會偏食甜味和鮮味的食物。建議嬰兒的食品中盡量不填加食鹽,糖的添加量也一定要適量,如果寶寶出汗過多,食欲較差可以適量的真加些食鹽,但是千萬不能以成人的口味咸淡為標準的。 在這里我們必須指出:寶寶
給寶寶添加輔食是一項重要的事情,那么你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關于輔食添加這件事,對于寶寶來說是必須經歷的一件大事,很多新手寶媽們都不清楚到底怎么添加輔食?何時添加?適合寶寶的輔食種類有哪些以及各種注意事項等問題。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輔食添加的時間 關于輔食添加的時間的最標準答案是:6個月! 那么為什么是6個月才適合添加輔食呢? 外因:乳類(母乳或配方奶粉)不能完全滿足嬰兒的能量和各類營養素的需求。 內因:6個月嬰兒具備了消化吸收輔食的能力。 另外,6個月的寶寶需要鍛煉口腔肌肉和舌頭的運動,為他的語言、交流能力的發展和良好飲食行為的建立打下基礎。 如果添加輔食的時間太早或太晚,對于寶寶來說都是不好的。
讓孩子喜歡吃飯,并且吃好飯,你需要的絕不僅僅是營養學知識,也不僅僅是把食物做得色香味美的好廚藝,不僅僅是把食物推銷給孩子的“銷售技巧”,你需要的是全套和吃相關的家教。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讓孩子好好吃飯,享受進餐,也不僅僅是為了孩子的營養和健康,你需要養育一個完整的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靈活的頭腦和高貴的靈魂。 養育一個小吃貨,可不僅僅是讓孩子喜歡吃,吃得多,更要吃得健康,同時要通過吃發展起身體技能,包括大肌肉群活動技能,精細運動,理解能力,還要包括禮儀和情感的培養。 吃可是大學問,要吃出來身心健康。 培養一個健康快樂的小吃貨,不是營養問題,而是教育問題。 父母們需要答案:如何能夠在吃飯這件事上教育好孩子,如何讓全家人一起吃飯變成親密愉快的時光,如果把孩子和美味的,健康的食物聯系起來,如何鼓勵最警惕的孩子成為有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科學喂養寶寶簡直是個巨大的難題。前有婆婆媽媽等長輩支招,后有朋友圈各類喂養知識轟炸,讓你都搞不清楚這些信息的真真假假。 是啊,關于輔食喂養的各類謠言真的太多了,估計每個媽媽都會聽過那么幾個,被搞得暈頭轉向。那么這些關于輔食的流言,你有聽說過嗎? 流言一:米湯容易消化有營養 當寶寶開始吃輔食時,家里的長輩就會告訴你,煲點米湯吧,有營養好消化!即使你買了營養米粉給孩子吃,長輩也會嘮叨著自家做的米湯營養不輸營養米粉,也更放心可靠…… 然而,被長輩們高看的米湯并沒有那么神奇,它甚至被營養學家稱為最糟糕的輔食之一,原因則是營養價值非常低! 大米的主要成分為淀粉,本身蛋白質含量并不高,再把它熬成湯營養價值就更低了。平日里寶寶喝米湯,基本就是喝水喝飽了(米湯含水多),并沒有攝入多少營
對于新手媽媽來說,在給寶寶第一次添加輔食的時候,經常會問,第一次加輔食應該加什么?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必須首先了解一下輔食的分類。 專家表示: 我們可以把輔食分為流質如果汁、米湯、菜水等. 第二類泥糊狀食物如蛋黃、米粉、菜泥、果泥、魚泥、肉泥、蛋羹等。 第三類為半固體食物,如米粥、面片湯、小疙瘩湯、小面條、蒸胡蘿卜、蒸南瓜等。 輔食添加必知的幾種輔食分類 最后一類為固體食物,如軟米飯、小餛飩、小餃子、小花卷、面包等。 像果汁、米湯等流質性輔食在2、3個月就可以嘗試添加了,4個月添加輔食多半是從蛋黃、米粉開始,蛋黃可用水或米汁調稀,孩子適應了以后可加米粉時,可將米粉和蛋黃一起調制。 提醒:添加輔食不要盲目跟風! 昨天在樓下,遭到一位“經驗媽媽”的說教,這位“經驗媽媽”在給她9個月
牛奶和雞蛋都是非常有營養,而且又美味的兩種食物,所以非常適合我們的小寶寶食用,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推薦一款用牛奶和雞蛋制作成的輔食,以便滿足寶寶的營養所需。 牛奶蛋 【主料】 雞蛋1個,牛奶1杯。 【輔料】 白糖10克。 【制作方法】 ①將雞蛋的蛋白和蛋黃分開,把蛋白調至起泡待用。②在鍋內加入牛奶、蛋黃和白糖,混合均勻用微火煮一會兒,再用勺子一勺一勺把調好的蛋白放入牛奶,蛋黃放鍋內稍煮即可。 寶寶最佳午后輔食:牛奶蛋 【特點】 蓬松柔軟,是嬰兒最佳的午后食品。 【制作關鍵】 蛋黃、蛋白要分開,牛奶、蛋黃用微火煮一會兒,再入蛋白同煮。 貼心提示 家長在煮牛奶時,不要先放糖。牛奶中含有賴氨酸,對嬰兒發育成長極其有利。煮牛奶時若先放糖再煮,賴氨酸與糖產生某種反應,生成一種有害物質——
隨著寶寶慢慢長大,輔食添加必不可少。那么問題來了,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不能做的事情有哪些?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六個月之后,單純的母乳喂養已經滿足不了身體發育對營養的需求,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了,但是很多媽媽反映,寶寶添加輔食后,開始變得“難淘”,愛生病,動不動就感冒、咳嗽,晚上睡覺也不安穩,很是愁人。輔食的添加關系著寶寶的發育和健康,下面是寶媽們添加輔食時常犯的一些錯誤。 1、過早加輔食。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早點吃輔食,得到的營養會更多,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消化水平和腸胃發育情況,導致營養吸收不了,甚至帶來腹瀉、便秘等腸胃問題。 2、以果汁、肉湯為第一口輔食。果蔬是寶寶輔食中必不可少的,肉湯也因為高鈣、高蛋白常被用于第一口輔食,但是,大部分水果是寒性的, 肉湯油膩難消化,都容易損傷孩子脾胃,導致消化不良。而且果汁的甜味刺激寶寶味覺,會讓寶
酸奶紅薯泥 準備食材:黃心紅薯1根、果粒酸奶(或者普通酸奶)適量、鮮奶油(或者鮮牛奶)2大匙。 1、將紅薯洗凈蒸熟,將蒸熟的紅薯去皮摁成泥。 2、加入鮮奶油拌入紅薯泥,將紅薯泥放入盤中塑形。 3、將酸奶淋在紅薯泥上借口食用。 營養小貼士: 酸奶能將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質分解,使人體更易消化和吸收,還有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加強消化的功效。 牛奶紅薯泥 準備食材:奶粉、紅薯。 1、紅薯(馬鈴薯)洗凈去皮蒸熟,用篩碗或勺子碾成泥。 2、奶粉沖調好后倒入紅薯(馬鈴薯)泥中,調勻即可。 營養小貼士: 這款牛奶紅薯泥適合4-6個月的寶寶食用,母乳喂養忙4-6個月間為小兒輔食添加的最佳時間。在嘗試添加輔食期間還要保證孩子一貫的喂養規律,不
夏天天氣炎熱,大人和寶寶的胃口都會變差,很容易食欲不振,因此在夏天一定要為寶寶做一些開胃又解暑的食譜,以便寶寶在夏天也能健康快樂成長。 牛奶粥 適合年齡:5—10月 制作過程:牛奶100克、大米50克、水400克。將大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1-2小時。先把水燒開,再下入泡好的大米,用小火煮30分鐘,加入牛奶再煮片刻即成。此粥味美可口,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生素和鈣、鐵等礦物質,營養豐富。 水果藕粉 適合年齡:5—10月 制作過程:藕粉50克、應時新鮮水果(桃、蘋果、香蕉等均可)75克,清水250克。將藕粉加適量水調勻,水果去皮,切成細小的碎丁。水燒開后倒入調好的藕粉,用微火慢慢熬,同時不斷攪動,直至透明。最后加入切碎的水果,稍煮即可。此羹味道香甜,營養極高,易于消化,非常適合嬰兒期的寶寶。 最適合寶寶吃的夏季輔食
秋天氣候干燥,易患咳嗽等病病癥,因此秋季預防疾病很重要,而養生就要從潤肺開始,下面親親寶貝小編為你推薦一款潤肺止咳湯品——秋天潤肺止咳湯品:雪耳冬菇豬胰湯。 雪耳冬菇豬胰湯 原料:豬胰1條,豬瘦肉100克,雪耳30克,冬菇30克。 雪耳冬菇豬胰湯的做法 1.雪耳用清水浸開,洗凈,摘小朵;冬菇用清水浸,洗凈,去蒂;豬胰、豬瘦肉洗凈,切片,用油、鹽稍腌。 2.把雪耳、冬菇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10~15分鐘后,放入豬胰、豬瘦肉,文火煲至肉熟,調味食用。每日1料。 功效 肺腎陰虧,虛火內生。證見于咳,咽干口渴,或渴欲多飲,或干咳痰中帶血等。 雪耳能滋陰潤肺,益胃生津;冬菇性平,味甘,入脾、胃經,有健脾益胃,滋陰潤燥的作用;豬胰性平,味甘,入脾、肺經,有益肺潤燥,健脾生津的作用。與豬瘦肉合用,具有滋液生津,潤肺
輔食添加不當,非常可能會影響寶寶發育。而且,有研究提示,由于輔食添加不當,不但會造成寶寶喂養困惱,增加挑食偏食的幾率,還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或者能量過剩,進而影響到寶寶的發育及健康。 1輔食添加的時機不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寶寶出生的前6個月應該純母乳喂養,6個月(180天)以后在繼續母乳喂養的基礎上添加輔食,可繼續母乳喂養寶寶2歲以后。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寶寶滿6個月以后添加輔食,主要是針對絕大多數的嬰兒。歐洲一些國家至今還保持給寶寶添加輔食應在4~6個月這個期間,而且有一些研究提示,寶寶在17~26 周(4~6月齡)的嬰兒對不同口味的接受度最高,而26~45 周(6~10月齡)的嬰兒對不同質地食物的接受度較高【1】。 所以,添加輔食需要把握好時機,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等寶寶滿6個月及時添加輔食,特殊情況下,可以適量
對于開始吃輔食的小寶寶,媽媽經常會制作多種多樣的輔食,這樣營養才全面,但是寶寶卻不愛吃,這是怎么回事呢?如何讓寶寶接受種類豐富的輔食呢?請看下文給出的指導: 到寶寶1歲前, 建議除保證600~800毫升的奶以外,每天可攝入谷類40~110克,蔬菜類和水果類各25~50克,蛋黃或雞蛋1個,魚/ 禽/ 畜肉25~ 40克,制作寶寶膳食應注意少糖、無鹽,不加調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每天5~10克。 這里有幾點需要提醒父母注意: ①不一定每餐都要做到全面搭配,只要在全天甚至幾天的膳食內,大致均衡地安排上述幾大類食物就可以了。 ②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因為蔬菜中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含量相對較高,而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機酸等成分相對較多,口感也更香甜,建議最好能做到每餐吃蔬菜,每天吃水果。 ③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因為果汁的加工過程會使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
含糖的甜味輔食寶寶更喜歡,糖也是我們人體不可取代的物質,但是這種不可缺少的能量也會危害寶寶健康成長,各位媽媽在為寶寶添加輔食時應盡量選擇無糖的。 含糖高的食物對嬰幼兒的危害很大 糖是一種碳水化合物,大量的存在于我們身邊的很多食物中,就是我們說的天然糖。寶寶除了每天攝入天然糖之外,很多的糖還是來自食物中的白砂糖。很多年輕的父母認為,在我們輔食當中添加蔗糖(白砂糖)后,會刺激寶寶的飲食。其實這是很大的一個誤區。很小的寶寶對食物的味道還沒有分辨能力,加入帶有白砂糖的食物對寶寶的食欲是沒有任何用的。到4-7個月時開始添加了少量輔食時,他的味覺就開始發育,這時候他的味覺對含糖量高的食物沒有很好的感覺。往后在飲食中不加含糖的東西時他又不愿意吃了。這樣偏食的生活習慣保續下去的話,在長大的時候很容易肥胖。這個時候,寶寶就開始長牙齒了,從食物中的糖經常吃的話很容易得了蛀牙。 選則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