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的辛苦,都只為了最后那幾個小時。但是往往最后這幾個小時是最難熬的。有不少孕媽會問,產程的長短怎么判斷?下面就教大家如何用產檢單判斷產程長短。
一般來說,孕期34周左右,準媽要去醫院監護胎心和測量盆骨,然后根據醫生建議決定生產方式采用順產還是剖宮產。決定順產的準媽更加關注產程耗時長短的問題,想提前預知自己到時候身體情況到底能生多久。其實從孕檢單子上某些項目中,可以做出簡單的判斷: 一個是胎位正不正,胎兒頭朝下臀部朝上,產程相對短一點,過程相對順利一點;胎兒頭朝上腳朝下或者橫過來躺在子宮腔內,屬于胎位不正,產程相對長一些,或者只能剖宮產。
再就是胎兒的大小,也是重要參考指標之一。足月的胎兒一般頭部直徑約92mm,孕婦骨盆最窄的一條經線寬度約為100mm,只要胎兒頭部不超過這個數,順產過程就會很順利,如果胎兒較大,產程就會延長。還有孕婦的骨盆指標,上文提到測量骨盆寬度,加之評估胎兒大小之后就可以決定是順是剖。骨盆條件較好的準媽,順產過程會很順利,即使初次生育耗時也沒有那么長。
準媽們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分焦慮和緊張。如果你的體檢單子上這3個項目都顯示正常,那么基本可以放心了。如果指標超出正常范圍,也不要驚慌,及時跟醫生溝通,現在醫學發達,很多問題都已經不難解決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