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越小護理起來越困難,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那么問題來了,新生兒剛從醫院抱回家護理需要注意些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父母剛當上爸媽,在醫院里照顧自己的寶寶時,因為有醫生護士在場,有什么不懂可隨時問,對于如何照顧新生兒,心里還有些底。但是隨著媽媽出院,新生兒也從醫院抱回家,因為新換了環境,身邊又沒有“權威人士”指點,難免心里犯嘀咕。
這時一般家里的老人就會做主,照著她們之前的育兒經驗來照料新生兒。但現在很多育兒理念都經過更新,以前的一些育兒方法被證實是不科學的。如何才能更好地照顧新生兒呢?其實也很簡單,遵循“三不三要”原則,更有利于新生兒發育,家長也更安心。
不要給寶寶“五花大綁”
這里指的是打“蠟燭包”。有很多地方習慣給新生寶寶打“蠟燭包”,就是將寶寶裹得緊緊的,外面再綁上好幾道布條,說是這樣做寶寶以后腿型會很直。其實,真的不能這樣。給寶寶裹包裹是必要的,但是要給寶寶的腿部留下活動余地。
因為剛出生的寶寶睡姿像青蛙——兩腿縮起,并且向外擴。不強行給寶寶綁腿,打包裹保證“上緊下松”的原則才行。
不要給寶寶裹得太厚
冬季,很多媽媽害怕寶寶凍著,會將家里的空調溫度開得高高的,同時將寶寶裹得厚厚的,外面再蓋一層厚被子。
新生兒因為自身調節體溫的功能還沒發育成熟,因此對室內溫度很敏感。如果室溫本來就不低,又裹上厚厚的包裹和被子,很容易出疹子。
判斷新生兒是冷是熱,用手摸一摸他的額頭,如果濕濕的,就說明寶寶太熱了。適當調低空調溫度,或者給寶寶少蓋一些。
不要給寶寶戴手套,剪指甲就可以
很多寶寶一出生指甲就很長,揮動小手的時候會不小心抓傷自己的臉,讓爸媽很心疼。因此不少父母直接買來嬰兒手套,要給寶寶戴上。但其實,給新生兒戴手套,不利于他的觸覺發育,畢竟裸露的小手更能感受外界的冷熱。
因此,可以給寶寶剪剪指甲。如果看到寶寶兩手攤開,很放松的樣子,他就是睡熟了。這時候給他剪指甲不易傷著他。
要保持20-22度的室溫
適合新生兒的室溫在20-22度左右,空調溫度定得太高,容易讓寶寶因為過熱而煩躁,同時也容易讓室內環境過干,引起寶寶不適。
要在房間保持一定的濕度
月子房里要保證50%的濕度,這樣才能讓寶寶感覺舒適。如果屋里開著空調,在空調的出風口處可放上一盆水增加濕度,或者打開加濕器加濕。但加濕器要離寶寶床頭遠一些,因為噴出的水汽里的一些細小顆粒,可能會讓寶寶鼻腔不適。
要讓寶寶多吮吸
很多媽媽在新生兒抱回家后,奶水依然不多,這是正常現象。但一定要讓寶寶多吮吸。只有寶寶多吮吸才能刺激腦垂體分泌促泌乳激素,增加泌乳量。同時新生兒的吮吸力很強,錯過這個時期,讓寶寶過多吃奶瓶,會讓寶寶選擇更省力的喝奶瓶方式而不愿吃母乳,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關于新生兒護理,你還有什么疑問?歡迎提問,我會做出相應解答。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