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熱是能治愈的。
出血熱雖然說發病比較急,但若是能早發現并及時治療,是能治愈的。
專家提醒:一旦懷疑患上出血熱,一定不要用力觸碰患者,避免磕碰,引起不必要的出血,可以使用退熱的藥物,觀察患者大小便的顏色,是否有出血,同時迅速前往當地醫院尋求治療。遵循“三早一就”治療原則,是能治愈的。
出血熱潛伏期一般為2~3周。典型臨床經過分為五期: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復期。
1、發熱期
主要表現為感染性病毒血癥和全身毛細血管損害引起的癥狀。
在發病初期,有發熱現象,通常在38度到40度之間,還會有頭痛和腰疼以及眼眶痛等疼痛現象,并伴發嘔吐,胸悶,腹瀉,腹痛,還有全身關節疼痛等的病癥。皮膚黏膜也有發紅現象,發病部位在臉上,脖子,胸部。眼結膜充血發紅,像喝醉了一樣。口腔粘膜,還有胸背部,腋下都出現大小不一的出血點。
2、低血壓休克期
發熱持續4到6日的時間,就會慢慢退去,然后會出現低血壓的癥狀,重者還會出現休克現象。
3、少尿期
還會發生少尿的情況,尿量少于400毫升,是在24小時內這段時間。
4、多尿期
腎臟組織的損害在不斷地恢復,但腎小管沒有及時恢復好,就會出現多尿的情況。一般會持續7到14天左右,如果每天的尿量它多的話,就會造成脫水癥狀,出現電解質紊亂現象。
5、恢復期
當腎臟的各個組織都恢復了,尿量就出現正常了,也就進入了恢復期,尿量、癥狀逐漸恢復正常,復原需數月。
出血熱遵循“三早一就”原則治療,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1、早發現:發現疑似病例,應盡早就醫并及時向疾病控制機構報告。
2、早休息:發病后立即臥床休息,減少活動。
3、早治療:早期治療和預防性治療對本病預后的決定性因素。
4、就近到規范性醫療機構治療:就近治療,避免長途轉送加重病情。
出血熱患者就醫后,醫生會對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同時進行對癥治療。
發熱期可用物理降溫或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發生低血壓休克時應補充血容量,常用的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補液、血漿、蛋白等。如有少尿可用利尿劑(如速尿等)靜脈注射。多尿時應補充足夠液體和電解質(鉀鹽),以口服為主。進入恢復期后注意防止并發癥,加強營養,逐步恢復活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