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子宮脫垂的好發(fā)人群轉向
更年期與老年期婦女,較以前發(fā)病年齡有所推遲。這是由于自更年期開始,伴隨卵巢的老化,雌激素分泌不足,女性生殖器官開始出現(xiàn)老化,盆底肌肉失去張力,韌帶和結締組織也失去彈性,致使盆底組織松弛而引起子宮脫垂。
輕度的子宮脫垂可無癥狀或僅有腰骶部酸痛、
走路時間長后有下墜感或負重感,休息后可減輕。重度子宮脫垂在
站立或勞動時可有塊狀物脫出于陰道口外,好發(fā)潰瘍和感染,同時由于子宮脫垂常伴發(fā)陰道前壁膨出,因此可引起張力性尿失禁,導致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難。無論是輕度子宮脫垂還是重度子宮脫垂都對婦女身心健康構成不利影響。盡管子宮脫垂大多發(fā)生在更年期后,但預防則要從青春期就開始。以下是要給予重視并采取積極防范措施的幾個關鍵時期。
青春期在這一時期珍惜健康,一方面不要為追求身材苗條而任意
節(jié)食以“
減肥”,而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以提高盆底肌肉和盆底支持組織的彈性和韌性;另一方面要避免早婚早育,以免因發(fā)育不夠成熟而易在
分娩時造成盆腔組織損傷。
妊娠期
懷孕后要注意做好產前檢查,若發(fā)現(xiàn)
胎位異常應及時予以糾正,以免引起
難產而損傷盆底組織。
產褥期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個月內,即產褥期間,產婦應充分休息,增強營養(yǎng)。當然,產褥期強調充分休息并不等于總是躺在床上不動,而是指以休息為主,適度活動,并在醫(yī)生指導下開展產褥期適宜運動。整個產褥期間都要避免任何強度較大的體力勞動,我國“坐
月子”的傳統(tǒng)習慣并非是沒有道理的。
更年期和老年期更年期的婦女要特別注意提肛提肌的鍛煉,簡單的鍛煉方法是每日下蹲、起立20余次,在下蹲的同時縮肛,可起到防止盆底肌肉和支持組織松弛的作用。加強對慢性疾病的防治,特別是對那些可增加腹內壓的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
哮喘、便秘等,應做到早期、有效控制。同時要在更年期和老年期注意保持樂觀情緒,多運動,多參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