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介紹幾個拔罐治療中暑的方法,適合普通人,孕婦不可以用哦。
方法一:
(1)取穴:曲池(雙)、委中(雙)、舌下兩青筋。
(2)操作法:刺絡拔罐法。輕者先用三棱針點刺,微出血即可, 血止后用閃火法將罐吸拔在點刺的穴位上(舌下不拔罐),留罐10-15分鐘。重者先用手或筷子2-3根沾水拍打曲池、委中,待表 筋顯露后,再用三棱針點刺放血10毫升左右,待血止,再用閃火法 將罐吸拔在點刺的
穴位上,留罐以出血量15-20毫升為度,起罐 后用2%碘酒涂擦針孔口即可。若已昏迷,先用皂角散(皂角研細末)少許吹入鼻孔后,再行上法療之。
小貼士:重度中暑還可加刺少商、中沖、人中、十宣穴放血少許。
方法二:
(1)取穴:主穴:大椎、委中、外關。配穴:中沖、十宣、脊椎兩側、關沖。
(2)操作法:單純拔罐法或刺絡拔罐法。按常法行罐,留罐5分鐘。脊柱兩側用梅花針重叩刺3-5次,用走罐法;中沖、關沖、十宣用三棱針點刺放血,不拔罐。
方法三:
(1)取穴:曲池、委中、曲澤、十宣。腹痛配神闕;神昏配人中、關沖。
(2)操作法:刺絡拔罐法。先用三棱針點刺各穴(神闕穴不針刺),然后用閃火法將罐吸拔在點刺的穴位上,留罐5分鐘。每日 治療1-2次。人中、關沖、十宣只刺針出血,不拔罐。
小貼士:放血多少,應視患者體質、中暑輕重而靈活掌握,但每次出血量以不超過50毫升為宜。
方法四:
(1)取穴:主穴:大椎、外關、脊柱兩側。配穴:十宣、關沖。
(2)操作法:刺絡拔罐法和走罐法。大椎、外關用刺絡拔罐法按常法行罐;脊柱兩側先用梅花針重叩刺3-4次,然后用走罐法 按常法行罐,至皮膚紫紅色為度。配穴用三棱針點刺放血少許,不拔罐。
小貼士:如果1次不愈,隔1小時拔罐1次。
從上述文章我們知道孕婦中暑是不能拔罐的,而且就算是普通人拔罐治療中暑,也一定要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進行,因為拔罐一定要掌握穴位,否則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其實,中暑后的最好方法就是就醫治療。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