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鼻腔發育尚未成熟,鼻腔短而小,鼻道窄,鼻粘膜內血管豐富,所以當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或病原體侵犯時,很容易發生炎癥。新生兒鼻腔一旦發生炎癥,就會引起鼻子不通氣。因為此時鼻腔內分泌物會增多,鼻粘膜充血腫脹,致使原來狹窄的鼻腔更為狹窄而出現鼻子不通氣。
新生兒鼻子不通氣時常常表現為不能很好地吃奶,哭鬧,情緒煩躁不安,呼吸不暢,甚至有時張口呼吸。
有經驗的老人可能會告訴新爸爸媽媽,有的孩子會很容易出現鼻堵的狀況,而這種孩子在醫學上被稱為滲出性體質。這種孩子往往會比較胖,眉毛和眉心上都有脫屑的表現,總之就是面部不是那么滋潤。
有時給孩子穿得太多,也會讓孩子出現鼻子不通氣的狀況,這與過熱也是有關系的。此時只要稍微減少點衣著,就能夠很好的減輕癥狀。雖然孩子是新生兒,但是我們在護理時也不能過分捂到他。只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就能很好地改善新生兒鼻子不通氣的情況。多數孩子會在滿月后,逐漸減輕這種癥狀。
用蒸汽熏鼻子
若是發現嬰兒鼻子不通氣爸媽可以利用蒸汽來治療。準備一個暖水瓶,不要是剛燒開的水,最好是不會燙臉的溫度,然后揭開蓋子讓寶寶靠近蒸汽,熏一熏鼻子,可以讓鼻子通氣。一般情況下,每次熏十分鐘左右,熏幾次就能夠有效了。不過在熏的時候爸媽一定要看著寶寶,免得發生其他意外。
給鼻子按摩
爸媽若是發現嬰兒鼻子不通氣還可以幫寶寶按摩鼻子。其實大人有時候也是這么做的,有時候鼻子有個不舒服,我們都會下意識的按摩一下,這個方法對寶寶也有效。不過給寶寶按摩鼻子的時候要注意用力,輕輕的用拇指和食指從寶寶的眼角處從下往上反復按摩,這樣可以促進鼻子周圍的血液循環,減輕鼻子堵塞的癥狀。
用吸鼻器吸出鼻涕
嬰兒寶寶年齡小,還不會擤鼻涕,鼻涕堵塞也可能造成嬰兒鼻子不通氣。這時候爸媽可以用吸鼻器幫助寶寶吸出鼻子,但是要注意的是吸的時候不要太用力,要輕輕的慢慢的吸,一般吸出鼻子之后寶寶都會感到鼻子通常了。在寶寶感冒的時候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爸媽要尤其注意。
喝蔥白水
喝蔥白水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用蔥白加水煮沸,加入少量白糖,之后裝入奶瓶中給寶寶喝。
清理鼻腔
這時候母親可以在新生兒的鼻腔內滴一滴母乳,使鼻內的分泌物軟化,然后用棉絲等物刺激鼻腔使新生兒打噴嚏,分泌物可隨之噴出;或用干凈的消毒棉簽蘸少量的水,輕輕插入鼻腔,先使分泌物軟化,然后再將分泌物沾出。
注意動作一定要輕柔,切勿用力過猛損傷新生兒柔嫩的鼻粘膜,造成鼻出血,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熱毛巾敷
如果新生兒鼻腔內沒有分泌物,但鼻子仍不通氣,這可能是由于炎癥使鼻粘膜充血腫脹造成的。遇到這種情況,母親可以在新生兒的鼻根部敷上溫熱毛巾敷,也能起到一定的通氣作用。
避免空氣干燥
冬天天冷利用電熱器來取暖,要注意太熱太干的空氣,小嬰兒的鼻子會不舒服,房間可以吊兩件剛洗過衣服或是濕毛巾來晾干,空氣就不會太干燥了,避免空氣過于干燥。
有的家長也許會問,新生兒鼻子不通氣時,能不能點點藥?對于新生兒來說,靠藥物來幫助鼻子通氣是不可取的。使鼻于通氣的藥物通常含有麻黃素,點藥時由于鼻咽相通,物常會經鼻至咽喉而咽下,如果一日數次點藥,過量的麻黃素會被新生兒吸收,對新生兒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因此,我們主張新生兒使用滴鼻藥,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偶爾使用,并要注意嚴格掌握滴量。
治療鼻子不通氣,還可以用些促使鼻粘膜血管收縮的藥物,但這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并且應嚴格控制使用次數及劑量,新生兒一般實在非用不可時,1天最多只能滴1—2次,因為長時間用藥可產生依賴性,造成藥物性鼻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