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2015年,浙江5歲孩子不小心將食品干燥劑打開濺入眼睛里,導致雙眼眼球、眼瞼燒傷,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視力損傷。
事件二:2014年,江西小男孩把一包干燥劑放到水里,打算用來吹泡泡,結果發生爆炸,導致臉部水腫蛻皮,醫生表示,孩子右眼被干燥劑灼傷,有失明的可能。
事件三:4歲的孩子吃完米餅后,把干燥劑拿在手中玩,不小心撕破紙帶,粉狀的干燥劑噴入她眼中,醫院雖然進行了眼部沖洗、眼角膜移植手術,但她的視力還是不可避免地下降了。
前幾天家庭聚餐,親戚家有一個2歲多的男寶寶,大人聊天的時候沒人照看他,等我再回頭看他,發現他正從餅干桶中抽出干燥劑包,準備往嘴里塞!幸好我及時發現,從他的手里把干燥劑拿掉,孩子媽媽知道以后,真的嚇壞了!今天,我就和大家好好聊聊關于食品干燥劑的事情。
案 例 分 析生活中被干燥劑傷害的孩子不在少數,當然除了父母一時的疏忽,更重要的是孩子好奇心強,玩干燥劑或誤食干燥劑的事情時常發生,所以家長的防護工作要更仔細。很多餅干類、干果類的零食包裝中會有小袋干燥劑,給孩子這些零食之前,請務必把包裝內的干燥劑扔掉,如果怕扔掉干燥劑食物變潮,那么請在孩子吃的時候拿出來,不吃的時候重新放進去,確保孩子不會自己拿到干燥劑。
常見食品干燥劑的成分主要有
氧化鈣(生石灰)干燥劑——白色粉末或塊狀
硅膠(Silica Gel)干燥劑——無色透明或半透明顆粒
蒙脫石干燥劑——灰白、褐黃色顆粒
纖維干燥劑——可任意裁切或沖切成各種形狀
氯化鈣干燥劑——白色多孔塊狀、粒狀或片狀。氧化鈣干燥劑屬于堿性物質,有很強腐蝕性,如有接觸,會使人體受到傷害,目前已經逐漸被淘汰。
不同干燥劑,急救措施大不同
①氧化鈣(生石灰)干燥劑
?自救方法:誤食后,家長不要催吐,以免灼傷孩子咽喉部,讓孩子口服溫開水或牛奶,總量不要超過200毫升,以免誘發嘔吐;皮膚接觸后,用清水連續沖洗并及時就醫;眼睛接觸,用清水反復清洗,清洗時注意轉動眼球,并及時就醫。
②硅膠(Silica Gel)干燥劑
?自救方法:誤食后,家長不要太擔心,硅膠不會被胃腸道吸收,之后會隨著糞便排出,如果造成嘔吐,請及時就醫。
③蒙脫石干燥劑
?自救方法:家長不要太擔心,這種干燥劑無毒無味,對人體無損害。
④氯化鈣干燥劑
?自救方法:誤食后,家長不要太擔心,可讓孩子喝溫開水進行稀釋。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