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母乳喂養,寶寶將來都要喝奶粉,而如何正確、科學地沖奶粉,對于新爸新媽而言,就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不過,一些準媽媽表示,除了知道奶粉是要用溫水沖不能用熱水沖之外,其他都一無所知。專家提醒,沖奶粉有諸多講究,準媽們一定要記牢哦。
誤區一:開水沖奶粉放涼喂
開水可以殺菌,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有些媽媽就因此覺得用高溫的水來沖奶粉,可以殺殺奶瓶里的細菌。
正確做法其實,水溫過高,會破壞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影響孩子消化吸收。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鈣、鐵等微量元素。開水的溫度很高,沖調奶粉時,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某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也會被破壞,特別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質,會被全部破壞。沖調奶粉應用溫水,避免其中營養物質的損失。通常泡奶最適宜的溫度是40攝氏度—50攝氏度,不能用較燙的水泡了之后,等它冷卻的。
誤區二:用礦泉水沖
或許有些媽媽會認為礦泉水富含礦物質,其實,并不是吸收的礦物質越多,對寶寶就越好。
正確做法沖奶粉最好選用煮沸冷卻后的自來水,即白開水。純凈水和礦泉水都不適合沖奶粉,對于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健全的寶寶來說,長期喝用礦泉水沖的奶粉會引發寶寶的消化不良和便秘。有的媽媽擔心自來水里會有氯化物殘留,實際上自來水煮沸三分鐘即可除氯。
誤區三:先放奶粉后加水
先加水還是先加奶粉?這是很多新手媽媽困惑的問題。先加水和先加奶粉,沖泡出來的營養價值都一樣嗎?
正確做法要先加水后加奶粉,如果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濃了;而先加水,后加奶粉,會漲出一些,但濃度適宜。嬰兒吃過濃的奶,胃腸消化能力難以負擔,腎臟的排泄能力也難以承受。家長以為奶濃些孩子有營養,反使小兒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腹瀉。有報道稱新生兒喂奶過濃,而發生腎功能衰竭。
誤區四:寶寶總不適應新奶粉
有的媽媽一聽說某種奶粉不錯,就趕緊買回給寶寶試,吃了新奶粉后寶寶有點不適,媽媽馬上又換回原奶粉。那幾天不能添加其他新的輔食,不能生病和接種疫苗。
正確做法其實,給寶寶換奶粉,遠沒有這么方便,“轉奶”是個相對復雜的過程,要讓孩子的腸胃重新適應:在換奶粉的初期,必須兩種奶粉混合吃,無論是由一種牌子換到另一種牌子,或是由一個階段換到另一個階段,都是必不可少的。
轉奶的操作是:先在老的奶粉里添加三分之一的新奶粉,這樣吃了兩三天沒什么不適后,再老的、新的奶粉各一半吃兩三天,再老的三分之一、新的三分之二吃兩三天,最后過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老的奶粉。需要提醒的是,轉奶的那幾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輔食,寶寶生病及接種疫苗期間不要轉奶。
誤區五:沖好的奶粉放在溫奶器
有的媽媽擔心寶寶喝夜奶麻煩,將沖調好的奶粉放在溫奶器里,等到寶寶晚上要吃奶時,再拿出來,方便又省事,都不用起夜了。
正確做法泡好的奶粉在未吃過的情況下,常溫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溫奶器的溫度要比常溫高;如果放在冰箱冷藏,則不能超過24小時,這樣半夜起來還是要熱;如果寶寶吃過了,有剩的,則應丟棄。如果想以最快的速度沖好奶,可以把熱水先倒在奶瓶里,放進保溫器,把規定量的奶粉也先舀入奶粉盒中待用,到時候直接把奶粉盒中的奶粉倒入奶瓶晃一下就行了,同樣方便省事。
誤區六:用力搖晃奶瓶來沖調奶粉
奶粉在上下左右劇烈搖晃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氣泡,寶寶喝下帶著大量氣泡的奶液時,會同時吞下泡泡中的空氣,導致喝完奶后很容易吐奶和腹脹。
正確做法雙手手掌夾緊奶瓶,來回滾搓。這樣沖調的奶液既能讓奶粉充分溶解,又不會起泡!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