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來襲,就診孩子劇增,專家支招增加孩子免疫力。比起成人,小孩帶病毒時間相對更長,這讓小孩成為家里病毒的主要傳染者。 然而,感冒再吃藥是治標不治本的行為,唯一方法是提高小孩免疫力,才能避免一再地感冒! 提升保護力的三項關鍵:睡眠、運動與營養 對于每天睡眠少于6小時的人,相較睡眠充足的人,且睡眠不足會干擾自律神經與免疫系統,建議1-2歲小孩一天要有11至14小時的睡眠,3至5歲則要有10至13小時的睡眠時間。 在運動方面,兒童每天要有1小時的運動時間,可以增加免疫細胞活性,幫助小孩抵抗病菌。補充運動需適度而不過量,需要達到足夠的運動強度與維持適度的時間,但不能因此強迫小孩過度的運動,強度過強的運動反而會刺激體內壓力賀爾蒙的增加,會壓抑免疫反應導致增加感冒的風險。 在營養方面,家長要有
剛過大雪又面臨超兇降溫,家長用這5個育兒方法告別手忙腳亂!對于寶寶的保暖問題,家長要怎么做?才能讓寶寶健康度過這個冬天呢? 現在,寶媽寶爸對于孩子的保暖是用了心力的,就怕孩子被凍壞了,可是殊不知有很多賞識的錯誤,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誤區。特別是新手家長,第一次在帶娃的時候,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其實,寶媽們只要記住這“三捂兩不捂”的原則,用著5個育兒方法就能告別手忙腳亂! 一、要注意寶寶的后背不能受凍 不光是寶寶,對于人類來說,人體最容易受風受凍的是背部。寶寶的抵抗力比成人弱,所以要注意后背保暖,一旦受凍的話,很容易導致寶寶出現咳嗽、頸椎炎、哮喘等疾病癥狀。而且,同樣要注意保持一個度,如若過分保暖,寶寶好動很容易出汗,也會容易感冒,家長要及時更換寶寶的衣物或者是用汗巾及時擦汗。 二、要注意寶寶的肚皮不能受凍
關于帶孩子,大家可能第一個想到都是媽媽。其實很多爸爸也會帶孩子,那么爸爸單獨帶孩子出門該注意什么?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網絡上關于不靠譜爸爸的圖片特別火,有的老爸是帶著孩子在家玩搖滾的,有的老爸是舉著孩子當健身器的,有的老爸是帶著寶寶看球賽的,還有讓寶寶自己去遛狗的,甚至還有帶著娃去約會的。 看著這些不靠譜的行為,你帶寶寶的時候是什么情況? 新爸爸們第一次單獨帶孩子會不會心情緊張、滿頭大汗? 先從早餐開始 爸爸們用大眼瞪小眼的做法去迎接這樣的一天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那是由于這么做結果只能有兩個:睡著和哭鬧。 迎接這天最好的辦法就是來頓營養均衡的早餐,幫寶寶泡上碗麥片粥,再整個水果泥啥的,讓他大快朵頤一番。 趁著這會兒你也可以養精蓄銳,為這一天儲備能量! 打包出發
寶寶被吵醒了,怎么辦?新生寶寶睡覺被驚醒怎么辦?家長們都認為寶寶這是在做夢或者被什么吵醒的,所以都不會對此而提高警惕!教你幾個妙招讓寶寶睡。 小睡時被吵醒了,怎么辦? 過年時家里客人多,大孩子的吵鬧聲或是大人的聊天聲很容易把寶寶吵醒。 重新安排寶寶入睡,把音樂聲稍微調大一點,注意音樂播放設備要離寶寶至少2米遠; 寶寶哭鬧不止,可以輕拍寶寶的后背,同時語言安撫; 寶寶被吵醒半小時還是難以入睡,開始睜著眼睛哭,并且哭聲時大時小,可以考慮結束這次小睡; 如果寶寶前一次小睡沒有睡好,可以提前20分鐘左右喂奶,喂奶后寶寶可以接著入睡(不能常態化); 如果寶寶的小睡明顯比平時少,晚上需要早些讓寶寶開始夜間睡眠。 很多寶寶已經可
備孕門道多,到底怎樣才算“科學備孕”?備孕前身體的檢查要做,生活上的不良習慣要改,飲食上要注意均衡營養,此外還要掌握一些快速受孕的技巧。孕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飲食:注意多樣化 懷孕之前的三個月,夫妻兩個都要注意飲食上的營養,遵循多樣化的原則,平時多吃一些可以調養身心的食物,女性要注意補充葉酸。 生活習慣:減少不良習慣 孕前最好早睡早起,不熬夜,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運動來鍛煉身體,例如慢跑、散步等。多呼吸新鮮空氣,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為往后懷孕做好準備。 醫療保健:做好預防接種 孕前要做好各方面的檢查,預防接種要按時去做。如果你的體重超重的話,要做好減肥工作,控制飲食,最好在體重標準時再懷孕,這樣對自己和寶寶都好。 寵物:避免感染病毒 有的家庭喜歡養些寵物,例如貓、狗等,它們
感冒發燒為什么要抽血?天書化驗單這樣看最好懂!大家都在歡喜迎新年的時候,總有些不讓人“省心“的孩子,大過年還中招生病往醫院跑。 可是很多寶媽都不理解,為什么有時孩子看起來只是感冒發燒,醫生也要孩子去做個血常規?天書般的化驗單,到底又該怎么看呢? 一、發燒感冒,抽血查什么? 想知道為什么要做血常規,就得先知道血常規化驗的都是什么。 血常規驗的是什么? 血常規的檢驗標本是血液,血液由兩部分成分組成。 一是細胞成分,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二是非細胞成分,也就是血漿。血常規化驗的的,就是細胞成分。 血常規的意義是什么? 中醫有風寒暑濕燥熱六邪,西醫也有細菌、病毒等指標。 血常規就是通過觀察血細胞,是西醫中輔助判斷身體狀況的一種檢查手段。
4歲娃半年內四次肺炎愁壞家長,為什么你精細呵護的孩子經常生病?很多時候大家都把反復呼吸道感染當作普通的呼吸道感染來治療。 什么樣的孩子容易成為“復感兒”呢? 孩子反復感冒發燒除了先天體質不好,和家長過度呵護也有很大的關系,比如飲食上過于精細,孩子挑食、偏食導致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力低下等。一有個感冒發燒,就急著去醫院輸液,抗生素的濫用對孩子的身體也是一種損傷。 冬季寒冷干燥,本就是感冒的多發季,除了氣候的因素,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都怕孩子凍著,給孩子穿得很多,稍一活動出汗反而更易著涼。冬季孩子戶外活動少,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差,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不耐風寒,一有風吹草動就易生病,病后還經常反復。 在家中用品過度消毒。其實對于健康寶寶而言,我們是不需要使用消毒用品的,一般的清洗、晾曬就可以了。 消毒劑沒必要在家庭中經常使用,因
2歲孩子被強行灌感成植物人,這幾種錯誤的喂藥方式你還給孩子用?而且千萬不要躺著服用藥物,躺著更容易發生嗆咳,要盡量取坐姿或者站姿。 那么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哪些喂藥方式是錯誤的? 擔心膠囊太大,把膠囊拆開喂 硬膠囊則是對半的兩個“殼”套在一起的劑型,要直接吞服,不能拆開。專門選個“殼”來包裹藥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有的藥品有難聞的氣味,聞之色變;有的味道苦,難以下咽,或者直接吞服刺激性比較大; 有的不太穩定,暴露于空氣、光線、水分中容易變質。 有的則是特殊的緩釋膠囊制劑,即一次吃進一天的需要量,然后通過膠囊上的特殊“緩釋元件”,讓藥物緩慢釋放達到治療效果。以前一天要吃兩三次的,現在吃一次能保持一天,大大提高了用藥的方便性。 那么,如果把膠囊拆開服用,一方面把藥物的弱點(難聞的氣味、苦味等)
過年如何為孩子選購健康零食?隨著經濟的發展,兒童吃零食的現象變得十分普遍,有調查顯示,大約89.9%的兒童青少年有吃零食的習慣。 按照《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的定義,零食是指非正餐時間食用的各種少量的食物和飲料( 不包括水) 。 零食提供的能量、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在兒童膳食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說,健康的零食行為可以在正餐之余為兒童少年提供一定的營養補充;相反,不健康的零食行為則會影響兒童正常的生長和發育,導致肥胖、齲齒和營養缺乏,為將來的健康埋下隱患。 我們的孩子都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比成年人相對較多,因此,正餐之外再給我們的孩子吃一些有益于健康的小食品,是能為孩子的生長發育提供一定幫助的。然而國內零食的安全性不容樂觀,食品添加劑超標、非法添加等問題時有曝光,相較于成人,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免
過年孩子吃多了不消化怎么辦?自控力差的孩子,很容易被零食吸引故而會吃得過多,孩子過年吃得過多容易給身體帶來危害,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孩子吃多了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孩子的消化功能較弱,過年吃得過多,很容易加重腸胃的負擔,導致出現嘔吐、腹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癥狀。 過年孩子吃較多的“高脂肪、高蛋白質、高糖”的食物,不僅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還會增加孩子患“三高”等慢病的風險。 孩子吃得過多,腸胃需要加班加點工作來消化吃進去的食物,胃腸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會讓孩子容易煩躁不安,影響情緒和睡眠質量。 孩子吃多了消化不良怎么辦? 1.減少食量 孩子因吃多導致的消化不良,家長要控制孩子的飲食量,特別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食物要減少攝入量,嚴重消化不良者這些食物
毛茸茸、粉嘟嘟的小寶寶總是能讓人挪不開眼睛。 自從當了媽,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寶寶捯飭得干干凈凈的。這樣心里才舒服。 尤其忍不了寶寶鼻孔里有“鼻屎”,一定要摳出來;也忍不了耳朵里有“耳屎”,一定要挖出來;甚至給寶寶清洗私處的時候都很賣力,生怕洗不干凈。 但是你知道么?正是媽媽這一好心之舉,卻可能辦了壞事,讓寶寶受傷,甚至感染!今天要提醒媽媽們的是,寶寶身上這8個部位,再“臟”也別亂摳! 掏耳朵 當心掏出中耳炎 不少媽媽不僅自己平時沒事就喜歡挖耳朵,還總喜歡檢查一下寶寶的耳朵里干不干凈,是不是耳屎多了,需要掏。殊不知,雖然它的名字叫“耳屎”,但是它卻是個好東西。 可以黏附進入外耳道的灰塵、細菌、病毒等 還有消毒的作用,可以殺滅少量的細菌和病毒 能阻止小蟲和其他異物進入 可
那些飲料背后隱藏的真相,春節您家娃還在喝嗎?必不可少的還有飲料,酸酸甜甜、花花綠綠的飲料常常成了寶寶的最愛,往往導致寶寶不吃飯,無節制的喝飲料。 寶寶這樣無節制的喝飲料真的好嗎?讓我們一起揭露那些飲料背后隱藏的真相。 寶寶常喝飲料風險多 增加肝、腎負擔 飲料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礦物質、添加劑、色素、防腐劑等,這些物質要經肝臟的解毒作用后再排出體外,對于成人而言,這點添加劑不會有影響,但對于寶寶來說,幼小的肝臟可能就不堪重負了。 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人體中產生的有害物質絕大多數是通過腎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的。 飲料中大量的添加劑會進入寶寶體內,造成對腎臟的傷害,也會增加患上腎結石的風險。 傷害腸胃 當寶寶喝下大量飲料之后,腸胃道血管遇冷就會立即收縮,使本來血
春節期間,寶寶常常會發生便秘,最終出現積食現象,給原本喜慶歡樂的春節帶來不愉快的插曲。 所以,當寶寶發生便秘時,新爸媽一定要找準原因,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吃配方奶寶寶便秘 營養素配比欠佳 配方奶品中蛋白質、脂肪、鈣過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 當蛋白質過高時,寶寶難以消化吸收,大便呈堿性,干燥。 如果配方奶鈣過多,會與蛋白質結合成堅實的糞塊,與脂肪結合成皂塊。 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也會使大便潴留、干燥。 對策: 如果寶寶的腸胃不適應某種奶粉,可是這個換其他品牌。 飲水不足 對策: 1、配方奶要按照說明沖調,不要過濃。 2、兩頓奶之間可以適當地喝點水。 添加輔食及正常飲食寶寶便秘 飲食不當是首
你家寶寶睡得好嗎? 你有沒有為寶寶睡覺的事情煩惱過?擔心過? 睡的好,不僅指寶寶睡眠的時間要夠,而且睡眠的質量還要高。 那么,就要來幫助寶寶擁有優質的睡眠吧! 寶寶睡的好嗎? 睡眠對于寶寶來說太重要了,寶寶在睡中長,睡不好就長不高。 睡眠不好,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孩子的行為、認知的發展、孩子的免疫系統,抗病能力等。 所以,讓寶寶擁有優質的睡眠非常重要,那么,我來問問你,你知道寶寶怎么才叫睡的好嗎? 睡眠時間要夠 寶寶越小,需要睡眠時間就越長。 新生寶寶每天要睡20小時左右。 1~3個月的寶寶:睡眠仍然占據了他一天當中的大部分時間,每天至少要睡18個小時; 4~6個月的寶寶:清醒的時候比以前多了,但每天仍要睡15~16個小時
據估計,目前中國出生缺陷發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數約90萬例。 其中,臨床明顯可見的出生時缺陷約有25萬例。 這些出生缺陷兒約30%在出生前后死亡,40%造成終生殘疾,只有30%可以治愈或糾正。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出生缺陷兒中,80%是由遺傳因素造成的。 所以,預防寶寶出生缺陷,孕媽媽們要趕緊行動起來! 什么是出生缺陷呢? 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之前,在母體內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發育異常或遺傳疾病。 主要包括: 活產嬰兒中發生的病例,在死胎、死產中發生的病例; 形態結構異常和代謝、功能異常所引起的先天性智力低下、聾、啞等; 遺傳導致的出生缺陷; 環境與遺傳共同作用所致的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兒30%在出生前后死亡,4
寶寶在出生后,很多動作都要慢慢的才能學會。那么問題來了,寶寶什么時候才能學會翻身?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寶寶生長發育的事情是急不得的,今天,軒媽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寶寶的翻身發育歷程。 寶寶的翻身動作通常伴隨著抬頭動作發展,或者緊隨其后。 大多數的寶寶會在 3~6 個月期間學會靈活翻身,但有的寶寶會更早學會,有的寶寶則發展略晚,還有的寶寶甚至始終未出現明顯的翻身動作。 爸爸媽媽要細心觀察,了解寶寶的發展狀況,給予寶寶最恰當的幫助和保護。 2~3 個月:翻身的準備階段 這個階段的寶寶會表現出諸多翻身信號: 俯臥時用手臂用力抬起自己的小腦袋、肩膀和胸,弓起后背,甚至試圖抬起其中一只胳膊;仰臥時揮動自己的腿和手臂。 這時候寶寶的翻身愿望已經很強,而他抬頭、撐背、踢腿、舞動手
一到春節的時候,各種好吃的就出現了。那么問題來了,春節吃太多寶寶積食了怎么辦?帶著疑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春佳節,親朋好友聚會難免大吃大喝,小朋友們可要千萬注意,小心積食! 特邀專家林小軍 積食是兒童最常見的病癥,也是父母們最擔心的。孩子的脾胃嬌嫩,又不會主動控制飲食,容易多吃,一旦吃得太多或者不消化則非常容易引起積食。而積食的危害,很多家長都清楚,積食會引起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皮色發黃、精神萎靡、大便干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熱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引起孩子發燒,咳嗽等。長期積食還會誘發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那么,我們怎么能夠判斷孩子是積食呢?如果發現積食,應該怎么來處理? 三個方面看積食 孩子吃多了一般的表現那就是: 1.不愿意吃飯;
孩子成長過程中,哭鬧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之一。那么問題來了,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崩潰該怎么處理?一起來看看吧。 曾經乖巧的天使寶寶突然搖身一變成了小惡魔,整天和父母唱反調,為了一點芝麻小事就發脾氣,凡事都要按照他的規矩來,稍不如意就崩潰尖叫躺地打滾,這些場景你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云朵從1歲半時開始學會說“不”(Nein),當時還只是比較溫和地反抗,最近愈演愈烈,“戰火”蔓延到了幼兒園。 上周我去接她,兩位老師跟我“告狀”,說她在幼兒園表現不好: 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用沾滿肉醬的手抓頭發,又用酸奶在臉上到處抹; 玩拼圖時因為一塊拼不進去就把桌上所有拼圖掀翻在地; 老師帶大孩子去樓上上音樂課,云朵非要跟去,被阻止后坐在地上哭鬧尖叫發脾氣; 洗手的時候玩水,衣服濕了換了2套; 下午吃水
寶寶過春節牢記8不要。過春節了,也是寶寶最容易生病或者發生意外傷害的時候,各位寶寶的爸爸媽媽,在節日里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預防,讓寶寶過一個健康的新年! 一、不要對寶寶過于放縱 在節日里,爸爸媽媽都會不自覺的對寶寶放縱一些。但是,你們要知道,寶寶最容易在這期間養成壞習慣,例如耍賴、打人等。而這種壞習慣會帶到節后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寶寶爸媽在節日里一定不要過度溺愛和放縱寶寶。 二、不要帶寶寶天天吃快餐 也許爸爸媽媽在平常沒有時間帶寶寶去吃洋快餐“肯德基”、“麥當勞”等。一到放假過節了,往往有時間,也是作為一種獎勵會帶寶寶出來吃快餐。但是,提醒爸爸媽媽,快餐里往往肉多菜少,容易引起寶寶的營養失調,再加上快餐含鹽量又特別高,可以殺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從而引起抵抗力下降,導致寶寶生病。 三、不要讓寶寶過多喝飲料
讓寶寶健康過大年,提前預防春節病。過年寶寶的生活環境、睡眠習慣等被打擾,造成身體不適,出現“春節病”,這種病癥需要怎么預防和治療呢? 每年春節前后就有家長抱著寶寶來門診就診,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睡眠不好;食欲下降;容易煩躁和哭鬧;大便不正常。 其實,這與春節的“紛擾”有直接關系。震耳欲聾的鞭炮,會使小寶寶受到突然的驚嚇;親朋好友的頻繁來訪,媽媽忙于應酬或接待客人,會忽略與寶寶親近和交流;外出走親訪友,會使寶寶不適應陌生的環境。寶寶的生活環境、睡眠習慣等被打擾,造成身體不適,出現“春節病”,這種病癥需要怎么預防和治療呢? 一、睡眠紊亂、情緒異常 每逢長假后,媽媽就會遭遇“寶寶節后睡眠失調綜合征”——寶寶睡不好,吃不好,精神受影響,有些平日乖巧的寶寶還可能突然變得煩躁、哭鬧不安,最重要的是,媽媽之前辛辛苦苦為寶寶建立的